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非 MLC 能達 1000TBW 的 SSD

選手一

Kingston KC2000 NVMe PCIe 的 2T 版

採用 Silicon Motion SM2262EN 控制器,快閃記憶體則為 BiCS4 96 層 3D 堆疊 TLC 紀錄形式

非 MLC 能達 1000TBW 的 SSD





選手N

970 EVO 2T 版 <----- ***牌 直接忽略
2019-05-21 16:46 發佈
選手二

GIGABYTE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選手三





發生錯誤了...
說明:
您的文章本文少於15個字, 將無法儲存文章。

ailaug2 wrote:
選手二GIGABYTE...(恕刪)
這個跟TEAM MP34 和 Pioneer APS-SE20G 都是貼牌的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forumstartw wrote:
這個跟TEAM MP34...(恕刪)



重點是敢標示 1000TBW


ailaug2 wrote:
重點是敢標示 1000TBW...(恕刪)

1000TBW 就只是官保的參考值
實際上就算其它牌子如INTEL只有300TBW的SSD
也通常能用超過1000TBW而不會壞
ailaug2 wrote:
重點是敢標示 1000TBW ...(恕刪)


敢標1000TBW又如何??

那些二、三線廠保固完全不看TBW,標得在高讓你看的爽而已,騙騙外行人...

Intel、三星、美光這類一線廠因為保固條款除了看保固年限,還多看一個是否達到TBW

所以這類大廠標示TBW就標得很保守

把TBW當成評估SSD耐寫度的唯一指標,我只能說你大外行

舉個例子,三星860 Pro 512GB只標600 TBW,事實上經過有心人實際測試寫超過120PB都還沒死

講白點,敢標1000TBW貼牌廠可能寫差不多1000TB就死了,像Intel這樣一線大廠只標300TBW,寫超過1000TB都還沒死耶(不過提前過保固了)
systemctl wrote:
敢標1000TBW...(恕刪)




當然不能是只看TBW,只是剛好拿這個條件下去搜尋

另外的寫入放大問題,應該是無解

今年剛好是本人使用 SSD 第十個年頭,從第一顆宇瞻不是一線廠,到最後一顆是 MX300 (TLC),基本上要用到這些 SSD 掛點,可能還要花很長一段時間

ailaug2 wrote:
另外的寫入放大問題,應該是無解...(恕刪)

Seagate帶著sandforce回歸了
壽命應該能比一般的控制器更長
至少不用擔心500次全盤寫入就GG
應該能有效提升至1000次全盤寫入
ailaug2 wrote:
選手三
發...(恕刪)

怎樣都是 900p/905p 最快 最耐操的
大量寫入也不降速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