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原來intel 545s SSD 只能寫288次(全盤寫入壽命)!!!?

想說intel這次新的SSD有什麼不同
原來就是寫入參考壽命再次打折
耐用性評等從原本的288TBW降到144TBW
恭喜SSD正式進入大汰舊時代

512GB 545s:
原來intel 545s SSD 只能寫288次(全盤寫入壽命)!!!?

512GB 600p:
原來intel 545s SSD 只能寫288次(全盤寫入壽命)!!!?

下一次是多少? 72TBW嗎...

來源:
545s
600p

---------------------------------------
單位定義錯誤我道歉
我更改也不是要逃避現實
而是避免誤導詞語的專業定義

從接觸SSD開始
大多數人講的都是全盤寫入壽命
何曾有人說過我的MLC很強 可以寫入1萬次(全盤容量)?
幾乎都是講SLC 1萬次 MLC 3000次 TLC 500次
intel的144TBW就是說明此盤的寫入量參考值約為144TB
雖然545s可能不會真的寫了144TB就壞掉
但144TB/512GB不就是288嗎?
反正參考耐寫壽命折半是不爭的事實
不會因為我詞語定義不正確就可以放心購買545s
2017-07-05 19:17 發佈
我自己的SSD 讀寫寫下降了一些 但玩遊戲還是不影響 壞掉再說啦@@
rockmanxza wrote:
想說intel這次...(恕刪)


別危言聳聽惹,廠商TBW值僅供參考

請先搞懂JESD218,219和219A的定義再來酸,不然一堆MLC產品這樣算也很難看
rockmanxza wrote:
P/E從原本的576次降到288次(512GB 144TBW)...(恕刪)


誰跟你說 PE = TBW / 容量 的??????




600p的使用的IMFT 3D NAND公布的P/E是1500(這個值其實嚴重被低估,國外的傳言都說上看10000次),以 600p 512GB 而言:

(512/1000 * 1500) / 寫入放大率2.66 = 288 TBW


還有,3D製程因為NAND的絕緣層體積比2D的NAND要多很多。依照IMFT原廠公布的資料,它的32層3D NAND的電荷容量大約介於2D製程的34nm與50nm之間。所以真實壽命應該會介於34nm與50nm製程之2D NAND之間。

基本上,以壽命而言,3D MLC > 3D TLC >= 2D MLC > 2D TLC,這是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大致分野
msns90046 wrote:
別危言聳聽惹,廠商TBW值僅供參考...(恕刪)

intel的TBW是參考沒錯 但E9卻是保固參考值
而其他廠商也是有訂TBW 超過就不保固

high.quality wrote:
誰跟你說 PE = TBW / 容量 的??????...(恕刪)

SSD每一個顆粒的寫入容量限制就是壽命極限
若計入寫入放大的問題 表示數字就會更小
如果以壽命3倍來計算
SLC PE 3萬次 約1萬倍容量寫入
MLC PE 1萬次 約3333倍容量寫入
TLC PE 1500次 約500倍容量寫入

也就是說intel的600p是採用PE約1500次左右的TLC顆粒
但545s採用的是PE不到1000次的爛TLC顆粒
所謂的參考數據intel都已大言不慚的寫在規格表上
你們還要為SSD越發展 壽命越爛的事實護航嗎?

所以我有時候就很想不通
那些所謂的護航者到底是消費者還是廠商...
就算單位錯了 定義錯了
但數字確實變小了 也就代表壽命又"再次"降低了
我真的不曉得為何你們會覺得不痛不癢...
rockmanxza wrote:
intel的TBW是參考沒錯 但E9卻是保固參考值
而其他廠商也是有訂TBW 超過就不保固

SSD每一個顆粒的寫入容量限制就是壽命終點
還會因為寫入放大的問題造成壽命更短
如果以壽命3倍來計算
SLC PE 3萬次 約1萬倍容量寫入
MLC PE 1萬次 約3333倍容量寫入
TLC PE 1500次 約500倍容量寫入

也就是說intel的600p是採用PE約1500次左右的TLC顆粒
但545s採用的是PE不到1000次的爛TLC顆粒
所謂的參考數據intel都大言不慚的打在規格表上了
你們還要為SSD越發展 壽命越爛的事實護航嗎?

所以我時候就很想不通
那些所謂的護航者到底是消費者還是廠商...
就算單位錯了 定義錯了
但數字確實變小了 也就代表壽命又"再次"降低了
我真的不曉得為何你們會覺得不痛不癢...


1.
請先熟讀JESD218/219/219A的定義,不然怎麼說你也聽不進去

要是你硬要用那種算法來看"P/E",那Intel 730 240GB的P/E呢?
[Intel 730 240GB款式標每天50GB可寫五年]

不就代表只有約90TBW的壽命?
天哪用你的算法來看Intel頂級消費級MLC SSD只有90TBW的壽命(照你的方法算只有384 P/E)

而且就我現在用Intel 730 240GB的經驗來說,Intel 730的E9"可能"是設在~3000 P/E(也就是和TBW值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無關)

我從兩年前買來的第一天就開始用CDI去追蹤SMART數值
從去年三月時Host寫入量(非對NAND寫入量)約6TB才終於降到E9=99(假設WAF~1.x倍那就剛好30 P/E,百分之一)
而且在這之前我還有用測試軟體大寫特寫,平常也是爽寫爽用沒在怕的(除了不掛BT)


這證明了要實際用E9值做測試才能知道大略值,而不是隨便用紙面上的TBW就能掐指得知的值(Intel是不是保守去估計也沒人知道,所以我也只能打個問號)
其它廠商的產品也不能直接這樣套,原因不多解釋

2.
就算單位錯了 定義錯了
但數字確實變小了 也就代表壽命又"再次"降低了
我真的不曉得為何你們會覺得不痛不癢...


