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最近在網路上找適合的大容量SSD,發現一顆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儲存容量部分有256G、512G、1TB可選擇,二話不說直接選擇容量最大且效能最優的1TB款式,售價4千元有找,官方公告之讀寫數據分別可達3,500 mb/s、3,000 mb/s,在此中價位價格帶算是十分有競爭力的一款SSD,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的開箱評測: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HIKVISION E2000在傳輸介面為目前常見的M.2 2280規格,
NAND為3D TLC NAND Flash,
Buffer顆粒為4顆SKhynix DDR4 2400 256MB共1GB,
主控部分使用台廠群聯電子PHISON PS5012-E12控制器
包裝配件部分:SSD本體、原廠散熱鐵片+散熱墊片、小螺絲起子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代理商為富基電通,提供3年保固,買到產品可至此代理商頁面查詢保固:
https://www.afastor.com.tw/warrantyQuery.aspx?cat=4
 
 
接著就要上機測試了,以下為本次測試平台:
CPU:Intel i7-9700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
RAM:Micron Crucial Ballistix DDR4-3200 32GB(受限於主板實際只跑2666Mhz)
PSU:FSP全漢 HA650 聖武士 650W
室溫環境:26℃,無機殼純裸測
散熱片:Jonsbo 喬斯柏 M.2 純鋁散熱片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散熱片1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散熱片2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散熱片3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散熱片4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首先是CrystalDiskInfo的基本資訊: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AS SSD Benchmark: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綜合評分5,759分
 
接著是CrystalDiskMark的測試數據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HD Tune Pro 測試256GB大檔讀寫效能: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寫入效能可以看到pSLC Caching大約在25GB上下時寫入效能從2800MB/s跌至1000MB/s,之後趨於穩定。
 
溫度部分,分3種狀況做測試,閒置溫度皆為28℃:
無使用任何散熱片:閒置溫度為28℃,在寫入至128GB時即時溫度為65℃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使用海康原廠內附散熱片:閒置溫度為28℃,在寫入至128GB時即時溫度為57℃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使用Jonsbo M.2散熱片:閒置溫度為28℃,在寫入至128GB時即時溫度為45℃,溫度壓制表現最為優秀,整整差了20度!
 
再來提一下這一個散熱片:
長寬高為:76.3*23.2*17.4,為全鋁材質,且表面為陽極噴砂處理,視覺質感還不錯,SSD上下兩面皆有導熱矽膠貼片提供良好的散熱傳導。
[開箱] 海康HIKVISION E2000 M.2 NVMe SSD 1TB簡單評測
 
總結:
HIKVISION E2000純論效能的話,或許比不上高端的NVMe SSD,但在同價格帶的兢爭產品上,效能算是佼佼者,且價格比起一般的SATA SSD,只需要多幾百元的預算,便可得到輾壓級的效能表現,算是一顆高CP值的效能型NVMe SSD。
2020-03-13 7:11 發佈
這種測速只是浮雲

不管是否葉沛也該有自己的實作

請提供單一檔案20G以上的連續寫入測速
nwcs wrote:
這種測速只是浮雲不管(恕刪)


連續20GB的測速其實也沒有很厲害...
如果想要20GB效能都很漂亮其實64GB的TLC SSD就能夠達到了...
林素毅 wrote:
連續20GB的測速其(恕刪)
總比開樓漂亮的圖,來得有參考性吧?

還是你可以說一下,怎樣測試才有可信度?這樣以後葉佩雯也比較精彩。

樓主不見了?
nwcs wrote:總比開樓漂亮的圖,來(恕刪)
 
哈囉~感謝你的建議及回覆,因為該平台是跟友人借來的,已經先還回去,之後會再準備更完整的平台來測試,畢竟這次的H370在記憶體頻率及PCIE通道數等規格確實並不完美,小弟算是第一次寫這種評測,針對你的建議和批評會虛心受教,之後會再注意這部分,謝謝您!
nwcs wrote:
總比開樓漂亮的圖,來(恕刪)


看你是要測全碟寫入還是測sustain速度
要測全碟寫入可以用H2Test或者是IOmeter去測試
如果要測sustain的速度可以先把全碟用IOmeter打滿三次之後再用相同軟體開始測速
像這種消費類的產品,各家打全碟寫入的速度都會礙於TLC的速度,其實速度都差不多
並且一般消費者是較少頻繁去寫入大檔案的
要知道,每多寫一次SLC,就代表要多搬一次TLC,寫入放大至少是直接寫TLC的4倍
SSD的壽命因此硬生生的下降,這對消費者真的是好事?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廠商不會開到全容量的1/3 SLC
不是做不到,其實這個對內部管理只是對Flash的Command下的不同而已
但如果要兼顧一般使用與壽命,SLC不開到最大才會是較好的

另外這個還沒有提到開小SLC跟全開SLC使用完SLC時GC導致的掉速呢...
林素毅 wrote:
並且一般消費者是較少頻繁去寫入大檔案的(恕刪)
我是一般的消費者,太深奧的技術評比數字,對我是無感的,不如給我實際的讀/寫檔測試。

我會提出20G的檔案寫入測試,是因為最近手遊興起,所以模擬器一裝就是70G,加上GHOST隨便也是20G起跳,算是我比較頻繁碰到的情形。

如果是拿來當系統碟,我也同意不會有太頻繁的大檔寫入,但如果是拿來當藍光影音農場或遊戲碟,這算是很普遍的現象,並不少見。

就物理規格來說,是大概可以知道個大概,但有實際檔案測試,至少能讓一般人有個底,我裝WINDOWS或是做檔案處理甚至是幾秒能進桌面,比較能激起消費者共鳴進而買單達到葉配效果。當然常用的軟體測速數字也不能少,這樣文章比較有血有肉不會都是骨頭硬梆梆的。

以上給您參考。
今天看3C 剛好看到這支,打著 原廠十年有限保固
上來看開箱發現效能也不錯.
樓上大大有說到寫入放大的問題.
官方都10年保了,5年換一支也不錯
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寫入滿多少保固失效.
famd1234 wrote:
今天看3C 剛好看到(恕刪)


別張冠李戴...眼睛張大一點...

十年保固的是C2000,只能去對岸買台灣買不到(台灣網拍掏寶貨還要被奸商多賺一手就不說了,保固還要自己負責寄到對岸公司),而且這個產品在對岸3C論壇戰的很兇...很有爭議性

樓上開箱的是E2000,只有三年保,但有問題直接找富基電通

海康十年保固的真相!!
systemctl wrote:
別張冠李戴...眼睛(恕刪)


所以PC家跟奇摩還有欣亞的E2000寫的十年保固是不實廣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