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測】TB級以上容量系列(三) Intel 660p 1TB M.2 2280 NVMe SSD 效能簡測 (圖多,不喜勿入)

這款SSD上市已一段時間,純粹是在作系列測試中,想試試SMI SM2263
主控的讀寫效能,因此就跟朋友借了一根它在使用中的SSD來測,畢竟真
的要買QLC SSD來用,還會有點內心爭扎。


根據anandtech網站已公開的資訊,這款QLC SSD SLC寫入快取最大可達到
140GB,循序讀/寫速率最高可達1800 MB/s。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因為屬於借測,已無任何包裝。


SSD證面貼著規格標籤,靭體版本為002C。



雖是1TB的容量版本,仍是單面設計。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504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Intel 660p 1TB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為NVMe Express 1.3,剛上機的裸碟溫度
為攝氏35度。



密閉機殼內且未加散熱裝置的最高溫度攝氏71度。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隨機讀取速率約1852~1962MB/s。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平順,平均讀取速率1976MB/s。寫入曲線在容量140GB以後
耗盡快取就掉的很快,沒看錯,這時寫入速率比某些高快取容量的HDD還
慢,平均寫入速率293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出現小波紋抖動,平均讀取速率1943MB/s。寫入曲線末端的
波動加大,平均寫入速率1311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讀取速率1508~1718MB/s、寫入速率1476~1655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 模式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731及1660 MB/s,4K QD1讀取12342 iops,4K QD1寫入26778 iops。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741及1667 MB/s,4K QD1讀取12206 iops,4K QD1寫入26598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780MB/s、程式載入速率659MB/s。


10GB的ISO讀取速率1727MB/s、程式載入速率615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在末端波動較大,寫入曲線也數度波動,最低至約700MB/s。


10GB的讀取曲線較平順,寫入曲線數度波動,最低至約780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2GB、
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模式進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
4GB容量以上,因SSD溫度過熱,只要運作溫度高於攝氏70度就會出現降
速情況。讀取速率最快1935MB/s、寫入速率最快1815MB/s。


Neither模式
也出現大檔SSD運作溫度過熱,讀寫速率均降速情況。讀取速率最快1827MB/s、
寫入速率最快1773MB/s。。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
8GiB及32GiB。

0Fill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落在1871~1928MB/s、寫入速率1801~1807MB/s。4K QD32T1
讀取速率約360~363MB/s、寫入速率約282~291MB/s。


Default (Random)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落在1875~1929MB/s、寫入速率1802~1809MB/s。4K QD32T1
讀取速率363MB/s、寫入速率約281~291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907MB/s、寫入速率953MB/s。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曲線平順,平均讀取速率1975MB/s,寫入曲線不到40G就把SLC寫入
快取耗盡,之後不規律性波動,平均寫入速率116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g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及Zero。

Mixed型態。


Zero型態。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631MB/s、平均寫入速率948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1080MB/s、平均寫入速率1043MB/s。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1791MB/s、寫入速率1665MB/s。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全測過一輪。

循序讀取速率1509~1519MB/s、寫入速率1297~1581MB/s。









PCMark 7測試:總得分5919、原始得分數為11952。



PCMark 8測試:分數5053,頻寬為507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862~1932MB/s、寫入速率1370~1806MB/s。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870~1933MB/s、寫入速率1519~1806MB/s。







Intel Toolbox下僅能看到SSD的資訊,與Intel 760p一樣,仍不提供
Secured Erase功能。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價格較TLC便宜許多。
2. 多數情況下,讀取速率有達到或超官方標示規格。
3. 原廠提供5年保固。


缺點
1. 超過120G的大檔一次性寫入就會掉速,檔案愈大,寫入速率可能比HDD還慢。
2. Toolbox的工具軟體仍不提供Secured Erase功能。
3. 運作溫度超過70度就會掉速。
4. QLC顆粒製程,耐用度仍有待考驗。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2019-05-22 5:44 發佈
如果是想要裝在筆電裡日常使用,很久才玩一次遊戲,推薦用這款SSD嗎?
如果能用MLC就MLC,找不到MLC就找TLC,QLC是最後選擇。
希望這樣有給您答案。

黃毛德 wrote:
如果是想要裝在筆電裡...(恕刪)
Day_night wrote:
如果能用MLC就MLC...(恕刪)

QLC現在還是大雷品
TLC寫爆還能有120~250MB/s的寫入速度
QLC寫爆只剩下幾乎不到100MB/s的速度
而intel標的TBW值通常比他廠多出2成以上
也就代表說QLC實際壽命大概只有150次全盤寫入

綜合考量下1TB QLC最多只能賣2000元
不然貼錢買TLC就好啦...
連最便宜的SX6000 lite也保到480次全盤寫入
660p超過200次全盤寫入就不保固...
總覺得還是等新的儲存媒介比較實際
QLC真的有點太爛了...
rockmanxza wrote:
QLC現在還是大雷品
TLC寫爆還能有120~250MB/s的寫入速度
QLC寫爆只剩下幾乎不到100MB/s的速度
而intel標的TBW值通常比他廠多出2成以上
也就代表說QLC實際壽命大概只有150次全盤寫入

綜合考量下1TB QLC最多只能賣2000元
不然貼錢買TLC就好啦...
連最便宜的SX6000 lite也保到480次全盤寫入
660p超過200次全盤寫入就不保固...
總覺得還是等新的儲存媒介比較實際
QLC真的有點太爛了......(恕刪)


兄台您突破盲腸了。。。科科

趕快去搶囤三星SAMSUNG的SSD吧,
TLC好貨越來越少了。
不然就觀察一下SEAGATE SSD(TOSHIBA/SANDISK顆粒)的耐用度。

華為手機是用美光MICRON的NAND Flash記憶體。
Day_night wrote:
這款SSD上市已一段...(恕刪)


以上

所以還是買TLC為主,除非QLC便宜到很誇張,才能買是嗎?
君不見我的系統碟是MLC,測試碟是TLC或QLC?

QLC再怎麼便宜,若依其它人的使用經驗,小弟應該還是買不下去。
再便宜的東西,若資料毀損,救不回來。或使用過程中掛點,又要花
很多時間去重建,這種痛經歷過一次就不想再經歷的。

目前也還在思考要不要留幾款測試用的TLC當隨身HDD用。(一切僅在思考中)


hsiu1224 wrote:
以上所以還是買TLC...(恕刪)

Day_night wrote:
君不見我的系統碟是MLC...(恕刪)


我是還好...我的資料都有備份,而且是雙重備份,所以就算掛了我也不擔心。

QLC如果便宜到誇張,如1TB只要2XXX,甚至1XXX時,也許買來玩玩也行。
cb6686

660P 1TB 電腦家特價1499元了。

2022-11-11 14:31
請問大大,如果我的主板是PCIe Gen2 x2/SATA的,買GEN 3介面的M.2 SSD會很浪費嗎? 讀/寫入會差多少呢? Thanks!
Day_night wrote:
如果能用MLC就MLC(恕刪)
takerhey wrote:
請問大大,如果我的主(恕刪)

已經在你的議題回覆。
如果你的只支援M.2 SATA,建議直接買SATA3 SSD就好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