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很少看到有人在討論這顆SSD
用的是SLC顆粒,讀寫約100MB/s
32GB大概在8000元左右
雖然速度跟價錢不如OCZ vertex 30G
但SLC應該還是有其優勢?
因為看到的討論大多是OCZ vertex跟Intel X25M
所以想請問一些關於這顆SSD(或SLC)的問題...
1.聽說SLC的SSD都不會有卡卡的現象?
2.有些SSD標示的讀寫速度都是最大值,實際跑起來是很陡的波鋒
Mtron這顆我都只有看到讀取的測試,不知寫入的曲線如何呢?
3.Mtron這顆在暴力寫入後會有效能低下的情形嗎?
目前我對SLC比MLC好只知道寫入的次數較優.而且較貴
不知是否有先進可以稍微幫我比較一下
SLC的SSD跟MLC的SSD的差異呢?
如果不考慮約2000元的價差的話
以系統碟來說
OCZ vertex 32GB跟Mtron 3500 32G大家會比較推薦哪一個呢?
謝謝^^
當然後來的市場趨勢慢慢轉變為加強以MLC晶片為主的SSD,效能上已有不輸SLC SSD的表現,至於使用壽命,只有留待時間來證明。
1.聽說SLC的SSD都不會有卡卡的現象?
目前為止都沒有聽說SLC SSD有寫入時頓點的狀況,除了控制器設計得宜之外,也因為SLC晶片寫入時只需要處理0或1兩種狀態,反觀MLC晶片在寫入時需處理00,01,10,11等四種狀態,所以MLC晶片先天條件上就劣於SLC晶片。
2.有些SSD標示的讀寫速度都是最大值,實際跑起來是很陡的波鋒,Mtron這顆我都只有看到讀取的測試,不知寫入的曲線如何呢?
SSD廠商都喜歡衝「循序讀寫」的最大值,可能是因為跟現行的硬碟比起來數據會漂亮很多,吸引使用者的注意。但是,請注意,「循序讀寫」的高低只會影響到大檔傳輸時的效能(如碟和碟間的資料對傳),在一般日常使用時的感受方面(開程式,開機速度,多工執行下的感受),市售大部分的SSD(不論SLC或MLC)的「隨機讀取」普遍都在1ms以下(一般硬碟從7ms到18ms不等),執行起程式的快速都是一樣的。
3.Mtron這顆在暴力寫入後會有效能低下的情形嗎?
目前為止所有的SSD在長期寫入後都會有效能下降的問題,SLC或MLC的SSD皆然,這是NAND FLASH先天上的設計限制,但是只有影響「寫入」的部份,「讀取」並不會受到影響。對此,Intel和OCZ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建議搜尋一下版面就會有答案。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敝人的暱稱看一下之前寫的有關此問題的討論。
目前我對SLC比MLC好只知道寫入的次數較優.而且較貴,不知是否有先進可以稍微幫我比較一下,SLC的SSD跟MLC的SSD的差異呢?
您說得差不多都就是重點了,但是現今市場上的趨勢普遍為加強使用MLC晶片的SSD的控制器,來克服一些MLC先天上的問題和把「循序讀寫」的數值越拉越高,反觀使用SLC晶片的SSD就慢慢被歸類為伺服器上的使用,而大家一直期望SLC能降價,在現行MLC巨量的出貨量來相比較,感覺上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個人認為,「循序讀寫」的數值在系統碟上的使用來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現在的SSD就算最便宜的只有幾千塊的MLC的「隨機讀取」都在1ms以下(當然JMF602的隨機寫入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老實說在日常使用下「循序讀寫」100MB和500MB是沒什麼差別的(前提是不做大檔傳輸,而系統碟的使用都為小檔寫入),而已經低到不行的「隨機讀寫」數據說實在也沒什麼進步的空間了。個人認為以後SSD的發展應該會著重於「改善長期使用寫入效能下降」和「多工情況下小檔寫入不會停頓」的問題來改善。
如果不考慮約2000元的價差的話,以系統碟來說OCZ vertex 32GB跟Mtron 3500 32G大家會比較推薦哪一個呢?
個人來說,如果可以接受8000元買32GB的容量的話,我會傾向於購買Mtron的SLC SSD來當系統碟。個人還是比較相信SLC的隨機寫入速度和使用壽命,如果Mtron還有提供5年保固(而且還在市場上存活到那個時候的話...)是還滿不錯的。
seawind wrote:
請問如果用MLC的S...(恕刪)
其實現在網路上教的一些「改善」SSD(沒有帶Buffer的那種)的技巧都是儘量避免由SSD作小檔寫入的動作,把一些作業如瀏覽器的暫存和分頁檔放到系統的RAM裡去做,和把Windows的Indexing關掉等等。
但是這僅僅是避免,並沒有解決SSD本身的問題,就好像叫一個手腳不甚靈巧的人不要整理櫥櫃裡的小東西,而儘量去搬大傢俱一樣,表面上是有改善工作的效率,但是實際上還是治標不治本。
如OCZ帶的64MB的緩衝,就是在用於小檔寫入時先把資料讀進本身的Cache裡,在這個夠大的Cache裡面完成動作後(如需先作清除區塊的動作),再作真正的寫入。這是屬於SSD本身底層的改善,效果並非在系統裡切RamDisk可以比擬的。
但是經個人實驗發現,用兩個MLC(JMF602晶片)SSD作RAID 0來用於系統的話,在實際使用的感受上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為作RAID 0時小檔是分別寫入到各個SSD,所以多工作業時頓挫的感覺也有明顯的改善,不過當然整體效果還是比不上帶有足夠緩衝的SSD的。
1.用SLC 的flash
2.他有16MB的cache
3.controller本身好像是採用ARM base的架構.IOPS勝過samsung SSD的公版controller.
第三點我比較不敢肯定,只是之前再翻SSD資料的時候好像有這個印象.
實際上使用,國外的論壇也沒聽到有人抱怨會頓.
至於要不要入手....小朋友夠多的話,到也是一個選擇.
SLC現階段的穩定性跟讀寫次數就是遠勝於MLC.
這是實際上的材料跟架構的基本問題.
(抱歉我電子學的了解只有高中程度....還請板友補充說明一下)
但是就性能價格比來說,OCZ新的vertex到是真的可以考慮一下.
作完功課後,我自己是入手Mtron的SSD.
(另外一顆入手的SSD是photofast的1.8吋ZIF那顆,慧榮SM2233 controller,會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