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4張Intel 750平台
CPU 5960X
MB ASUS X99-WS/IPMI
MEM GSKILL DDR4 2666 8G*8
VGA Quadro 600
Stroage PCIe Intel 750*4 400GB
     SATA Intel 530 RAID 0 OS install
OS Server 2012R2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張Intel 750平台
CPU 5960X
MB ASUS X99-DELUXE
MEM A-data DDR4 2133 8G*8
VGA n/a
Stroage PCIe Intel 750*6 400GB
     SATA Intel 530 RAID 0 OS install
OS Server 2012R2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因為常見的SSD測試軟體沒辦法測出750的完全性能
怎麼4張6張測起來速度都是這樣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所以我改用IO Meter 來當測試標準

VM的block Size為64KB

而750最高速度測試環境為128KB

所以我測試以64KB與128KB為主

最後會多補一張4K的IOPS

先上4張當開胃菜

64KB連續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隨機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連續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隨機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連續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隨機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連續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隨機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4K IOPS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再來上6張

64KB連續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隨機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連續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64KB隨機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連續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隨機讀取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連續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128KB隨機寫入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4K IOPS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總表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因為CPU太弱,跑16開IO Meter 負載接近崩潰邊緣
所以IOPS 4張跟6張的差距很小只有10萬左右(圖為跑4張 IO METER @ 5960X上面的慘況)
Intel 750 SSD 六張力拼200萬IOPS、每秒讀寫17GB/s
2015-07-20 11: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750 200 17
實際上會買這產品,又如此使用的應該是少之又少,單卡跑其實就已經能發揮反應部分優勢了.
透過這一層層的媒介,反而沒有什麼好處,真的有如此需求的話,應該都是選擇U2來連接了,
不然效能一致性這部分被捨棄掉,其實也就剩下一般跑分會有需要而已了.
changpizz wrote:
實際上會買這產品,...(恕刪)


PCIe 一層一層的媒介= =?

你真的知道U.2是從哪邊拉出來的麻=.=

不是我想噓你..但是你在發文之前也該先做個功課吧

至於單卡跑分? 你來找看看哪一張單卡跑分可以跑到每秒17GB/s、IOPS 200百萬的SSD

我利馬上把手上的750全部折掉,在買你所謂的「單卡」六張來開箱。

應用層拿來跑vSAN,絕對是可以把每一張的NVMe都榨乾的,這您不用擔心。

你的思維只停留在physical disk,有很多的解決方案可以來解決這問題..

shoop0830 wrote:
PCIe 一層一層的...(恕刪)


奇文共賞



大大你這些卡都哪裡來的?是別人借你的嗎?
都是你的也太猛了吧!好有錢喔!

啊你玩vSphere平台沒,VM說直接變成Docker欸

對吼,這樣速度會不會很快啊
我倒覺得,問題出在作業系統,畢竟用 OS 組陣列,
各方面多少會受限。( 穩定度是其次,主要還是爽度 )

接著我會想
MEI 韌體、驅動等,還有 主機板BIOS 針對 資料碟、RAID Card ..
這方面的硬體,複數以上介面卡安插時,這部分都會影響到 IO。



17GB/sec 都可當記憶體用了,哈....


200萬IOPS 有夠驚人

JQJQ wrote:
我倒覺得,問題出在...(恕刪)


我沒有組soft RAID..所以不存在OS死掉的問題

而IOPS也不是為了爽度,當你db一秒8000User在同時存取

2000000/8000= 250U/IOPS,Netapp Flash櫃200M IOPS要上百萬

而fusion io 10.2TB也要上百萬..所以六張750可以做到你說便不便宜?

不做RAID軟體上還有很多解決方案可以做到一樣的效果,如Clusters或是Virtual SAN
那我確實蠻想看所謂榨乾的真實應用條件時,到底是有到多麽好用的執行狀態了.
IOMeter設為什麼樣的模擬條件,不妨跟大家說說看吧,看看結論是跑分還是真應用.

我是真的蠻放心的,因為所謂用途說法真的多得很,你要怎麼解釋都行,
但你要是真的拿這規格去跑你說的需求,那我才覺得真的是奇聞.

除了強調所謂數字外,其他的像可靠度,定位,錯誤率都一副不存在似的.
Intel說了能用但不保證,難道你這麼快就有辦法自己驗證完了啊?!
要是沒驗證,那扯一堆都是白講的,真那麼好用Intel 怎麼把它訂得比P3500還低了?!
各項數據不能比之外,連顆粒也不是一個級別,也難怪我好奇你這實際應用到底能跑得如何了.

不是我思維停在單顆,而是你的思維停在單機上面了.....
消費級再怎麼強大,永遠也跟企業級不在同個檔次上,重點跟規劃就是完全不同.
就跟你拿這一張X99就想要能夠"嚇死人"功用上也是根本不同水準.
如同卡丁車跟F1,真的永遠不在同一個比較程度上,是相同的意思.

shoop0830 wrote:
6張Intel 750平台
CPU 5960X
MB ASUS X99-DELUXE


越搞越變態就是...
8000User,記憶體只有少少的64G,我猜很特殊的環境,
但是以750*6的價錢跟NetApp、Fusion-io、Z-Drive這些比起來真的是零頭,
最近的server都要搭DDR4,和去年比售價真的有嚇人,能省則省,

我只是要跑VM AP+VM WEB+實體SQL...根本不在乎DDR3、4,希望共512GB...都能買下來
綠手指

shoop0830 wrote:
我沒有組soft RAID...(恕刪)


>>所以六張750可以做到你說便不便宜?

科技的進步能有效降低建構成本,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其餘細項,只能說 IOPS 是最難提升的一環,雖然只談
IOPS 局部了。


裝六張,有需要裝幾張也不是問題,有需求就買


在乎cpu吞吐量,應買雙cpu板子,讓一顆cpu專責 IO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