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SSD固態硬碟會竄紅起來,主要的原因除了SSD不怕震動、完全無運作噪音、重量更輕、也比較省電之外,更重要的是傳輸效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例如青雲國際最近新代理的Crucial m4 SSD,其傳輸效能讀取最高可以達到415 MB/s,512GB/256GB版本的寫入最高可以達到260 MB/s(128GB:175 MB/s、64GB:95 MB/s),這麼高的傳輸效能表現可是傳統的機械式硬碟目前仍遠遠比不上,因此,儘管SSD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高一些,不過以一般當作系統硬碟的角度來看,64GB、128GB等比較不傷銀子的容量,就是立即提升系統效能相當好的選擇。
Crucial m4 256GB
青雲國際這次代理的Crucial m4 SSD,外包裝盒是以藍、白兩色為主,正面可以看到Crucial、m4 SSD以及容量(256GB)的標示。

據了解,實際在市面上販售的m4 SSD將會貼上有美國品牌「美商Micron」標示的紅色貼紙以做識別,目的是要告訴消費者產品本身是100%經過美商Micron製造測試,而且也有本地代理商完整的保固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地選購。

外包裝盒的背面可以看到m4 SSD的外觀照,以及多國語言版的產品特色描述。(據說實際販售的產品也會貼上一張有規格標示的貼紙)

打開包裝盒,內容物還蠻簡單的,只有m4 SSD本體以及一本多國語言版使用與保固說明手冊,可惜沒有繁體中文。

接著就讓Crucial m4 256GB本尊現身!

機身背面有貼一張銀色的產品標籤,上面標示了這是Crucial m4 256GB版本,採用SATA 6Gb/s傳輸介面,製造地區是在新加坡等。

拿上一代的C300來做個對比,可以發現C300的「機身正面貼紙」是貼在SATA介面的另一面,而新的m4 SSD則是貼在SATA介面的同一面,剛好相反。

C300與m4 SSD的機身外觀同樣都有做鐵灰色的噴砂處理效果,看起來的質感相當不錯。

嚴格來說,C300與m4 SSD的機身外殼設計非常雷同,只有標籤貼紙不一樣而已;而這款Crucial m4 256GB可能是因為試用品的關係,所以沒有如同C300一樣,在機身的側面有貼上一張保固警語貼紙。

將m4 256GB的機身外殼打開來瞧瞧!

這一面除了可以看到共8顆的記憶體晶片之外,還有另一顆當作Cache的256MB DRAM晶片。

另一面也同樣有配置8顆記憶體晶片,以及一顆Marvell公司的控制晶片。

新版本控制晶片88SS9174-BKK2的特寫,這可說是能否發揮SSD整體性能的重要關鍵之一。

在記憶體晶片部分,新的m4 SSD雖然也是搭配MLC晶片,不過卻是使用25奈米製程技術,比之前的C300或Intel 510系列所使用的34奈米技術更為先進。

將打開機身外殼後的C300與m4 SSD擺在一起!

換另一面!如果沒有仔細比較的話,還蠻難看出哪一個是C300?那一個又是m4 SSD了?

C300 SSD的控制晶片也是採用Marvell公司的產品,不過是之前的產品了。

C300 SSD的MLC晶片特寫!

其他方面,m4 SSD也有支援Windows 7 TRIM調整及優化指令、SMART指令,而代理商青雲國際提供的保固期限是三年。
中標:效能測試
測試部分除了有拿同樣是256GB容量的C300來當做對照組之外,另外也有準備Intel與AMD等兩種測試平台來做對比,其中的Intel測試平台更是使用最新的Z68晶片組主機板,兩種測試平台都具備SATA 6Gb/s傳輸介面;測試軟體則是包含AS SSD Benchmark、ATTO Disk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 3.0、EVEREST Disk Benchmark以及PCMark Vantage等。
測試平台-Intel
處理器:Intel Core i5-2500K
主機板:技嘉GA-Z68X-UD3H-B3
顯示卡:技嘉Nvidia 8400GS
記憶體:Ballistix DDR3-1600 2GB*2
硬碟:青雲國際Crucial m4 256GB SSD
作業系統:Windows 7旗艦版32位元
測試平台-AMD
處理器:AMD Athlon II X3 440
主機板:技嘉GA-890GPA-UD3H Ver 2.0
顯示卡:技嘉Nvidia 8400GS
記憶體:Ballistix DDR3-1600 2GB*2
硬碟:青雲國際Crucial C300 256GB SSD
作業系統:Windows 7旗艦版32位元
中標:Intel平台測試
先來看C300與m4 SSD在Intel平台下的測試對比。
C300 256GB版的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



