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599×2(Raid0) VS Vertex 2(對不起買以前沒有爬文XD)

先前po了篇Raid0 VS SSD

很快的就訂了2顆ADATA的S599 40G打算組Raid0
目前東西還沒到
趁空檔爬了一下文
發現實測的速度並不如它所宣稱的那麼好
Vertex 2 90G也是一樣

這讓我覺得有些猶豫
目前系統的架構如下
Intel Core i5-2400 3.1G
GA-PH67-UD3-B3
其它略
2顆SSD組Raid0跟單顆效能上(我比較care存大檔的速度)有差別嗎?

另外謝謝PM給我的2位大大
謝謝你們提供的資訊
2011-03-22 22:30 發佈

bc0412 wrote:
先前po了篇Raid...(恕刪)


Sandforce方案SSD還是買60GB 120GB 240GB這幾種容量的效能會比較好

真的

我是新好男人 wrote:
Sandforce方...(恕刪)


WHY?
小弟大外行
完全不解

我是新好男人 wrote:
Sandforce方...(恕刪)


大大你指的應該是走多少Channel數的差異吧!

Sumesis wrote:
大大你指的應該是走多...(恕刪)


聽說Sandforce上12顆flash都是走6ch

如果是這樣~走6ch當然不會有走8ch快
bc0412 wrote:
趁空檔爬了一下文
發現實測的速度並不如它所宣稱的那麼好


其實這要扯到SF主控的特性,其中不乏令部份使用者感冒的原因

(1)首先顆粒使用程度,會直接影響速度
40GB的,基本上顆粒一定不會上滿
25nm改版因素姑且不提的話,大多應該是4GB*12 = 48GB
也就是樓上新好難人所說的,跑6個通道(最滿為8通道)
然後因SF主控的特性+SSD廠商設定的預留空間變成40GB

(2)SF主控會限速
只要不可壓縮的資料量太大,主控就會做出限速的動作
而且SF的主控被設計成只有寫入動作發生時,才會做GC動作
在有寫入動作的場合才做GC就意味者一定要損耗不少寫入效能

至於為何要這樣??
對SF主控而言,這樣才可以限制寫入放大
對SSD廠商而言,這樣才有辦法盡可能讓SSD撐到過保 <-這個才是最邪惡的地方

這也就是為何空碟的成績很快,用沒多久馬上就掉速
然後掉速的數值會維持到SSD掛掉為止

有人說除非做了HDD Erase,才會恢復出廠數值
但這個動作真的只是為了成績好看,因為SF主控就是這副德性
抹乾淨後,用了一段時間,還是難逃被限速的命運
除非做了量產解除限制(但這也讓SSD死更快)

(3)廠商最愛臭屁的[讀28XMB/寫27XMB]
是因為他們跑的ATTO或是CDM預設(Random)以外的模式
就只會看到數據無限被壓縮,也就是說根本只有看主控器+SATA匯流排的運作速度

雖然壓縮能力是SF主控的特性,但這部份也淪為灌水用的宣傳


以我單顆的海盜船F90為範例
首先是剛出廠的數據



接者是掉速(被限速)後的數據



最後是廠商最愛灌水的數據(CDM看得出差別吧??)
不管用了多久,一定是跑出這樣的數據,至於為何我的數據不好看
只能說這因為我主機板的南橋(SB600)太老了,灌了AMD AHCI Driver還跑得比MSAHCI還差




不過我SSD容量還沒灌爆,所以效能的最低底線在哪?我也不知道

wlcc7223 wrote:
其實這要扯到SF主控...(恕刪)


講解了這麼仔細
小弟了解了
那如果改敗Kingston SSD V+96G這款會不會有限速的問題呢?
bc0412 wrote:
講解了這麼仔細
小弟了解了
那如果改敗Kingston SSD V+96G這款會不會有限速的問題呢?


V+ 100系列,我只知是TOSHIBA的主控跟TOSHIBA的顆粒
網路上能看到的評價,多是中規中矩的(不是最好、但也不會有個差字)

金士頓主打的是主動GC,閒置的時候就會做GC
算是針對無Trim場合(例WinXP、Mac‧‧‧‧)適用的玩意兒


提到主動GC,我是聽說美光C300的那顆主控也會主動GC
假如是的話拉,那優勢就很明顯倒向誰了,雖然最近漲了不少是真的
p.s:不過我倒是看到C300的NCQ有開跟沒開差滿多倒是真的
不是說沒開的效能會差,是開了之後所翻倍成長的幅度很高


至於限速,我猜性能強的主控,多多少少都會上個限制
不然顆粒死太快對廠商沒好處,像Intel的SSD,雖然看起來也是會固定在一個值
但會上不去嗎??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這問題對Intel來說是不難


前一篇也只是過去所爬到別人的心得、看法
至於運作方式,也只是少數人的分析(看起來是逆向操作)
正確性可能還有待證實,不過跑分軟體跑出來的數字確實就是那樣(我沒改圖喔 )
前面講的都沒錯,不過最後的測試,我只能說你最好不要用AMD平台玩SSD,AMD原廠對於SSD廠商的支援只能用「置之不理」來形容,不管是SB7xx還是SB8xx,用JM/Indilinx/SF/Intel自家控制器,都有被詛咒的感覺,不信的話你可以拿890FX來接任何一顆SSD,你怎麼跑都跑不出該有的數據跟IOPS...

原因在哪?就控制器廠商/模組廠而言,測試平台大多都是建構在Intel系產品上,加上產品定價跟定位的關係,主要市場都是以PC端的金字塔頂端為主。別的不說,50K以上的主機,有多少人是組AMD系統?廠商在開發過程中,自然會以Intel產品線(譬如說P55/X58/P67)為主要的舞台...

至於IOPS,我想一般人應該連IOMeter都不會用,建議各位有空可以研究一下IOMeter,那比什麼CrsytalDiskMark還是AS要準太多了...(關鍵字:Sector)

題外話,AMD在PCI-E的喚醒上面也有很多bug沒解。如果你買了一張PCI-E架構的SSD,你會發現只要休眠起來,系統馬上BSOD...屢試不爽...

我個人在家也是用AMD平台,不過這世界就是這樣,西瓜靠大邊,Intel家大業大,敢玩敢Support,比起來小國寡民的廠商就很累...


wlcc7223 wrote:
其實這要扯到SF主控...(恕刪)
sumicom wrote:
前面講的都沒錯,不過...(恕刪)

架在SB850, 使用AMD AHCI驅動
Kingston S325 V+ 64GB SSD 兩顆Raid0 (系統碟)

因為Kingston V+有"不知道有沒有用的GC", 所以滿適合用來組Raid0

Intel X25-V 40GB SSD (Temp匣, 虛擬記憶體)


有大大可以Po個X-25V 40G在ICHxR的圖來看看嗎?
3Q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