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SD要選那個好?

不管怎樣,用過SSD後,十之八九是回不去了

現在公司除了server,才不管SSD穩不穩、用不用的久,
光是速度就省下不少作業時間,尤其是一般使用者,他們只看開、關機,開啟IE、記錄excel的時間。
叫他們用一般硬碟馬上就哀哀叫。
為什麼沒有人拿SSD掛BT的點來反問樓主...
SSD掛BT還是選五年保固又保換的英特爾吧
dennis168 wrote:
SSD VS HDD...(恕刪)


實際上有遺漏了一個SSD最不適合重要原因,
就是一般等級的SSD,如果要承受長時間大量存取,
是很大機率導致不穩定的情形出現,

內部Data存取時,是有機率出現相互影響的可能性 ,
這有點像是壞軌,是會不斷去影響其它好的block的穩定運作

另外像是溫度也是會導致可靠度下降的因素點
如果溫度持續接近上限溫度,又不讓他有閒置時間並且運行機制的話,
Flash當中的data就會很高機率無法保證正確性了
而且一旦老化,壽命可能會幾天就耗光了,根本用不了年這個時間.

工業等級的SSD,是必須在85度和-40度的環境下,
連續進行七天滿載存取而不能有任何錯誤的(SLC)
所以不光是考驗controller&Flash的穩定性,
其它元件和線路設計也是有許多要注意的要點
甚至FW的差異也是會影響它的最後結果

便宜的消費級SSD,去執行低溫就好,多半都是一低於0度就會裝置遺失
只有大廠牌的SSD用料跟設計,能有較大的容許範圍,使它能夠較慢出問題
不過主要還是取決於Flash的等級,控制器方面問題都其實還好
有實驗過把工業級顆粒吹下來,改換成消費等級顆粒再進行實驗,
結果也是很高機率會根本過不了關,而且幾乎幾乎是快能說是絕對了.

所以倒也不是說SSD不能夠執行BT這樣的工作,
只是消費級的設計與用料沒有證明過是否合適罷了,
如果不在乎價格和檔案損毀,當然也可以這麼使用,
(工業等級+SLC SSD 240GB$USD2000up)
最起碼我自己就沒在意過用途是否會影響壽命的想法在使用
只是使用P2P下載的機會本來就不高罷了

道理其實跟CPU超頻使用是一樣的邏輯,
只要是加快處理速度,反向後果就是不穩定與高溫影響
最後當然就是短命的結論罷了,要是不怕中途就導致損毀,長期超頻的用法的也是不少
lf2net4589 wrote:
為什麼沒有人拿SSD...(恕刪)


只要是正常用法,但沒有達到所宣稱的寫入量上限,那麼就還是會有效保固
但是如果數據表顯示的是長期如此,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拒絕了,因為測試不在保固範圍中
選擇錯誤的等級去做超過產品能力的用途,應該會要求你貼錢做升級動作

所以並非無法得知該SSD到底是如何被使用,只不過這些方式,一般消費者接觸不到而已
特殊用途算是個案情形,所以不會特別註明

我用了四種....都是二顆跑RAID0在用
基本上最穩的是530
520和MX100差不多穩,但MX100效能比530還高
EZLINK...只能拼人品

說來說去,迷思還不是價格嗎,說的INTEL530 有能達到所謂的工業級嗎 ?
一般的硬碟有沒有可以承受所謂大量存取
美光他家也有一部小汽車價格的企業級SSD,但一般使用者會購買嗎 ?

人家都說放到筆記本,你確定筆記本也能承受穩穩當當的大量存取嗎 ?
真正的INTEL伺服器上單單PCB板的成本就比一台最貴的MACBOOKPRO高了,用幾F的高級電容做穩壓。


還有BT真的是很大量存取嗎 ? 一般人用作BT網絡頻寬無非是每秒上傳10MB/S己經很利害,但這對SSD有很重的存取要求嗎 ?

現在不是否定INTEL530,但不代表其他的就不可討論

不要提倡用 RAMDISK 了,在一般WINDOWS 上的RAMDISK,對資料來說是最不保險,沒有斷電UPS沒有ECC的記憶體,WINDOWS上使用RAMDISK的BUG多如繁星,整個直接對系統不穩,還在想32GB XP SSD時代。




cheonglee wrote:
說來說去,迷思還不是...(恕刪)


閣下對於SSD應用面的見解,我蠻認同的...