對比C300 256GB版的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循序讀取/寫入傳輸效能部分,新的m4 256GB版是提升到411.79 MB/s、260.71 MB/s,跟官方公佈的數據差不多;而4K小檔案的讀取/寫入傳輸效能兩者則是沒有差很多。在Copy-Benchmark測試部分,不管是ISO、Program或Game項目,m4 256GB版全部都贏過C300 256GB版。



C300 256GB版的ATTO Disk Benchmark 256MB、2GB模式測試結果!


在ATTO Disk Benchmark 256MB、2GB模式的測試中,C300與m4 256GB版都可以測出符合官方規格的讀取/寫入傳輸效能表現。


C300 256GB版的CrystalDiskMark 3.0 100MB、1000MB模式測試結果!


與C300 256GB版的測試結果比較起來,新的m4 256GB版在CrystalDiskMark 3.0的測試表現也是循序讀取/寫入傳輸數據與官方公佈的數據差不多;4K小檔案的讀取/寫入傳輸效能與C300 256GB版也沒有差很大。


C300 256GB版的EVEREST Disk Benchmark線性讀取測試結果(平均342.5 MB/s)!

新的m4 256GB版得到的EVEREST Disk Benchmark線性讀取測試結果,平均是464.8 MB/s,比官方的最高讀取415 MB/s要高出許多。

C300 256GB版的PCMark Vantage測試結果,得到的成績是47668。

新的m4 256GB版得到的PCMark Vantage測試成績則是達到54297,大約比C300 256GB版提升了14%,相當厲害!

中標:AMD平台測試
再來看到的是AMD平台的測試部分,這裡的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m4 256GB版的循序讀取/寫入測試數據與Intel平台沒有差很多,不過4K小檔案的讀取/寫入傳輸效能就下降不少;Copy-Benchmark的測試結果則是兩種平台互有領先。



ATTO Disk Benchmark 256MB、2GB模式的測試結果兩種平台相差不大!


在CrystalDiskMark 3.0的測試部分,AMD平台的100MB模式得到的循序讀取/寫入測試數據有稍微低一些,不過在4K小檔案的測試表現上,則是都有比Intel平台要低一些。


換到EVEREST Disk Benchmark的測試,這裡得到的線性讀取平均數據是424.2 MB/s,雖然比官方的最高讀取415 MB/s要高出一點,不過比Intel平台得到的平均數據464.8 MB/s則是低了不少。

最後看到的是PCMark Vantage,AMD平台得到的硬碟項目測試成績是43505,比Intel平台得到的測試成績54297低了超過一萬分。


中標:心得分享
由以上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新的Crucial m4 256GB在各項軟體的測試中,大部分的表現都有比之前的C300 256GB好一些,而最高讀取/寫入傳輸速率Crucial m4 256GB也都有達到官方的數據規格415 MB/s與260 MB/s,即便是在現今SSD品牌眾多的市場上,Crucial m4 SSD如此高的傳輸效能表現,真可說是SSD產品中的佼佼者。
而在Intel平台或是AMD平台的選擇搭配性上,透過測試可以發現新的Z68晶片組能夠讓Crucial m4 SSD發揮出更好的效能水準,當然,這跟每個使用者的電腦平台有關,對於使用AMD平台的玩家而言,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跟傳統的機械式硬碟比起來,Crucial m4 SSD的傳輸效能表現可是要高出好幾倍呢!
與之前的C300一樣,新的Crucial m4 SSD也是有推出標準版以及隨產品附傳輸套件版兩種,後者的售價自然是會比前者要高一點,不過好處就是可以讓使用者更方便地做系統的資料轉移。至於在價格方面,64GB版5張小朋友有找、128GB版不到9張小朋友,適合預算不多的使用者來選購;如果採購預算比較充裕,並且想讓電腦系統擁有更強的傳輸效能表現的話,那就可以考慮256GB、512GB等高容量的Crucial m4 SSD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