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SD廠商不肯說明的事實

大部分在廠商與廠商之間溝通都是以Gb(bits)在計算,
跟Hinet 說的傳輸速率規格一樣(我也想要10MB/s的傳輸速度不要只是10Mb/s阿)
因為Flash原廠的Spec.也是這種計算方式,
至於為什麼, 我就不知道了, 也許只是數大便是美,
對內自己人對自己人就不限制了所以也是有人算GB(byte),
所以通常人家用說的時候我都會追問一句, 是大B還是小b.
dyuredfish wrote:
所謂的SSD, 如果...(恕刪)
我講的外殼是..SSD的外殼,不是講FLASH得外殼,更不是蔣COB PACKING...
我們是同行 (握手)
Facebook-[汐止暗光鳥自行車隊]粉絲團
阿福仔仔 wrote:
說真的
各種行業的成本估價都不會佔到50%這麼高
對於模組廠上游也不應該直接拿消費端售價來比....(恕刪)



話說...

這幾年intel的毛利率都是高達50%以上的

真是一間恐怖的公司啊...

AMD振作啊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細的製程的看法 ,但小弟還想問那SSD產品怎麼沒有大量出貨 ,
這個業界是還在等什麼呢 ?

1. 目前世界經濟出了問題 ,購買力降低 ?

2. 還是因為SSD只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 (ibm 發表一種可以取代HD的東西 ,還有細胞儲存技術) ?

3. 產品未逹到市場接受的價格和功能 ?

4. 量產不易 ,良率太低 ?

kevin__3 wrote: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恕刪)

現在的消費者,喜歡便宜又大碗,
至於吃了啥進肚子...似乎不是那麼重要...

SSD?啥?
64GB?啊?比320GB的還要貴那麼多...

那我先用便宜的好了...
回去用了,在嫌產品爛,速度慢...

市場反應冷清,廠商就更怕庫存和投資,就這樣循環...
kevin__3 wrote: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恕刪)


當小廠也擁有SSD技術時...

就是SSD 普及的時候吧


男人的浪漫~ RAV4 + IGUANA DISK + 5DII&24-70 F2.8 L
kevin__3 wrote: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恕刪)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細的製程的看法 ,但小弟還想問那SSD產品怎麼沒有大量出貨 ,
這個業界是還在等什麼呢 ?

1. 目前世界經濟出了問題 ,購買力降低 ?

多少量算是大量?

2. 還是因為SSD只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 (ibm 發表一種可以取代HD的東西 ,還有細胞儲存技術) ?

那些還未發展起來!
SSD未來有250R 130W的產品
以後不久應該也會看到有600R 600W的變態= =

3. 產品未逹到市場接受的價格和功能 ?

價格最大因素
32GB SSD 目前16Gb報價FLASH算2美金好了
16Gb顆粒(=2GB)*16*2=32美金
http://www.dramx.com/Price/NationalFlashDetail.aspx
版子加上控制ic 公板報價是26美金
廠商利潤算6美金
包裝行銷算10美金
人事成本算10美金
這樣來來回回就84美金了
保固要不要錢?
庫存要不要攤提成本?
盤商要不要養老婆?
零售商要不要賺?

你說flash上面寫1.8x美金?你要有量才買的到啊


4. 量產不易 ,良率太低 ?

出廠良率很高啦,大概是99.98%
因為都是很簡單的東西
最多問題是出現在flash有問題導致的開卡失敗
大廠偷的最兇
oxx pxxxxx gxxxxx
買的flash幾乎都是盤價少1~0.5美金的來做
用好的顆粒做的反而賣的比較差
xd

恩~樓主你能有多少量???
就算賣你85美金 外稅~
你也不會買100顆


囧...


化妝品毛利才高
膠原蛋白
玫瑰果油
生肽
胺基酸

囧~目前洗臉我都用洗臉的洗劑原料來洗
一公斤80元台幣
自己攙10ml的橄欖油
要不然洗起來會太乾

一般洗面乳 洗臉的 裡面會放這類的東西
大概2~10ml
其他都是些不太有用的東西
這才是暴利啊!

ps:我算數上有基本的問題~是對應樓主的基本問題
A French kiss is a kiss, usually romantic or sexual in nature, in which one part
yyyfly wrote:
價格最大因素
32GB SSD 目前16Gb報價FLASH算2美金好了
16Gb顆粒(=2GB)*16*2=32美金
http://www.dramx.com/Price/NationalFlashDetail.aspx
版子加上控制ic 公板報價是26美金
廠商利潤算6美金
包裝行銷算10美金
人事成本算10美金
這樣來來回回就84美金了
保固要不要錢?
庫存要不要攤提成本?
盤商要不要養老婆?
零售商要不要賺?
...(恕刪)

出貨毛利 ($84-$32-$26)/84=31%
淨利 6/84=7%

銷、管、研的營業費用太高(31%-7%=24%),需要控制一下唷!

跟大大開玩笑的,SSD的問題從"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的行銷模型來看是非常典型尚未有Early Majority採用,沒有Early Majority採用就沒有經濟量,成本、售價、管銷研攤提絕對降不下來,但要跨越鴻溝,靠的也不會是消費者的終端買氣帶動,如果主要的OBM如HP、Acer、Dell、Lenovo、Apple...等沒有跳出來策略性大量採用到至少年破千萬台的量,SSD起飛暫時無望。

這些OBM在等什麼?為什麼只有高階機種小量採用?說穿了跟你我看到的問題一樣,SSD本身除了價格還有技術問題尚待重大突破,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如果始終無法突破,就註定只能侷限在特定市場跨不過鴻溝。
kevin__3 wrote:
感謝01上業界專家詳細的製程的看法 ,但小弟還想問那SSD產品怎麼沒有大量出貨 ,
這個業界是還在等什麼呢 ?...(恕刪)

傳統硬碟價格還是遠比SSD便宜,
沒有大量的訂單,請問如何能大量生產呢?

新產品在未普及以前,賣得貴森森是很正常的,
消費者要先行嚐鮮就得先付出代價,不然就是等待價格普及化再行購入,
如徐旭東的名言...嫌貴你可以不要買阿
我覺得當特種行業很好賺耶..
不用本錢..只要做做動作..
為什麼要收那麼貴????


板大要不要分享一下貴公司行號、地址電話還有部門職稱?
讓大家來猜猜看你的獲利多高??

廠商不降價在等什麼?
等你有錢買吧..

沒錢就別用..也不要看..更不要去批評人家賣的貴...

終究是一個只看的到眼前的無知人士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