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on00 wrote:2010年的120GB...(恕刪) 2008年11月~~ 買Canon 5D2時加購了一張 "8GB" SLC CF卡記得將近4000元2011買了intel 320系列 MLC 80GB 記得要六七千13年前 2006年我正在用sony vaio tz-37,那時正是主推2.5吋 HDD 7200轉的時代,SSD當時根本想都沒想過
ed714020 wrote:我的第一顆SSD是INTEL的X25-M 160G的,這顆應該有滿十年了~目前也活得好好的!...(恕刪) 我買過80G的版本,當下覺得筆電飛天了現在還是沒壞,容量太小只好組電腦送人當系統碟用了不過,隨著容量增加,現在也比較少在探討SSD壽命的問題。1TB NTD 3000 有找的時代來臨。
lisungyu wrote:要說'plextor...(恕刪) 那時普傑只有日製想買只能叫跑日本的幫忙帶回那時買了一台4X燒的就是24000元還等到第二批才有排到貨不過普傑輝煌時期也不長8X時代是先鋒(A07/A08)到12X燒年代普傑就完全沒落了那時是sony燒機比較好用便宜又好燒
確認一下我每天上班8小時的小白..嗯..2009..10年了啊 當時年紀小,流行把光碟機置換硬碟,蝦米Apple Care都不Care了,新小白直接拆機DIY:主系統換了這顆 Intel X-25M 160G..還記得全新小白三萬多..其他SSD、DRAM+2..什麼的價錢已忘了,HDD系統轉SSD搞到懷疑人生,改好後有『百萬喜美』的Fu10年過去了,除了電池廢了,當成桌機使用,依然咻咻的快啊~
SSD的產品,從SLC → MLC → TLC → QLC新的規格出來時,良率總是較差。買SSD,除了看顆粒外、看主控、看速度,還要看資料寫入位元數(TBW),個人以為SSD要耐用TBW值是重要的。TCL技術成熟下,買SSD,挑顆高TBW,或許可用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