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WD SN750 黑標 vs SAMSUNG 三星 970 EVO Plus」 2TB M.2 PCIe SSD 選擇困難。

淡2然 wrote:
用三星的Magician與Crystaldiskinfo兩套工具測試温度,
待機模式下,M是39度,C是45~

Crystaldiskinfo有更新的版本,試著更新看看。
970 PRO 1TB在Magiccan顯示是24度,但CDI 8.11.2顯示是32度。。

不過970 PRO/EVO Plus有個好處是若測得溫度(CDI)超過83度,就會自動降速,
多數正常環境,我再怎麼沒加散熱,也不太會到83度,通常一般環境了不起到75度。

淡2然 wrote:
昨天也剛入手買了970(恕刪)
誤會一場,

昨天是我先開了MAGICIAN,
COPY檔案時,過約3分鐘,才去開Crystaldiskinfo,
所以造成溫度落差,
兩邊程式同時refresh,就一樣了!

systemctl wrote:
Crystaldiskinfo...(恕刪)
淡2然 wrote:
不過倒發現有個小問題,
用三星的Magician與Crystaldiskinfo兩套工具測試温度,待機模式下,M是39度,C是45~

我系統是裝970Evo plus 1TB,我不太相信Magician回報的溫度,跟其他軟體回報的數值多有差異。
WD Black SN750與Samsung 970 Evo plus應該都算不錯的SSD了,我個人是先買了Samsung 970 Evo plus 1TB,之後再買WD Black SN750 1TB無散熱片版,效能取向的SSD溫度都不會太低,加裝散熱器標籤沒撕掉影響很大,導熱墊發揮不出效用,只是撕了(即使是完整撕開沒撕破)很怕保固可能就gg
有人知道…為什麼現在
SN750(有散熱片)版 和 970evo+價錢會差那麼多嗎??
((之前價格是S>W,現在是相反))
是有災情還是新版有升級???
網路好像找不到說明……
畢竟兩家後繼型號都出來了
應該不會只有一家跳水= =
ly612 wrote:
有人知道…為什麼現在SN750...(恕刪)


我也是最近把電腦重新組裝
後面是選擇WD SN750 目前都用的很順
我是買無散熱版1T,本來是訂散熱版但在yt上看到有人拆開裝100多塊比原廠還低1度左右吧

馬上改訂無散熱版再加裝一百塊左右的散熱散熱版
原廠雖好看但跟價錢相比我還是選擇PC值較高方案

看大家都在跑分自己也試了一下,在房間都會開冷氣26度,還有在看YT跟上網時測的
不知道跟之前的SN750是否有差別,再跑分時最高溫度來到47度,平常溫度都在40度,最低38度
ly612 wrote:
有人知道…為什麼現在
SN750(有散熱片)版 和 970evo+價錢會差那麼多嗎??
((之前價格是S>W,現在是相反))
是有災情還是新版有升級???
網路好像找不到說明……
畢竟兩家後繼型號都出來了
應該不會只有一家跳水= =


三爽的這個價格才是原本應有的價格,它的垂直整合製造本來成本就較低具有優勢,所以目前的價格就是接近國外的價格,只能說之前賣得較貴。WD目前台灣價格比起國外仍是貴上一些,至於災情都沒聽說過。

兩者實際使用上我是感覺不出什麼差異,只是跑分上有差,新的Gen4 WD SN850跑分比980pro高上一些,價格也貴上一些,喜歡哪家就買家了。至於溫度,大家刻板印象會覺得WD比較熱,但我個人使用三爽不加散熱片的話也可以跑到70度,所以不管哪家最好都加散熱片,或者主機板附贈內建的散熱片也能將就一下。以我拿970EVO Plus 1TB以銀欣M12外接盒使用的情境為例(撕掉保固貼紙),燒錄約800GB的樹莓派4B映像檔,外接盒整個可以說是燙手,很可怕!

若要維持保固就不要斯貼紙,不注重的話就全撕掉導熱會差很多。
sn750新版低了4度=41度 970 evo 45度
最低只能看970 pro 31度還有海力士p31 37度
系統盤選這兩個,p31沒貨了不用看了
ThomasRhin wrote:
三爽的這個價格才是原(恕刪)


不是災情因素就好@@
不過我是要裝在NAS裡做快取……
有空間限制,非原裝的散熱片好像都比較“肥”美………裝不下。
普遍工作溫度落在47度左右應該都還ok~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