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01有不少更厲害的高手,所以部分較無聊的內容有做過刪減/修改



人都快入伍了(8/17入伍),結果還是敗了一顆SSD裝到Macbook小白上

這次入手SSD是金士頓的V+ 100系列的96GB
入手價4200元(網路看得到4000元出頭的)
p.s:哪邊買的我就不便透露了,只能說在光華那一帶很顯眼
以下圖片,我已將SN(序號)部分用PS磨掉處理


產品外盒,我買的不是盒裝版
盒裝版會附贈Sata線材、轉3.5吋的架子、USB外接盒
背面圖,很顯然這是MIJ(日本製造)的
提到MIJ,其實V+ 100系列有MIC的,不過既然有MIJ的,當然選MIJ

本體圖
貼紙上的刮痕應該是攜帶時造成的(包包裝了很多血拼後的電腦器材)
不過外殼本身是金屬,這點刮痕算甚麼呢?(反正裝在NB裡面)
當然另一邊為了自己的保固......我是沒拆殼
本文章另一主角登場,第一代Macbook小白(2007年2月購入)
簡單介紹內容重點物:CPU是C2D T7200 2GHz、Ram是2條2GB JetRam(自己裝的)
北橋是945GM、南橋是ICH7-M(支援Sata2、但被限制在Sata1速率)、無獨顯
接者就是跑測試軟體了
相信剛剛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這台Macbook雖有Sata2
但因韌體上的設定,導致速度被限制在Sata1
MacOSX10.5(更新過)的傳輸測試
Mac基本上就是AHCI 默認(從10.4版後是這樣)
另一邊比較可惜的是,Mac只有一套測試軟體
Win7 X64的測試
IDE模式
AHCI模式(用win7內建的AHCI Driver)
Win7效能評分
CDI的圖,因SMART參考性太低,所以沒貼SMART資訊
相信大家看完數據後會發現一件事情
那就是AHCI跟IDE模式跑出來的分數沒有差太多
根據CDI的顯示來說,很顯然是這顆SSD(V+ 100系列)不支援NCQ
不過沒有NCQ狀態下可以跑出這樣的成績其實很不錯了
何況SSD本身還有支援Trim
由這些測試中可以得知
就算只有SATA1、就算主機板不能開AHCI
還是可以跑很快的,像我本來是要考慮買320系列的80GB
只是覺得價格還不夠親民,若可以跌到5000甚至是4600元
就算現在8M的BUG被人砲再慘,我還是會買單
p.s:不得不講以前錯過X25-M的大跳水,真的很可惜



簡單說V+ 100系列可以當作是不錯的入門SSD


大前提是對SSD壽命問題這一點不猶豫的話
另一邊,V+ 100系列SSD本身是Toshiba主控的公版SSD
用料都是Toshiba的主控、顆粒
但外置Dram是美光的..................

最後呢??就是最近SSD開箱文最流行的開機影片



雖然我個人是覺得挺無聊,但也是秀一下
反正當兵後就沒多少機會去摸數位相機了 XD
Macbook在當兵期間會給母親使用
p.s:畢竟SSD不是只有開機快,開程式也可以非常快
Win7開機
MacOSX10.5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