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前言:
隨著NAND Flash 製程不斷更新成本也隨之下降,今年256GB的SSD已開始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此次有幸參加Plextor M6S SSD 256GB試用活動分享的這顆SSD即是主打中階價位的產品,相對於另一款M6e雖然沒有其誇張的效能,但卻以相對便宜的售價攻佔市場。此顆硬碟採用的依然是源自於Marvell 的控制器,理論上不論數據可否壓縮效能差異都不會太大,以下就來看看M6S實測表現如何吧!


包裝&外觀
外盒正面,左下角為plextor強調的true speed不掉速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背面標示規格及最高讀寫速度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外盒側面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沒想到打開包裝裡面還贈送一隻筆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M6S本體和外觀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效能測試

平台:
Cpu:i5-2500K
MB:Z77 OC Formula
RAM:Kingston HyperX 4GBx2
VGA:MSI GTX 670

用crystaldiskinfo看發現原來還支援DevSleep,此功能可以讓電腦睡眠時SSD更省電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AS SSD Benchmark分數高達1064,IOPS最高也來到9萬3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可壓縮檔案讀寫測試和檔案傳輸測試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ATTO測試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Crystaldiskmark
因為主控特性關系,不論資料可否壓縮效能均維持相同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AnvilPro 分數為3800左右,與crystal測試相同,資料可否壓縮不影響效能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HD tune檔案效能測試讀寫分別高達500MB/S、450 MB/S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最後是HD tune的隨機存取時間都維持在2.5ms內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優異的效能兼便宜的售價,plextor M6S實測


結論:
雖然以目前256GB市場來說售價並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其效能也高於許多廠牌,如果目前尚未用過SSD的話不妨可以考慮M6S,再搭配一顆傳統2TB硬碟即可享受到SSD帶來的優勢,爺不怕空間太小不夠儲存資料。



































2014-05-11 9:33 發佈
M6S 跑分一流,但價位可不便宜,和標題可是完全不符啊!
bob0123 wrote:
M6S 跑分一流,但...(恕刪)


網拍上還有賣停產的 M5s ,相比之下 M6s 較為便宜且性能較優,標題這麼下看不出哪裡有問題

是不是只是單純的跑分一流,買來用用看不就得了

bob0123 wrote:
M6S 跑分一流,但...(恕刪)


標題因該是沒問題的喔!
比起intel 或某些廠牌這價位的確算是親民^^
如果速度會慢原因 是因為能提供安全與穩定這種原因
如果過程不影響操作感受 又能有資料減少寫入的這種效果
最後換取更長遠穩定時期 究竟是有什麼不好?

對於其它因為有需求考量 必須在意速度表現的使用者 自然會去挑這種較合適產品
但實在沒有必要從開始時 就嘗試用洗腦和鬼扯的理論 不斷強調產品的假象優勢

這類完全不顧消費者本身需求的作法 只想手段達成行銷 實在讓人感到

如果SSD要能發揮優勢 就是選擇作為系統磁碟的話
這些廣告文怎麼只要測空硬碟的情況 就可以證明沒有掉速問題?
誰能解釋到底執行這實驗計畫 目的是模擬何種人的使用環境?

不如簡單跑個iometer 也都比貼這些圖片有意義多了
例如模擬 Read:70% Write:30% 各容量和數量 執行10min
相信在消費者跑的誤差表現方面 是能降低差異機率的





changpizz wrote:
如果速度會慢原因 是...(恕刪)


沒想到這會扯到 SandForce ,你就公開表明 SandForce 就好了,
反面就是,換言之 能提供 安全與穩定 速度又快,又何嘗不可,要長
久使用應該挑選 SLC。
作業系統的檔案讀寫基本上都是都是可壓縮,影音部分壓縮不大,點矩
陣圖形系列壓縮率也不大,向量圖壓縮較大,這牽扯到使用環境。
一般家用環境使用 SF 晶片的確會比較長命,但長期比較下來 SSD 葛屁
並非是 壽終正寢,因此抹除耐不耐用不是唯一考量,如果是唯一考量
現在都還是 SLC 更別提 TLC 產品都出了。
sandforce / marvell 哪個好,在我最初購買 SSD 就有考慮過,
看看桌上的 SCSI / SAS 硬碟數顆,雖沒壞但時間一到你就會去想換掉,
換成更快的。


與其說廣告倒不如說文宣,文宣下出來的廣告,產品出現問題可就成了負面
廣告且還是活動式,這類的文宣也沒甚麼不好,總比只給專門寫產品評論
的要來的好。單純看測試軟體無法親身體驗,倒也希望全部的SSD廠商都
能跟進。


iometer ... 您哪時候有空貼出完整的教學,教教普羅大眾如何看懂、
如何操作 iometer 期待中


多數人使用的測試軟體雖是參考,但數值差異太大就得找出問題所在,方便實用
無須另外設定,只需按下一個按鍵就馬上解決。只是想找出自己的電腦有沒有
甚麼問題,產品是不是新品不良而已。


早期的測試軟體的確是很不錯,往往手續繁瑣。

Iometer

a79111zz wrote:
標題因該是沒問題的喔...(恕刪)



我還是覺得標題有問題
效能一定有
價位以一般256G SSD來說是蠻貴的(Plextor的傳統)

不然我也可以說賓士車其實蠻便宜的
如果跟賓利或者勞斯萊斯比較的話
SandForce 並不會付我錢 所以我也沒必要護航
我更不是閒著沒事沒事 扯SF出來找架吵

文章如果能客觀點去比較 倒也不差這一篇 但別去做引誘跟欺騙
我說洗腦與瞎扯並沒有什麼不妥 因為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我是用SLC規格 So? 要指出不實欺騙行為 難道還有限定必須用什麼等級產品嗎?

這些都是真相
http://bbs.pceva.com.cn/thread-98703-1-1.html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16005-1-1.html

一搜尋就能發現很多踢爆資訊 裡面文章很多是拿原廠資料做說明 內容尚未發現有錯的地方
拿這類'習慣' '方便' 甚至 '不懂正確的怎麼用'的話回應別人 換做是我 只會覺得羞愧 根本沒臉當藉口


changpizz wrote:
SandForce ...(恕刪)



因為目前市面上較大廠的也只有 SF

我文中沒有一個說,你使用 SLC

對於其他問題,這也不是這些年才發生,電器產品只要扯到性能及價格比就會是這樣。以
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也只能挑個不錯的、喜歡的來買不是嗎,另一個主因,消費市場
不接受一樣完蛋,甚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解釋出來其結果又不同。

不管哪家廠商,如果你覺得有任何欺瞞,倒是可以提起訴訟,這是現實層面,畢竟在網路
上說欺瞞也於事無補,倒不如打到法院上去說清楚不是嗎,幫消費者爭取權益。

對於開箱文是否欺瞞,只能說欺瞞也沒好處可拿,不好用、好用卻很實際,我是比較寢向
非 專門開箱 所寫的內文,搭配 網路評價,相信實際使用上也相差不遠。

當局者能不能客觀,這...很難評論,看的人覺得不客觀,那就是不客觀。


Iometer 期待您的教學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