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電腦,SSD大量的寫入。本身有用emule,可是我是灌在硬碟(E槽),而不是灌在SSD(C槽)。可是SSD還是有大量的寫入。
在網路上爬文後,發現這位高手的說法
使用SSD時,將eMule, Google Chrome, Firefox不斷寫入SSD的目錄搬家
http://bagatelles.pixnet.net/blog/post/38947767-%E4%BD%BF%E7%94%A8ssd%E6%99%82%EF%BC%8C%E5%B0%87emule,-google-chrome,-firefox%E4%B8%8D%E6%96%B7%E5%AF%AB%E5%85%A5s
他建議使用mklink。
我SSD是C槽(系統碟)。
我emule是在E槽。那這樣我要怎麼用呢?
能不能請會的人用教「傻瓜」的寫法,寫一下我該怎麼做呢?
有在網路上看其他人的教學,光是第一句「使用管理員權限打開命令提示字元」,我就不會了。麻煩會的人教我好嗎?
參考:[教學] 多顆硬碟加速遊戲讀取
類似這樣子:

直接用 圖形界面,就可以創建 NTFS junction 軟連結
註:
你要先把原先的目錄,整個剪下,到硬碟(比如 E:)貼上。
然後在原先位置,建立一個「軟連結」,藉以欺騙作業系統和軟體。
軟體會以為它在存取原先位置,實際則是在另一個位置,比如 E: 裡面。
有額外幾點要注意的:

WinbolicLink 主程式,要以 「系統管理員權限」去啟動。

正常的情況下,應該無法看到 AppData 這個目錄(因為預設是系統隱藏目錄)
資料選項,要取消勾選:隱藏受保護的系統目錄和檔案
然後顯示隱藏檔,也打勾。

檔案總管,找到 AppData 目錄,滑鼠右鍵內容,把 隱藏 屬性取消,並套用(套用底下所有子資料夾)。
完成後,以後就可以看到 AppData 目錄了。
資料夾選項那個:隱藏受保護的系統目錄和檔案。可以勾回去。
AppData 目錄在:C:\USER(使用者)\ 使用者名稱\ 底下
使用者名稱沒有固定,就是你登入 windows 的名稱,當初灌 windows 的時候,自己輸入的。
**********************************************

這顆用 5個月左右了
使用時間少,是因為這顆有省電機制,沒在讀寫就進入休眠模式了,不算使用時間。
還是有差啦
會 大量、經常 寫入的目錄,基本上我都不放 C: 了,都用「軟連結」移到 別顆硬碟 或 RamDisk。
不過 SSD 買來就是用的也沒錯啦,看人啦
如你覺的有那個功力去搞,或者肯花時間去學(有興趣),那搞一下也無所謂,爽就好。
有的人搞電腦,覺得很有趣,就像養花養草養寵物一樣,一種休閒興趣。
而如覺得很囉唆麻煩,付錢找罪受,且對搞電腦一點興趣也沒有,那其實也不必移,反正保固 2年還幾年的,用壞就拿去換。
完全是看人的,沒有一定答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