從一開始算法就錯了還能堅持己見
了不起,厲害!

P/E不能當飯吃,你在保固期內用不用的完也是個問題
看已經消失的簡單連還有人在挽惜簡單連的SLC SSD就覺得...kerker
msns90046 wrote:
1.請先熟讀JESD218...(恕刪)

事實上你用DWPD來看根本就沒有意義
因為那實在低得太過離譜
這種表示法根本是跟消費者說
只要寫入超過QLC等級的量就不保固
事實上intel並不會這麼做
但其他廠商你有辦法保證嗎…?

而現在intel改成TBW來表示
你卻用DWPD來做比較
我要表達的是同樣512GB
TBW的量由288降低為144的"降級"

當然看到730的E9就能確定
實際上並非每天50GB 5年那般爛
但intel向來對規格表所標示的數字很嚴謹
假設600p有800次全盤寫入的水準
那545s還是差不多只有400次
一樣是降級 不是嗎?

P/E是不能當飯吃沒錯
但TBW直接腰斬也實在太狠了

請先讀過JESD218再來說

1.
TBW(甚至PBW)和DWPD有辦法互相換算
所以你說的"你用DWPD來看根本就沒有意義" <<廠廠
https://www.kingston.com/tw/ssd/dwpd

Intel在P3700的壽命也用了這樣的算法
800GB型號可10DWPD,五年共14.6PBW
(Intel的PB和TB用十進位去換算,800*10*365*5=14600000)

2.
事實上intel並不會這麼做

但其他廠商你有辦法保證嗎…?


所以在前面的發文中也有所保留,所以用了"可能"和"其它廠商的產品也不能直接這樣套"
像是三星的SSD就有自家的寫入量規定,超過就算是過保(管它顆粒多少P/E,超過=過保)

3.
當然看到730的E9就能確定
實際上並非每天50GB 5年那般爛
但intel向來對規格表所標示的數字很嚴謹
假設600p有800次全盤寫入的水準
那545s還是差不多只有400次
一樣是降級 不是嗎?


所以你這段話能證明什麼?
前面已經用Intel 730的E9表示那就是參考用的值,和實際E9值甚至和NAND的壽命無太大關聯


P/E是不能當飯吃沒錯
但TBW直接腰斬也實在太狠了

如此堅持在TBW上有意義嗎(加上也有三星那樣的算法)

我看一般家用能不能在五年保固期內寫到100TB可能都是個問題(也就是~1700 GB/月)

最前面那篇依然寫:
"intel的144TBW就是說明此盤只要寫入144TB就差不多要掛了"
前面都已經解釋過了那就是參考用的值,也和E9或是NAND本身的壽命無太大關聯,所以你還覺得能這樣算? (黑人問號)
msns90046 wrote:
TBW(甚至PBW)和DWPD有辦法互相換算...(恕刪)

我所說的沒有意義是因為730是intel的產品
雖然報得很低 但實際上沒那麼誇張
但是OCZ的Vector就不能這樣講了...

才寫25897GB健康度就只剩下91%...
換算之後大概只能全盤寫入562次...
MLC可以爛成這樣也是可以好好地鞭一下

TBW值是拿來參考沒錯
但數字大小就很清楚地表達了顆粒的耐寫程度
intel就是明白的告訴消費者
545S用的顆粒就是比600P用的還要更爛

我不是說intel的545S一定會爛到谷底
而是以一個相信規格表的消費者立場
來看待288TBW降到144TBW的事實
如果真的想要知道實際壽命為何
只能等待烈士買來寫爆它
不然至少也要寫到E9達9x來換算寫入量

msns90046 wrote:
我看一般家用能不能在五年保固期內寫到100TB可能都是個問題(也就是~1700 GB/月)...(恕刪)

看看吧! 以540S來當參考
網友用17天寫31.34TB就爆了
根本寫不到100TB
intel ssd 540s 240g 上線第17天被操掛

我當然不會否認540S連耐寫參考都不敢寫的事實
但是我也絕對不可能當烈士買545S
頂多就是當肥羊買optane吧...

"對SSD累計寫入"當然不容易到達100TB
但是若產品做得不好
導致寫入放大倍率超高時
"NAND累計寫入"也是可以衝破100TB
[最終更新]Intel 535 SSD 介質耗損指標(e9)快速降低

我不知道你對intel怎麼想
但5系列SSD全盤寫入次數看下來是越來越低
510 5000+次
520 5000次
530 3000次
535 1500次
540S 500次
545S ???次
當然SSD的發展變成這副計畫性汰舊的鳥樣
並不能說是intel的責任
但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
產品耐用度越來越爛難道不恐怖嗎?
也不可能因為你的護航而讓產品變得更有可靠度吧...
頂多就是E9快到1時趕快跑保固而已...
rockmanxza wrote:
...但5系列SSD全盤寫入次數看下來是越來越低
510 5000+次
520 5000次
530 3000次
535 1500次
540S 500次
545S ???次
當然SSD的發展變成這副計畫性汰舊的鳥樣...(恕刪)


壽命越來越低是沒錯
但是單位容量價格也是越來越低啊
也代表相同價位購買的容量越來越大

計畫性淘汰不只是intel,是全世界的廠商都這樣
你無法改變,就只能夠選擇不要去用,或是改變態度去享受它

你用幻想胡亂計算的公式也是莫名其妙

庸人自擾、吳牛喘月、杞人憂天


寫入了32893GB,約等於64.2316次全盤寫入,還有89%
但是我想換新的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