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使用過的SSD只有一顆INTEL 128G,使用約1 年.
常聽人說SSD出問題的救回機率是零,事實上我也出過一次問題了,就是改換主機板後,原本分割的D槽居然就變成無格式化狀態.
幸好有BESR備份,格式化後還原就好了.但這已經引起我的緊張.
到底SSD要壞之前,會有徵兆嗎?還是說壞就壞?
換成HDD後,這些問題就能避免嗎?
我用過美光M4 128GB 兩顆(RAID 0 目前在工作電腦上正常運作)
MemoRight 容量記不得了 跟著Dell Vostro V131一起賣掉
Plextor M5P 256GB x2 分別在家裡的PC跟筆電(JX-173CR)上 (本來也跑RAID 0,但感覺比一顆快不到多少)
美光M500 用在Thinkpad T430 上,Linux系統,開機比Window+SSD更快
所有的SSD用法都一樣
全部給OS使用,不切D槽(Linux那顆因檔案系統關係就不在此範圍內)
HDD時代,因為儲存空間皆大於OS所需很多,所以分割D槽利用
SSD因價格跟空間大小因素,切D槽太浪費
且Windows 7需要分頁檔讓系統運作順暢,所以安裝完系統後多餘的空間越大越有利
SSD只裝系統的風險只有一個,就是系統會掛掉
換成HDD也會如此,也救不回系統(至少難度不會差太多)
重要的資料檔案要養成多處備份的習慣
使用SSD只要定期注意一下有沒有新軔體需要更新
其他就只要好好享受他的速度吧
3C的世界裡,別滿腦子只想著"超值"。就像無線網路一樣,別人推薦的,只適用在他家的環境,到了你家又是另外一回事。小烏龜牽到北京也不會變成千里馬。
viphone wrote:
HDD時代,因為儲存空間皆大於OS所需很多,所以分割D槽利用
SSD因價格跟空間大小因素,切D槽太浪費
且Windows 7需要分頁檔讓系統運作順暢,所以安裝完系統後多餘的空間越大越有利
SSD只裝系統的風險只有一個,就是系統會掛掉
換成HDD也會如此,也救不回系統(至少難度不會差太多)
重要的資料檔案要養成多處備份的習慣
使用SSD只要定期注意一下有沒有新軔體需要更新
其他就只要好好享受他的速度吧
誰說切D槽浪費的?
不是所有人 都在系統槽裡面放遊戲.......
也有些人常用的應用程式 安裝完成 不到20GB
119GB 的SSD 你切49G給他裝軟體也夠用!
還有分頁檔 這種只要切 1~2GB就夠了
主記憶體太少 就不要學人家開一堆程式....(笑話一則)
怕掛就不要 單槽使用 固態硬碟寫入有壽命
單槽系統掛掉 是整顆要重灌 你吃飽太閒 程式一個一個重灌 你嫌時間太多嗎?
SSD 分割還原比較快速 系統掛掉 用做好的映像檔覆蓋就復原了 需要重灌嗎?
D槽也一樣 你軟體有問題 也用映像檔覆蓋 對症下藥 寫入SSD資料量就減一半
單槽 系統掛掉你慢慢重灌吧 吃飽太閒的人很多!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jerry20530 wrote:
誰說切D槽浪費的?
不是所有人 都在系統槽裡面放遊戲.......
我說的 你不是才看到我說的嗎? 為什麼還要問一次
我懂 你的D槽是男人的D槽
jerry20530 wrote:
也有些人常用的應用程式 安裝完成 不到20GB
119GB 的SSD 你切49G給他裝軟體也夠用!
還有分頁檔 這種只要切 1~2GB就夠了
主記憶體太少 就不要學人家開一堆程式....(笑話一則)
SSD裝滿/裝太多會變慢 你不知道嗎?
他夠用就好 我不夠用
切D槽不就為了擺常用資料
常用資料就會經常開啟/編輯/儲存 這不用寫入嗎?
分頁檔我沒手動設定大小,給系統管理
以前試過手動設定大小,效果不滿意

主記憶體還算夠用
Core i的PC是16GB,筆電是最少8GB
之前的機器就維持4GB,裝Linux的無差,可以切SWAP
jerry20530 wrote:
單槽系統掛掉 是整顆要重灌 你吃飽太閒 程式一個一個重灌 你嫌時間太多嗎?
SSD 分割還原比較快速 系統掛掉 用做好的映像檔覆蓋就復原了 需要重灌嗎?
D槽也一樣 你軟體有問題 也用映像檔覆蓋 對症下藥 寫入SSD資料量就減一半
單槽 系統掛掉你慢慢重灌吧 吃飽太閒的人很多!
所以單一分割區就不能用備份還原?
我都用SSD RAID 0了,會在乎他掛不掛嗎?
紅字的部份可能是我理解錯誤
可是要把資料擺進SSD裡,每一次都是寫入
以下截取自ADATA知識庫: SSD與HDD資料讀寫差異
傳統HDD使用磁性記錄方式,在刪除資料時,僅是在相關磁區進行標記,系統便可在之後的寫入動作中,直接進行複寫動作,無須直接進行刪除。因為HDD在SSD出現之前是唯一的系統儲存解決方案,所有作業系統的最佳化也都只針對HDD的存取方式,沒有考慮到SSD的應用。 但後來逐漸崛起的SSD,其利用NAND Flash進行的讀寫動作卻與HDD有著非常大的不同。SSD的已使用資料區塊必須進行擦除動作之後,才能再次被用於寫入,但作業系統只支援HDD的讀寫方式時,SSD上被作業系統標記刪除的資料實際上仍會一直留著,由於SSD的NAND Flash無法直接覆蓋寫入,所以SSD的實際可用寫入空間會隨著使用而越來越小,最後會導致性能嚴重下滑。 透過Trim指令,作業系統在進行刪除動作後,會通知SSD的控制晶片該資料區塊已可刪除,SSD便會在系統空閒時間進行擦除動作,不讓無用資料一直佔用NAND Flash記憶區塊。
覆蓋如果不算寫入
那資料是怎麼附著在SSD上,還依照檔案系統的規則存放?
對不起

3C的世界裡,別滿腦子只想著"超值"。就像無線網路一樣,別人推薦的,只適用在他家的環境,到了你家又是另外一回事。小烏龜牽到北京也不會變成千里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