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換SSD,不過面臨到市場上SSD正轉換成TLC的世界,
目標是希望MLC 五年保固的SSD,
朋友推薦的選項是 INTEL 730 (根本絕跡) , SANDISK X110 (也絕跡) ,INTEL 530 ,最後才是INTEL 535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何舊款的他先推薦給我Orz 根本超級難找壓= =
intel 730的劍靈虛擬寶物都停止兌換了,你就知道已經出多久了......
不然就是推薦我 ocz arc 100 這種古代熱門貨色....
小弟需求以穩定跟品質穩定為主,最好也可以耐用點,速度倒是其次,想請問板上大大是否有推薦之SSD
謝謝
---------------
小弟是使用筆電喔,
目前看到下面大大推薦的OCZ ARC 100(鄉民很愛)
順道又看到他的OCZ VECTOR 180,
雖然有富爸爸T牌靠著,不過之前似乎有點令人.......Orz 的送修率 !!!
不知道現在ocz是否會orz ??? 還是茫茫SSD海中找一下730或是530 ?(請問這兩顆之前有代理商嗎?)
照樣一堆人認為有錢不怕買不到,但是買當然買得到,只是越來越不堪用罷了。
最早期就投資SSD產品的,如果是花三萬買三星顆粒的256GB,這輩子肯定不用換了,新的SSD產品,基本上多工效能都會極差(跟過去比的話),必須依賴技術方式來彌補,所以Bug肯定會更多了。想要壽命長跟穩定性的話,全球唯一選擇就是SandForce,不然就都是高階和工業級才有可能了。
PCIE真的要聽我勸,現在不是該買的時候,等將來就會明白了。
目前想要性能好的話,就一定要投資一張好的SAS RAID/HBA,
這也本來就是Intel計劃中的規劃藍圖,因為顆粒已經回不去了。
RAID卡也同樣是走PCIE的意思,只是技術面採取的並不同,但是勝在成熟度高。
PCIE反應快,但是RAID同樣用數量可以讓反應時間降低,所以一樣的意思。
實際上PCIE的SSD本身也沒兩樣,風險都同樣很高,這是10年前就是如此了,
並非現在的PCIE,才有這麼多要顧慮,所以只適合拿來當快取這方面使用。
RAID多顆能利用通道來彌補,讓負载性能方面,一直不斷疊上去,但必須要規劃。
故障問題會是PCIE最麻煩的一點,但也就能凸顯RAID 的靈活度和風險降低選擇。
實際上陣列就是如同容量越大,壽命越長意思,只是這裡是靠RAID去分散使用次數。
等下階段的SAS 產品推出,就沒有現在的頻寬限制了,不過肯定口袋要深。
一般消費者最佳方式就是2手DELL H700 ,加上幾顆小容量舊產品,
這是物盡其用,又獲得最好工作效率的方式了,太貴那就用SATA2的吧,
頻寬真的不是問題,畢竟有這麼多顆了,想低也非常難了,存取時間才是一切。
SSD過去就是把可靠顆粒不斷切分,才會變成現在情景,
用RAID的方式,有點像是把它在組合回去意思。
未來的家用電腦效能,來自於搭配後的穩定度高低,超頻不會有什麼未來。
因為同樣是製程的關係,已經到了一超就讓壽命縮水程度了。
不然Intel那個K是怎麼出現的?當時就明顯區分落差了,當然會搞超頻專用嘍。
SSD 拿來裝 Windows 系統開機與應用程式碟用.
資料儲存, 還是放在另一顆 HD, 容量也才夠大, 慢也就多等一下.
至於 SSD 三年保貨是五年保, 效能差異, 廠商賣價的價差都定的好好的, 自己打個 excel 比較就知道了
低價位 三年保: OCZ Arc 100
中價位 三年保: Curical MX200
中價位 五年保: Intel 535
買來使用, 上網看些 SSD 優化, 畢竟特性不同於傳統的硬碟.
保固期過, 三年五年之的的事情就再說吧, 不必太杞人憂天.
電腦、登山和露營的資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