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先來前景交代,這台電腦主要用途就是看看網頁,載載片子、看片就非常平凡的一台文書機,硬要說需要SSD的部分那就是,同時開很多網頁,或是載好影片的觀看,所以我試算了一下以TLC壽命來算的話其實PE很夠用,再者我也不太需要到大檔傳輸, 動輒多1000價位的MLC我是不捨得去買,就像很多人說的,用那麼久到時候早就出效能更加好的新產品其實也沒賺到多少(早些年的痛,當時一顆要價快破萬),再來買商品就是因人而異,商品沒有什麼就是好,甚麼就是壞,主要是看每一個人的各自需求,這次我挑了以下的機種進行比較(看PCHOME的)
1. SX7000 1800/850 3D TLC
2. WD BLACK 2050/700
3. SX8000 2000/1100 3DMLC
4. 創見 MTE-850 2000
5. M8SE-GN 2400/1000
以上都是挑200GB這個級距的產品,值得一說的是SX8000真的很誘人,以便宜的價格又是3DMLC以這樣的產品來說CP值絕對是非常高的,但我有些疑惑為何他們家的產品都是3D但卻沒有辦法做出極致的效能表現,這點值得深思,就我所知3D MLC目前僅有美光在生產,其他的部分我就不說了,反正我是沒有打算去嘗試,所以以我需求我就選擇了,讀取速度上標示比較高的M8SE-GN 256GB,上面廢話很多,但因為我是以讀取為前提所以要是他達不到我絕對給他退貨
下面就直接來看他靠不靠譜
這款M8Se的外盒使用藍色包裝設計,有別以往風格是屬於中階S系列

有官方測試數據在背面,如購買平台上看到的一樣

M8Se 256 GB採用 M.2 2280,
尺吋(長/寬/高): 80 x 22 x 2.3 mm / 3.15 x 0.87 x 0.09 inch,一樣選用他們最愛的M牌主控

以下使用簡易工具測試跑分:
測試環境:
主機板: 技嘉 Z170 Gaming GT
CPU: Intel I7 處理器
記憶體: 8G(很想4G就好但你知道的GOOGLE瀏覽器很吃記憶體)
OS: Windows 家用版
顯卡:很低階我都忘記是啥了反正非常普通,但也沒有到太低階大概就GTX650TI那個階層
CrystalDiskMark測試
兩次的測試結果均接近關方數值,整體表現不錯
本次測試隨機讀取:2480 MB/s 隨機寫入:991.7 MB/s
Seq Q32T1 表現超出預期值得慶賀

本次測試隨機讀取:2480 MB/s 隨機寫入:989.8 MB/s

AS SSD 測試
使用AS SSD測試工具來看,兩次的測試結果數值相近,整體看來表現還不錯
本次測試隨機讀取:2178.71 MB/s 隨機寫入:937.11 MB/s


本次測試隨機讀取:2189.19 MB/s 隨機寫入:937.11 MB/s


TxBENCH測試
本次測試隨機寫入:2459.907 MB/s 隨機讀取:1010.093 MB/s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
本次測試結果最大隨機讀取約在2483 MB/s左右,隨機寫入最大約在985 MB/s

總體測試我就以多數取決,可以發現整體M8SE-GN是超出官標數值,但比照前年的規格整體來說是漲價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晶圓廠釋出價格都有調漲不然去年怎麼會有人呼籲趕快購入,反觀這支產品雖然仍舊採用2D TLC 但在同樣規格下表現的都比3D TLC來得高,從這點”就我的”體驗與認知,不外乎是PLEXTOR本身產品調教的優良、再者就是使用的料相當好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雖然說使用這樣的料也間接反映在售價上面,但仍就能感受得到PLEXTOR的用心,當然我也不是說其他家的產品用料就不好,其他家的產品可能在其他的使用層面更為注重所以犧牲了讀取速度,但就我本人而言,我要的是讀取速度,那麼這顆產品對於我來說是相當吻合的,以上給予我一樣的使用者分享,如果你們沒有大檔傳輸的需求,而產品大概預計使用3-4年(PE簡略計算:以最低1000次來算 256G*1000=256000GB 每天消耗10G可用25600天 可以用853個月 可以使用71.1年)
我相信在這些年期間一定有更新的技術發表讓你心動更換,以TLC的壽命來說非常夠用了,況且我又沒有大檔傳輸的需求,反觀讀取我比較看重,那麼我非常滿意這次購入的產品,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