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WD SN730 1TB NVMe SSD 效能簡測 (圖多,不喜勿入)

繼之前測完SN730 512GB版本不是很滿意,再找了一組SN730 1TB版本來試。


根據官網資料,SN730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可達到3400/3100 MB/s。原
廠仍提供五年保固,很可惜的還是在零售市場不易找到,只能透過網拍通路取
得此顆SN730系列的最大容量版本。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因為是網路通路,無完整外包裝,直接看SSD本體,馬來西亞製,2019年八月製
品,韌體版本用貼紙黏上,為1111000版,不是最新版的韌體。


採單面配置設計,背後無任何DRAM Cache或NAND Flash。



撕開標籤,可以看到主控、NAND及DRAM布局,與SN750的配置有點像。



主控為Sandisk 20-82-00700-A2,據悉是Sandisk自製,也有網路傳聞是它
家廠商代為設計,與SN750不一樣的是末碼,SN750為-A1版本。



快取記憶體為南亞NT5CC128M16JR-EK,,屬於DDR3-1866,網路查得為單顆
容量2Gb,等於約256MB的容量大小。



NAND Flash型號如下,採單面兩顆配置湊成1TB容量。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802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WD SN730 1TB SSD 透過轉卡接在主機板PCIe x16槽上。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909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t NVMe Driver。


由於測試512GB時得到的經驗,先將SSD接在佳翼PCIe x4的轉卡上使用,最
後簡單作個對比,看看是否還會出現512GB一樣,接在X299 PCH拉出的PCIe
x4頻寬上效能低落的問題再發生?


透過CrystalDiskinfo,規格為NVMe Express 1.3,剛上機溫度攝氏45度。



裸碟不加任何散熱週邊,連續高負載測試中的最高溫度攝氏85度,比較特殊的
是只要溫度高於85度就降速很明顯,隨即溫度也會下滑。不像970 EVO Plus
即使在高溫負載下,也不會突然降速來啟動降溫機制。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2521~2696MB/s。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整體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764MB/s,線性寫入曲線約3GB容量
先小降速,之後在容量值約15%後抖動幅度及頻率加大,平均寫入速率1918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於雖有抖動也算平穩,平均讀取速率2739MB/s;寫入曲線出現穩
定的小抖幅,平均寫入速率2355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2534~2853MB/s、寫入速
率1376~1770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1GB
~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 模式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857及1730 MB/s,4K QD1讀取11014 iops,4K QD1寫入33615 iops。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903及1715 MB/s,4K QD1讀取11854 iops,4K QD1寫入31876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728MB/s、程式載入速率814MB/s。


10GB的ISO讀取速率2490MB/s、程式載入速率779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寫曲線,讀取曲線算穩定,但寫入曲線波動幅度頗大。


10GB的讀寫曲線,讀取曲線算穩定,寫入曲線波動幅度更大。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2GB、
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0Fill及Random模式進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速率最快3.21GB/s、寫入速率
最快2.9GB/s,32GB容量的測試的寫入速率因SLC耗盡,最慢降至1.37GB/s。


0-Fill模式,讀取速率最快2.57GB/s、寫入速率最快2.91GB/s,1GB容量以上
的測試的寫入速率就開始出現不穩定降速情況。


Random模式,讀取速率最快2.40GB/s、寫入速率最快2.91GB/s,32GB容量的
測試的寫入速率會略降因SLC耗盡,最慢降至1.34GB/s。



CrystalDisk v7.0.0採Default及0Fill,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

Default (Random)模式
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3404~3437MB/s、寫入速率2749~3108MB/s。
4K Q1T1讀取速率40~50MB/s、寫入速率149~150MB/s。


0Fill模式
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3408~3437MB/s、寫入速率2102~1260MB/s。
4K Q1T1讀取速率約43~50MB/s、寫入速率約147~159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469MB/s、寫入速率1.24GB/s。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3006MB/s,寫入曲線出現
明顯的軟體相容性問題,測試多次都出現類似的曲線,平均寫入速率488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寫入的Cache起伏比別牌SSD大。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Mixed型態