不過我對閣下這句WINDOWS上使用RAMDISK的BUG多如繁星,整個直接對系統不穩,有些疑惑....請問你的理論還是實務基礎在那??有沒有文章出處..還是只是你自己信口隨說的...

我在工作上常使用Ramdisk跑大型程式,用了也有三年多也不見有何系統不穩,甚至所謂的BUG多如繁星 ??!!!

在Windows上使用Ramdisk有何bug??可否明說一個就好,不用舉到多如繁星
mis2677. wrote:
閣下對於SSD應用面...(恕刪)


有很多不明所白的問題其實是出自RAMDISK,尤其是裝WIN8這類對SSD己作特殊處理的OS,很多TEMP其實不是TEMP,或者跟本不是幫忙是幫倒忙。


我在剛使用SSD也有用在RAMDISK
如果你有用 OEM送的簡版OFFICE, 他在RAMDISK是有問題的
GIMP在RAMDISK上對字型也是有問題的
吃重記憶體的軟件也是有問題的,如BRUSH在RAMDISK上會LAG
在WIN8 上的IE 用RAMDISK比直接寫到SSD還不夠順暢

最後我發現其實不能完全怪RAMDISK,是WINDOWS的機制當成RAMDISK是一部磁碟機,他在對RAMDISK寫入的同時會寫入動態磁碟緩存,但RAMDISK是打亂了WINDOWS的處理,簡單就是說二個線程同時對RAM寫入,RAMDISK又想要記憶控制權,緩存又想要,但OS有優先權,可惜RAMDISK又未做好存取,RAMDISK放了資料給OS轉過頭OS又想拿控制權處理緩存資料,中間記憶體使用效率下降,如果同時有大型要使用記憶體的軟件,WINDOWS還制造那個甚麼虛擬記憶體,那些SSD不寫入派當然把VM都放到RAMDISK,結果OS和RAMDISK又玩矛盾大對決,最後系統不穩,我是使用16GB的,理應不用VM,我拿4GB給RAMDISK,12GB的開BRUSH應該不LAG,但用了RAMDISK就是會LAG,會HANG著。

UNIX / OSX 的RAMDISK機制較完善,因為屬於OS一部份,他知道如何處理。

WIN7/8 真的不提倡使用RAMDISK,首先他的緩存和記憶體己更好,同時RAMDISK處理權不及XP年代的高,簡單是說RAMDISK作為一個DRIVER很多東西控制不到,做成效率不佳。更加上RAMDISK實際上是用軟件模擬硬件,也是費CPU的。

RAMDISK測試數據好看但實際體驗下不及SSD來得順暢。

唯一的好處就是對SSD寫入減少,但那是每小時200MB和700MB的對比,我可是把OS內部甚麼資料都轉到RAMDISK,包括IE那些亂七八的拍照功能,LOGING等等等,每小時多出的0.5G寫入量,每天多12G,三年多1500G,也就是說一個SSD用三年,用不用RAMDISK就多至多 20PE 的寫入量,假設x3倍的寫入放大,也是說SSD用RAMDISK能用十年,不用RAMDISK能用九年半的分別了,那RAMDISK值不值得使用。

BT最多不過10MB/s 這樣算不算是大量存取?
實際上是不是大量存取,定義並非這樣看的,隨然只是10MB /s 但別忘了,他不是一次寫一個10MB,而是拆成非常多個在存取,加上磁碟小檔的效能,也不是等同極限速度的,所以判斷可以透過系統IO負載來觀察,不應該用想像的。
NAS是可以使用SSD的,用網路開機的用途去思考,或許你就能理解了,難道單顆列隊達到1000和2顆各500負載就也是沒有差異?

另外也可以去觀察看看許多燒機程式的檔案大小是多少,難道說他容量這麼小,不可能對磁碟造成負荷?

另外一提,壽命真的不是數學,因為有太多變數,因此別再拿數學計算公式來認為這樣算法會是合理的了。
changpizz wrote:
BT最多不過10MB...(恕刪)


壽命不科學


現代 SSD隨便都上萬IOPS,硬碟IOPS 一百多都夠BT用了,你想一般ISP能讓你同時連線多少用戶 ?還是你想在家中建構讓一千人同時到你家的伺服器BT嗎,就算一千個用戶同時到你家,也不用每秒存取一千次呢。


YCCheng wrote:
不管怎樣,用過SSD...(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