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SATA 會走入歷史嗎?

七燦鍵 wrote:
可是現在很多手提電腦(恕刪)

+1
2016年開始筆電己經大量裝M.2硬盤了
blueled wrote: SSD使用數量是爆量成長,預估明年SSD 數量會超過HDD,但HDD的耐用性還是超過SSD,雖然SSD數量增加,但HDD容量是用T來計算的,企業級的使用者仍然以HDD為重點,所以要SATA死很難,用處不同。

如果SSD平均是1T,HDD是4T,那全世界有超過3/4的資料還是放在HDD裡。


你對數據的解釋不太對

1) 新出貨量台數 - 新出貨量 TB 數 (PB / EB)
兩者不是線性的,出貨的 SSD 平均容量遠不到 1TB

2) 再者,新出貨的只是新增部份
Legacy 的既存裝置部份,HDD 容量遠遠遠遠大於 SSD

台灣市場,大容量 HDD 每千元可以買到將近 2TB HDD 了

以下特價已結束,不過早晚會回來。現在換 8TB 的在特價

chiyenms wrote:
硬碟都要鎖到主機板上...(恕刪)


我不是有寫 SATA 、 M.2
各司其職?

應該不會有人想把那麼多顆硬碟鎖在主機板上吧?

還是我寫的讓您誤會了?
srwe wrote:
2016年開始筆電己經大量裝M.2硬盤了


2005年開始電腦己經大量裝SATA硬盤了

chiyenms wrote:
2005年開始電腦己(恕刪)

我是在回應M.2故障高的表述,謝謝
srwe wrote:
我是在回應M.2故障...(恕刪)


SSD 的故障是 SSD 本身的故障問題

和該 SSD 是用 M2 或 SATA / NVMe / PCIe 界面模式沒有關係
zxcvbnm2434 wrote:
雷電四 12代要全面搭載


雷電和USB的不都大量線程讀寫時候會晶片那邊卡IO嗎?
SATA雖不是最快但從沒卡IO問題,M.2也沒卡IO問題
M.2之後不是伺服器都換U.2介面了嗎?
zrcheng1991 wrote:
你也錯誤阿,M.2 是 form factor,SATA 才是傳輸介面 (包含 Application/Transport/Link Layer)。

對,我有打錯,因為M.2就是那個接頭外型,SATA不只是接頭而是整個傳輸協定都包了。不能放一起看。但他回應的內容是在說M.2(PCIe)會不會先SATA滅亡,也不會,所以回起來就變成不相關的東西硬湊在一起回應。

目前直接走PCIe已經是主流了,只是接頭不一定會繼續是M.2,因為M.2會有散熱上的問題。
SATA 不死,只是會逐漸稀少

問題是SATA頻寬排除SSD
實際上連一半也沒用到(當初PATA淘汰是頻寬頂到了)
要淘汰還有的等

而且接替者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要淘汰至少接替者要先出
而且出了至少也得等個5年10年
(當初SATA出來到PATA看不到,至少花了快10年,擔心SATA淘汰,實在想太多)
peggydoggy wrote:
TB4的頻寬也才3000MB/s,現在主流的PCIe 3.0 x4 SSD頻寬是3.94 GB/s,如果是PCIe 4.0就加倍到7.88GB/s,然後你認為TB4會幹掉走PCIe的M.2?
TB3 TB4頻寬都是40Gbps=4GB
TB4其實叫做USB4.0
就是TB3轉進USB成為新規格USB4
所以TB3=TB4融入USB後改叫做USB4.0

外接頻寬大致上都落後內接頻寬
外接延長導致頻寬上不去 打不贏正常

peggydoggy wrote:
7.88GB/s現在是有什麼SSD可以達到,還快達極限咧?怎麼不覺得頻寬只有0.6GB/s的SATA以及完全不適合SSD環境的AHCI規格老早不夠用了?你知道M.2改用PCIe就是為了解決SATA+AHCI速度太慢無法應付SSD而發明的嗎?
今年中一些新發表PCIE4.0x4的M2 SSD產品速度已經跑滿頻寬了
8GBx九成=7.2GB/s

---------------

SATA還會在
多儲存裝置應用 陣列 備份 都還是HD的天下
SATA淘汰界線大致上有兩個
SSD單顆容量大於HD
另一個 單位容量價格等於HD
不過這都還久

久到你SATA裝置壞光光 該轉移的資料都轉移到SSD時 就沒必要擔心SATA還在不在
就像當初IDE開始沒有主機板使用後 該轉移到SATA的資料就會進行轉移了
不轉移?那就是不重要或是不需要的資料了
很重要沒轉移 那是個人的事情 為什麼不在還能轉的時候轉移

當SATA開始不出現在新規格主機板上 那時候擔心與轉移資料都還來得及
                              彈幕濃!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