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ptt 網友買了一台非常稀有的Seagate SSD 來玩看看
網路上找了一下資料, 發現真的很少見阿 看來只好自己開箱才知道實力如何
先來個 CDM 測試, 分全0 及random 測試數據
1.全0測試數據
https://imgur.com/a/3G9Te
2.random 測試數據
https://imgur.com/jftVz4W
看起來跟猜的沒錯, 是Sandforce 壓縮技術, 是Sandforce 8channel 的controller + MLC 產品, 在現在TLC
充斥的市場下算是挖到寶了, 準備裝在PS4上面.
3.HDTUNE random read
https://imgur.com/CpaIdbQ
4.HDTUNE random write
https://imgur.com/uMMEVJM
測試的數據我很滿意, 比一堆用SLC 當caching 的東西好太多了, 可以看出random 的部份很穩定, 這是一般
4channel 的東西或TLC做不到的. 以網友賣不到5000的價格來說, CP 非常高.
5. 怕買到假貨, 我還是想破壞保固來看一下裡面是怎樣的solution, 大家可以google 一下Kingston 假貨就知道
現在廠商有多無良.
https://imgur.com/VM0wQ4y
從PCBA 可以看出用料精良, 那些大電容以現在現值來算起碼就12塊美金, 看來對斷電保護下了很大工夫, 這是
一般SSD 沒有的東西, 老實說SSD 會故障有時真的是供電的問題, SSD 做的太陽春沒有對不正常斷電做保護,輕
掉data 重則變磚
要不是這東西有保固時間, 真想囤幾個備用阿
Storage_hacker wrote:
一般2.5" 會選用152/132BGA 或便宜點的TSOP 包裝, M.2 有限制空間才會用304以上的包裝
沒信心的點在哪?...(恕刪)
現在連封裝腳位也有宗教禁忌了,SSD討論區還真的很多都市傳說
比較能理解的,像某個很有爭議的SSD的情況:
1) 一整排空焊的防斷電電容,說偷料太武斷,但是肯定是降級而來的東西 (把某種原來設計上的功能給拔掉了)
2) 整張電路板上面雖然看來都是正片,但是很詭異的顆粒批號各有不同,這個之前在ezlink的SSD的開箱圖上面多有這種現象。基本上要不就是這些顆粒來的時候就是散裝的,要不就是本來是成批的,但是後來因為「某種緣故」做了「散兵游勇再編成」。
這還是比較還有前因後果的,但是光憑封裝腳位就可以建立這麼主觀的定論,還真的要雙手合十尊稱一聲師父
總之這句話也可以依樣造句:
「看到LGA1150就沒什麼信心了...」
「看到LGA2011就沒什麼信心了...」
「看到Socket SP3就沒什麼信心了...」
很多人都說很讚、很有信心的東芝NAND也有用BGA-152封裝的產品: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50806005595/zh-HK/
我總有一種自己走進了一間xx精舍,師父跟你說不要多問,xx就是oo的感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