Zero型態


將檔案設為150GB,寫入速率在13GB附近後下降,之後停留在約1600MB/s的寫入速度。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
測試,也出現軟體相容性問題。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376MB/s、平均寫入速率534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450MB/s、平均寫入速率383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速率2965MB/s、循序寫入1930MB/s。



Parkdale v3.01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全測過一輪。











PCMark 7測試:得分6093、原始得分數為16849。



PCMark 8測試:分數5083、頻寬為619MB/s。



PCMark 10測試,系統碟分數為1823、頻寬為295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3021~3425MB/s、寫入速率2102~3256MB/s。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3023~3429MB/s、寫入速率2092~3268MB/s。







接著是測試環境對照,換接在主機板上X299 PCH拉出的PCIe x4槽上的測試數據。

先看ATTO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讀取速率略慢,但寫入速率與直通PCIe
的匯流排結果相比,明顯被封印,寫入速率掉到約一半值。



CrystalDisk v7.0.0測試也出現讀取速率略慢,寫入速率腰斬封印的情況。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SLC未耗盡前,Crystal Diskmark及TxBench的循序讀寫速率多超過官方標示值。
2. 未過熱降速前,整體表現基本上可以維持在一定水準。
3. 原廠提供五年保,但消費者能否用得上是個問題。


缺點
1. 與X299 PCH拉出的PCIe x4頻寬相容性差,寫入速率明顯低落,讀取略慢。
2. 與HDTune軟體或HDTach-RW出現部分相容性問題
3. 零售店家或網路商城都買不到。
4. 攝氏85度只要一觸及就會降速,散熱裝置相較之下較為重要。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2020-07-18 21:55 發佈
感謝大大分享

就高溫不降速一項

目前似乎沒有廠商及得上三星的產品

兄弟產品 SN750 好像也沒這般能力......

Day_night 兄測試多款 M.2 SSD 中

還有可耐高溫而不降速度的產品嗎 ?
若就M.2 2280 NVMe可能Patriot Viper系列算是比較OK,但還是會降速(降幅較小些)。
但Phsion主控在非壓縮環境又不能接受其略慢的速率,我也覺得無解,只能將就一直
都採用Samsung系列SSD當系統碟或是測試碟。

Intel 9系列沒試過,也許黑科技有不同的技術。

chungyilui wrote:
感謝大大分享就高溫不(恕刪)
其實高溫降速應該算是一個保護機制吧?所以高溫不降速,是好的做法嗎?
三星的高溫不降速是可以一直維持嗎?

請教樓主SN750和SN730應該是同等級的產品,在1T的等級,樓主會怎麼選擇呢?
三星高溫也是會略降速,不是完全不降速,但非它廠降的那麼明顯。
其實降速不降速,都是主控在決定,只要SSD廠商歡喜,消費者買不買單就可。

若您不在意韌體更新的問題,及找不到原廠可以保固(需透過OEM或搭機廠商出保),
SN730的價格算低一點。SN750其實我對它期望挺大的,很可惜它沒表現相對
夠搶眼,好處是保固好處理。期待它的PCIe Gen4或Gen5能強一點。

dennis168 wrote:
其實高溫降速應該算是(恕刪)
Day_night wrote:
三星高溫也是會略降速(恕刪)


再次請教 Day_night 兄

4000-5000 區間帶

1TB M.2 PCIE SDD

您有推薦的口袋名單嗎 ??
沒,1TB TLC就看您的預算跟喜歡那家主控就可以,我目前只留下
970 EVO Plus 1TB在X570平台上用、970 PRO 1TB在X299,其它
的只剩512GB MLC及2TB的TLC SSD(外接硬碟用)

chungyilui wrote:
再次請教 Day_night...(恕刪)
SN730比SN750優秀
只是SN730多為OEM產品,記得好像是無保的
himekami wrote:
SN730比SN750...(恕刪)

SN730是GEN 3 ?
熱心助人的小弟弟

是的 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tw/products/internal-drives/pc-sn730-ssd#SDBPNTY-512G

2023-01-28 20: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