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產品目前是有問題,先把SSD資料清空,並且不要安裝系統,再重新去做測試吧。SSD只要沒問題,就不要去做什麼韌體更新,一般使用者,不管什麼玩意,都喜歡更新到最新版,但這完全就是錯誤的觀念。這麼喜歡當白老鼠,現在給自己找麻煩了吧.....
關閉 寫入快取 性能會變差,預設值 是 開啟。樓主可試試傳統硬碟,關閉 寫入快取 其性能變差。有些驅動程式強制不允許使用者修該這部分的數值,如: 陣列卡。>> 寫入快取緩衝區排清 << 不要打勾等韌體更新或驅動程式。樓主先前發的帖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4894252嫌快、嫌慢下次不曉得會開啥帖
hellogs wrote:還好吧 我看過changpizz...(恕刪) 嗯嗯~個人發文風格吧,我不喜歡他的直接,他在另一篇的吐槽文"速度跟SATA並沒有多大分別,只是單純頻寬變大了而已,所以只有傳檔時有所不同,但是當系統碟跑小檔的話,真的根本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反應時間,才是代表速度,其他跑的數字不管多大,只要不是傳輸超大檔案,都只是好看罷了。"我覺得這個評論非常不客觀。既然跑小檔沒甚麼不同,為何不選擇大檔也快的??如果價格帶有極大差距那另當別論!為吐槽而回的文我就覺得沒必要。個人就是SATA的MX200換P600,不只是好看而已~ssd的反應時間,以現在市場上的消費級產品而言,個人盲測能夠有感分辨出兩顆相異同價級距SSD反應時間的快慢嗎?我相信一般人無法分辨,感覺是ssd都很快。在此基礎下,反應時間的大小便比較偏向測試數據的對比,但他又說循序讀取寫入數據表現好的只是好看而已,立論自相矛盾。用他的點說,反應時間只是好看罷了,一般人根本無法明顯感覺出來,一樣是成立的。3D堆疊技術將顆粒單位成本降下來,推出平價消費級NVME產品,是消費者的福音。如果我的主機板有M2接口,支援NVME且頻寬能跑滿,在差不多的價格帶與保固下,我相信一般人都會選擇循序讀寫性能好一些的產品,小弟有影像處理及讀寫大圖大檔的需求,手上用過Crucial的C300(第一顆SATA3規格的消費級產品,託友人從美國帶回,小弟應該台灣是第一個開箱系統碟使用實測的玩家),M4,MX100,MX200,plextor的M3P,M5S,M6S,intel 600P,EzLink T34,sandisk,以及JQJQ網友推坑最近購入的M8PeGN。問我反應時間跟速度,其實相近時期的產品都很快,不看數據根本分辨不出來。但對我的需求 大檔讀寫,很有感!!不用看數據就能感受到差異。P600已非常明顯,最近購入的M8PeGN更是!!一路都有在關注與研究SSD,不敢說有心得,但看著SSD的進步,有幸見證到速度規格顆粒價格等..的演變,個人樂見其成!!對於有大檔讀寫需求的用戶,PCIe NVME規格的SSD絕對有其有感實用性,不只是好看而已。而一般普羅大眾,普遍還是會在意自己SSD的數據,與想要更新到最新韌體(本文樓主)。不懂幫不上忙解決樓主迷思的問題點,也不必發文吐槽人家,這是小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