• 2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目前用很久的外接機械硬碟 HDD 雖然已經進步到 USB3.0 Gen1 介面
不過始終也只能100MB/s上下,在傳片子或者大檔案的時候真的要花很久時間
主要最近升級新的PC主機板背面都升級成 USB-C Gen2 前置有Gen1
加上比較新的筆電也都有標配 USB-C介面,才想把隨身儲存碟換成SSD
其實本來有打算用SSD條自組,但要挑到滿意的外接盒不容易
品牌組好的體積跟模具,外觀也比較好看

所以有了今天升級的開箱主角︰TEAMGROUP PD1000 1TB
這樣一來外接式2.5 HDD已經正式從我的儲存外接使用習慣淘汰了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PD1000 特色,支援IP68防水防塵、防震、軍規認證,可承受1600KG衝擊
有問過小編真的可以丟到水裡也不會怎樣,塞子拿掉也沒關係
至於保養使用細節官方規格有描述就不另外貼上來了

原廠封條,準備開箱了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底部則是規格說明︰三年保固
支援高速Gen2 讀寫1000MB/s、900MB/s 是傳統機械HDD外接的10倍速度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顏色為海軍藍配金色LOGO TEAMGROUP全鋁合金外殼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背面則是有BSMI認證CE FC等以及容量標示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跟準備退役的 Seagate 2.5 HDD做個外觀比較疊疊樂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比一般的 2.5 HDD 體積將近少了一半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配件則是 USB-C to A 跟 C to C 各一條採用編織材質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連接口有配備一個防塵塞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效能測試

USB 3.1 Gen2 模式(主機板後I/O)

NVMe 1.3 協定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AJA SYSTEM 傳輸 1GB 的 HD格式 成績寫入973MB/s 讀取899MB/s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AJA SYSTEM 傳輸 16GB 的 UHD格式 成績寫入1002MB/s 讀取918MB/s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ATTO Disk Direct I/O 平均測試均錄1000MB/s水平表現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CrystalDisk 真實效能64GiB
循序讀取有763MB/s寫入為904MB/s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預設佇列深度讀寫取均有1000MB/s上下
4K:隨機讀寫,320~330MB/s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USB 3.1 Gen1 模式(筆電或者是機殼前面板/IO)
性能約427~426MB/s相當於Gen2的一半,也是目前Gen1 SSD性能上限了
如果要完全發揮效能的話,理想還搭Gen2傳輸模式才能發揮全速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再來就是重點測試 IP68 防水 整支丟進水裡測試,確定能正常讀寫 就是上面的測試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IP68 等級可以丟到水裡的外接 SSD PD1000 開箱


PD1000升級以及開箱心得

優點:體積小好攜帶+防水防塵防震,防塵塞拿掉也能泡水
有問題三年內原廠全保,這點是真的還蠻屌的
自組的話很難有這種防護效果性能跟保證

生活中難免會有液體翻倒的風險,像是鍵盤滑鼠都有可能發生機率高
外接硬碟或者隨身碟,距離有液體的容器較近也不是沒可能
但外接硬碟或SSD會遇到水的情境,還是跟USB隨身碟一樣
通常是不小心跟某些東西丟到洗衣機洗,儲存媒體比較不會跟手機一樣到到馬桶就是XD

效能Gen2模式是機械硬碟攜帶硬碟,讀寫的將近10倍快Gen1也有5倍左右
適合短時間搬移大檔案資料移動攜帶交換檔案使用
尤其是....傳輸片片很有感省很多時間

缺點的:沒有附贈保護袋,需要另外找合適的,顏色只有單一種
不過畢竟是拿來快速傳輸,效能跟省時間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重要

關於PD1000的性能測試以及防水測試開箱參考
2020-10-04 23:26 發佈
jklmnopq213 wrote:
目前用很久的外接機械(恕刪)


可以在水底使用嗎?
jklmnopq213 wrote:
再來就是重點測試 IP68 防水 整支丟進水裡測試,確定能正常讀寫 就是上面的測試

樓主你該不會是專業寫手吧....

一般人買防塵防水的隨身碟也不會希望真的有掉進水裏的一天,那只是防範萬一的做法。

就像搭飛機會買旅遊平安險,不代表你真的想發生空難意外...

花自己血汗錢買的東西的開箱文,會真的丟到水中這種極端環境去做測試,真的很難想像。

jklmnopq213 wrote:
USB 3.1 Gen1 模式(筆電或者是機殼前面板/IO)
性能約427~426MB/s相當於Gen2的一半,也是目前Gen1 SSD性能上限了
如果要完全發揮效能的話,理想還搭Gen2傳輸模式才能發揮全速

即使是USB 3.1 Gen2(已正式更名為USB 3.2 Gen2)也無法完全發揮NvMe SSD的實力。

現在主流的NvMe SSD循序讀取與寫入早就破2000GB/s,外部只有10Gb/s的頻寬哪能讓NvMe SSD發揮全速。

甚至還未普及的新規格USB 3.2 Gen2X2 (20Gb/s)也無法,只能期許USB 4.0(40Gb/s)能快點面市,這才能讓裝在裡面的NvMe SSD暢通無阻地發揮全速。
zola wrote:
可以在水底使用嗎?...(恕刪)


問題是水裡你應該沒有筆電或PC 
等HOST能動吧。
systemctl wrote:
樓主你該不會是專業寫...(恕刪)

真的只是測一下就撈起來了
連01站方廣編,都沒測過吧
當初買iPhone也沖水測過
因為它規格有標,所以我只是抱著純屬好奇心

再來就是現階段除了Thunderbolts 3
但你不可能不知道TB3的週邊造價吧
USB 3.2 Gen2 10Gbe已經是標準品能取得
目前價格玩家能負擔得起的介面規格
USB4 我覺得暫時還太遠 2022 再說吧
jklmnopq213 wrote:
問題是水裡你應該沒有(恕刪)


有筆電可以用
搜了下價格 1TB NT$4,800,太貴了

裡面的SSD應該是 PCI-E 3.0 的。
同樣牌子的 1TB ,M.2 內裝的,原價屋看是 3,400



所以說這個盒子就要價 1,400 左右....




一般人其實也不會潛水游泳時用電腦





感覺這種帶散熱片的,長期穩定性可能還比較好,畢竟 M.2 NVME SSD 很熱。

雖然沒三防,大概車子輪胎一壓就碎....
zola wrote:
有筆電可以用...(恕刪)


這樣太刻意
這實驗我無法幫到😂
這種情境很少人會用。
fedora wrote:
搜了下價格 1TB ...(恕刪)


有500的版本,容量因人需要而異
ROG 的沒防護...要1990呢
還RGB

我只是短期傳檔備份應還好
只是我檔案多又大
迷片
大家都太認真了,不過有個想法是找個杯子加冷(冰)水,水位大概略低於這個SSD的高度,然後把SSD放在杯中使用,這樣在大量高速讀寫的時候就變成水冷散熱了XD。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