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越想越覺得SSD是世紀的大騙局


parislike8 wrote:
歐洲前共產國家有許多東西耐用度高,東德蔡司就是一例


....

你拿機械件的東西來和要求高 I/O 速度的 SSD 比?




itrs wrote:

像中共60年代出產的真空管到現在都還是很出名的~


那個體積和成本的東西, 只提供一個 Transistor 的能力
要用現在 SSD 的技術作到同等效力, 也是非常的容易
要不要去算算 128GB 的 SSD, 裏面有幾個 Transistor?
感覺樓主只是瞄瞄看看資料,就下結論.

SSD跟隨身碟一樣,速度rw愈快,相對價格愈高.

這幾年ssd也跟隨身碟一樣.價格一直往下跌.

我用過的SSD也是一路成長從40G /90G /160G /240G

當初的90G也是可以買現在240G了.

速度當然也是有成長,不過自己的硬體晶片組也要夠力.
就像早期很多人買了SSD裝在NB,但速度就是被晶片組限速在100M上下.
但裝在桌上型卻不會.


大量量產的SSD 960GB, 800GB 都有了. SSD 沒有想像中的不耐用, 而且這幾年進步許多, 很多資料中心都已經在大量使用SSD. SSD有其缺點, 不過利大於弊. 所以他跟傳統的硬碟, 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

手上幾顆2009年初的 256GB SSD 摔呀, 撞呀, 高溫, 低溫都過來了. 每天操14個小時以上, 現在還是健在.
parislike8 wrote:
東南亞≠全世界,歐洲前共產國家有許多東西耐用度高,東德蔡司就是一例


這樣講也是怪怪的,因為德國機械方面的東西本來就比較耐用,應該跟共產與否無關. 否則你跟西德蔡司比起來又如何呢?

真的要比,應該是西德製 vs. 東德製; 瑞典或芬蘭製 vs. 蘇聯製; 台灣製 vs. 中國製; 南韓製 vs. 北韓製; 泰國製 vs. 越南製, 這樣就可以比較民主國家製的跟共產國家製的誰比較耐用吧!
越來越覺得現在人喜歡把標題誇大化來吸引人實在是世紀大悲劇
eric0134 wrote:
第二點是真的嗎...(恕刪)


2.壽命

3.僅供參考(4K):
M4 128G:


M500 480G:

viphone wrote:
十五年前,1.44M...(恕刪)


20年前1.44磁碟片灌遊戲,
大約10來片,要安裝很久阿,
現在一片雙層DVD搞定!
每當我開啟CrystalDiskInfo就是惡夢的開始
--> 你用CDM當作業系統嗎? 參考而已 又不是實際使用情境,數字罷了

1.價格越來越高
M4→M500即是一例
原物料本來就是波動,泰國鬧水災硬碟還不是漲價

2.壽命越來越短
壽命長,用的到嗎? TLC都在用了,又不是拿SSD當BT碟

3.速度越來越慢
如果每秒幾十萬上下,可以買FUSION IO的,應該很夠用,只怕沒有對應的其他硬體!
以前沒SSD還不是用得很開心, 為何都要陷入數字的迷思

4.容量難以增加
早就有了,不只美光,問題是主流應用需要嗎? 又不是拿SSD放謎片

事實上SSD比hdd可靠多了
rockmanxza wrote:
看著近年來興起的SS...(恕刪)
Telegram – 新世代的訊息傳遞方式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