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SD近來好像又有跳水趨勢了...


剛晃一下不打折的..

且不說有的128G已經低於2K...
連品牌貨如M500, 240/480G也都落到4K內及7.6K左右...
雖然比起硬碟還是嫌貴了一點.. 240G已經很適合系統+常用程式及遊戲的組合..
480G這等容量拿來進階儲存也算非常有餘了...

比起硬碟來說, 價格確實仍是偏高..
但離我認為的180G/240G 在3K內的入門理想相差也不太遠了...
硬碟近來卻已經有點降無可降的樣子...
當然消費者永遠是沒在嫌便宜的就是...

能降就盡量降吧....
2014-03-07 23: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SD 跳水趨勢
有些大品牌的120G 都還沒完全跌入3千內價位

你還想要180G或240跌到這價位


我猜180G 大概需要兩年後

240起碼要五年....


當作許一個願望







luck0806449 wrote:
有些大品牌的120G...(恕刪)


我倒認為SSD不必太堅持非用大牌不可...
像版上一致推M5P我就不太以為然...
不是數據不重要, 而是性價比不夠好...
容量價格比的"感受"絕對比些微秒數明顯幾十倍..

講白點我情願一顆堪用SSD. 容量較大價格相對便宜..
比拿著SSD整天跑數據看爽還重要...

當然現在來看跟兩年多前跳水, 好像還是有所不及就是..
但看看我剛講的, 240G降個近五百, 480G則接近一千...(美光)
總是明顯有利的趨勢就是...

剛才看到業代在打WD black2混合硬碟開箱文..
看看同樣不打折的, 一顆要價8900... 嗯.. 要賣給誰呢?

小江老爹 wrote:
我倒認為SSD不必太堅持非用大牌不可...
像版上一致推M5P我就不太以為然...
不是數據不重要, 而是性價比不夠好...
容量價格比的"感受"絕對比些微秒數明顯幾十倍..
...(恕刪)

等到你硬碟掛掉你就知道了

傳統HD還可以救資料
SSD我看你怎麼處理,應該就是馬上蒸發了
當然售後服務永遠比效能還重要
看數據只是其次。
昨天去逛一下光華Intel 530 120g已經破3k了

似乎差不多可以入手了
pikacat wrote:
等到你硬碟掛掉你就知道了

傳統HD還可以救資料


真的花那幾萬塊去撈資料的人有多少...
而且花下去也不保證你裏面資料一個都不少.

建備份最實在, 不管你是用 HDD 還是 SSD



pikacat wrote:
等到你硬碟掛掉你就知...(恕刪)


錯了, 你我都很清楚HDD或SSD售後服務是怎回事?
只保硬體不管你資料.. 你想靠優秀的產品去Maintain你的資料是不可能的..
真正重要的資料, 只有乖乖自己勤備份而已.. 沒第二條路..
目前為止是沒有的, 以一般消費者角度來看..

有兩份檔案在T34這種還算堪用的SSD中, 絕對比放在高檔企業級硬碟中一份
相對還來得可靠...

所以我說, SSD只要品質不是太糟太不可靠, 把價格/容量比盡量強化...
讓實用級的容量如180G~500G可以進入可接受價格,才是正途...
事實上也看得出廠商們在努力這樣幹... 它們不是白癡, 不知道用什麼手段去搶硬碟的市場!

像Plextor這樣搞高價位利基產品, 最後的下場應該跟早年SCSI時代燒錄機市場一樣..
淪為"玩家的逸品""市場的棄兒"....

小江老爹 wrote:
像Plextor這樣搞高價位利基產品, 最後的下場應該跟早年SCSI時代燒錄機市場一樣..
淪為"玩家的逸品""市場的棄兒"....


Plextor 的話那是不得已

Micron 有自己的很大的晶圓廠 (RAM)
Samsung 有自己的很大的晶圓廠 (Processor & RAM)
Intel 有自己的很先進很大的晶圓廠 (Processor)

Plextor 什麼都沒有, 拼 Die 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技術和設計技術都比不過人家
不可能去走成本優勢的路線. 且公司體型小, 光吃 niche market 就吃得飽了.
其實不是沒有問題 而是很多是透過F/W端調整來掩飾一些問題

但Flash許多瓶頸跟問題不可能光依靠韌體或掩飾就能解決的

各位想想這麼多家廠商 各家推出所謂特有的技術 這些技術到底是用來做啥的呢?

難道是要設計給user提高額外穩定性!? 當然不是!

有些是為了能跑分好看 因為數字好看就能拿更垃圾的TLC/謎樣顆粒賺黑心錢

有些就是掩飾產品一些不能見光問題 甚至採購的顆粒本身就........之類的

錢進了這些企業裡股東們的口袋後 SSD要是在市場上撐過就沒事了 撐不過再說

如果有還在等更差顆粒 或有打算要買未來更垃圾品質的朋友

使用產品後要是出現詭異的電腦問題 其實也不用太驚訝

因為安裝在這樣產品裡的系統 永遠都有許多新鮮事發生

Flash完全是一分錢一分品質的產品 永遠別去想能賺到便宜

(新製程是一種退步 別再有人還認為是SSD變更好了)
也是,在廠商的眼裏,也只有如何降低成本.讓產品能渡過保固期就好了.
不過還是樂見新技術的開發,至少能讓產品價格壓下來到大眾可接受的價位,品質堪用的程度.
不過三星用的那種顆粒,我連碰都不想碰.哈.(即使跑分再漂亮)
t34已算是不錯的產品了.雖然在使用上的相容性還有待調整.不是有網友在試圖寫入操爆t34,也許還在努力中.哈.3/11的寫入量已到517TB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3688008&m=f&last=49031709

當然需要穩定性及品質保證的.還是多花些錢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