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OCZ Vertex3 SATAIII SSD 120G

簡介:
Vertex3 採用第二代新控制晶片與MLC Flash SandForce第二代玩家級SF2200系列控制晶片, 能完全發揮SATA3 (6.0Gbps)效能。最高循序讀寫

速度550MB/s與500MB/s,4K(Aligned)隨機寫入速度60,000 IOPS max. 採用25奈米新改製程MLC Flash, 能確保容量ˋ性能ˋ省電ˋ功耗ˋ效率

與耐用度。獨特開發的Durawrite技術ˋ獨立的ECC錯誤校正功能ˋ磨損測量ˋ自我監視與回報等功能延長SSD壽命。專為企業用戶與對性能有嚴

苛需求達人所打造的大容量超高速 SSD硬碟真正速度之王。綠色環保製程低功耗ˋ散熱快,鋁殼質感佳、重量輕且耐震摔,攜帶方便。內建支援

Windows7 Trim功能, 可自動維持SSD性能。

前言:
這是我第一次在「Mobile 小惡魔」的開箱文,若有不足地方請多指教。

其實SSD能盛起,其實是有原因的!對於本人第一次碰「固態硬碟」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知道傳統硬碟,已經不知道多少年都沒在進步了,進步的也只有軍方級的超級電腦,對於市面上所販賣的硬碟,我相信「固態硬碟(SSD)」

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也是廠商全力搶市場的一個趨勢。

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技術,OCZ也在「固態硬碟(SSD)」上有著領先對手的技術。

也很感謝,大衛肯尼能有這次機會開箱。

廢話不多說了。麻上進行開箱!

『順序PS:我習慣把介紹字,寫在圖片下方』



開箱同時,也感謝「Mobile 小惡魔」;此人在那時剛好想買一顆來玩玩看,就在首頁,看到了這些消息,並報名參加。

盒子有模有樣,這顆規格是「SATA III (6 Gbps)」,每秒達600MB速度規格。

大衛肯尼是臺灣OCZ總代理,盒子後面也寫著這顆SSD能跑的速度。

內容物,那張貼子怎麼那麼嗆XD,貼在機殼上炫耀!

主角現身,怎麼感覺反了…

背面照,不知道為什麼有股衝動想脫了他…

還附有2.5轉3.5固定轉接架和螺絲。

測試平台:
CPU:I7 2700k
MB:P8Z68-V LX
RAM:2Gx2 2000Hz DDR3
HHD:OCZ VERTEX3 120GB + WD 500G
PSU:Tt TR2 500W 80+
OS:Win7 Ultimate x64
▼HD Tune

讀取近550MB/s 版本4.6 的HD Tune Pro

這速度嚇人的快@@ 傳統硬碟終於要成為歷史了嗎!?


都接近官方標示的值。

▼AS SSD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x64

▼CrystalDiskMark 0Fill

▼CrystalDiskMark 1Fill


▼ATTODiskBenchmark


以上測試,都已實裝OS系統及Photoshop、Office 2010…等

120GB容量實拿,111GB全部灌完剩,73GB再加一些小遊戲..就剩



▼測試機種 S205


使用AMD E350 CPU,時脈僅1.6Gb,換上OCZ 120GB,開機速度約為23秒...無完全發揮效用
此款HDD為「SATA 300」,如比上5400rpm硬碟,我敢說快很多,整機溫度也有下降趨勢。

筆電,想升速朋友,這算是一款不錯的「固態硬碟(SSD)」,但輕薄筆電可能裝不太下,因為厚度。
我本身有實驗過,若是屬舊款機型,若他的HD規格,為SATA 150 ,建議就別升級了。
要本身有SATA300 or SATA 720 ,並且CPU有2.0-3.0以上時脈,否都建議不升級,因為速度感覺不太出來

這次測試也學到好多東西。

ps: 這此第一平台測試,開機最快為13秒 I7 2700K OC 4.5GB

謝謝觀賞...

2012-04-17 12: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120

tinayouyu wrote:
簡介:Vertex3...(恕刪)

不知道保固多少?看到這裡寫三年,非終身.而且還有註明"使用 “清理磁碟” 與 “ 硬碟重組工具” 等程式, 將減少SSD本身壽命".
若是我有開虛擬記憶體.拿磁碟來暫存.要是一直讀寫.那會不會影響使用年限.

Ilovetw wrote:
不知道保固多少?看到...(恕刪)



官方OCZ保固這顆是三年,另外為何不能用"清理磁碟"與"磁碟重組工具"等相關程式,是有原因的SSD資料"寫入方式不同"、"覆寫方式也不相同,原因是"SSD資料儲存夾雜一層FTL層"

記憶體,閃存是可以多次抹除或是讀寫,目前未出現寫入次數限制。

SSD資料比傳統硬碟資料難抹除,例如SSD要刪除大量小檔案時,若每刪除一個檔案就要抹除一次,一個Block可能需要抹寫數十次。改用TRIM的作法以後,可以逐次將需要刪除的檔案標記下來,等到系統有閒暇時再一次抹除。這樣的作法,更讓資料在SSD中實際存活的時間更久,甚至是,作業系統以為資料已經刪除,但實情剛好相反。

通常SSD的使用者在刪除資料時,資料並不會真的從快閃記憶體內抹除掉,而是被標記成已抹除的資料,在SSD需要釋放空間時,才會真正將資料給抹去。像支援TRIM功能的SSD,會在閒置時自動抹除資料;而不支援該功能的,則要視該SSD上的演算法而定,它會計算出何時該進行資料抹除。


傳統硬碟
傳統硬碟沒有TRIM機制,作業系統刪除資料時,就會同時刪除在硬碟實際位置上的資料,資料遺漏的風險比SSD的風險低。

SSD硬碟
SSD的TRIM機制會先透過標記方式註明待刪除的資料無效,讓作業系統誤以為刪除完成,其實資料還在,就算多次寫入,也不一定能覆蓋。

SSD資料抹除方法也可以使用HD Tune軟體中的Gutmann演算法來抹除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