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大胖 wrote:你怎麼會知道,那些顆...(恕刪) 國外網站都爆過的話題GOOGLE用OCZ spectek下去查就有了資源回收部的東西,篩選的再高檔,還是讓人不放心啊而且我那篇文的重點在為什麼外露顆粒的PCI-E SSD都用原廠正規顆粒(不要說PCI-E SSD要求高速的同步顆粒,有些低階的是用非同步的正原廠顆粒),而那些怪怪顆粒都藏再有外殼的2.5吋SSD中,只要外露顆粒的PCI-E SSD也用那些怪怪顆粒,我想大家才會相信那些顆粒的品質也算OK
linczs2000 wrote:只要外露顆粒的PCI-E SSD也用那些怪怪顆粒,我想大家才會相信那些顆粒的品質也算OK 現在PCI-e的RevoDrive 3也開始用OCZ打印的顆粒樓 另外附上當時ES主控的踢爆文(我只取最早的一篇)圖片可能需要申請他們的帳號才能看倒[SSD] 最新OCZ VTX3-25SAT3-120G拆解图看芯片,测试结果更新至少當初是先有這篇,其他對岸的網站才開始有人拆SSD看就只取重點圖而香港代理商幫OCZ發的聲明文裡面的附件確實只提到SF2281VB1,而VB1雖是現階段採用的主控在當時是送給媒體測試的才會有VB1的ES品至於為何最早的幾批會是出現SF2281TB1的ES主控,OCZ依然沒解釋這篇FB上的文章[技術說明]如何辨識OCZ 自有NAND Flash的編號?內容真的與當時HKEPC反駁PCEVA的文章無太大差異OCZ NAND Flash澄清事項 <-其實FB文章內就有連結了相信以前有不少人對於PCEVA這篇文章不陌生,HKEPC就是因為這篇文章才發了上述那篇聲明稿PCEVA 315特别报道:从OCZ SSD用“白片”说开去至於翻舊帳麻............ES的事情或許可以在正式版量產後就當作沒這回事只是看到Intel在CPU因部份不肖商家販賣ES品受到莫名的連累,還是想幫Intel說說幾句看看當時新聞媒體跟電腦雜誌的砲火就知道Intel被台灣人罵得像甚麼而且Intel的SSD也有ES品,那Intel自己也可以說ES品跟正式版無異........何況所謂的ES,除了做Debug用,要做的測試絕對比量產品還要沉重畢竟ES的也要測試產品所能承受的極限值,原則上經過那些測試後的東西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的損傷了。以我過去在某工業電腦公司上班的經驗ES品經歷許多壓力測試完後的最後,幾乎是由PM以成本價私下賣給有興趣的潛在客戶不可能以正式產品定價販賣出去。當然樓~就算是ES品,還是有記帳的。顆粒的事情,Vertex2時期發生的事情,如今又再度上演我不說,相信也有其他人會說出來,頂多要看M01管理者給不給討論罷惹就像Intel 320系列因8M BUG被批評得非常慘現在因主力產品都集中在520系列跟330系列另一邊Intel也沒有再出自製主控方案的SSD(320的主控跟G2是一樣的)未來萬一Intel出了自製主控方案的SSD相信以前320系列的8M BUG還是會被人挖出來討論
linczs2000 wrote:OCZ用specte...(恕刪) 那我請問你一下!!!OCZ是賣你顆粒還是成品,當東西通過測試沒有問題的時候,原廠還是會賣要不然市面是記憶體廠ADATA和KTC的顆粒是怎樣來的,然道你要說他們都不是HYNIX或是美光或是某某顆粒廠的顆粒,所以不能當記憶體賣嗎???你的論點會在於OCZ當初廣告以及文宣上有白紙黑字註明顆粒一定是是INTEL或是美光的為賣點,這樣就可以說他們廣告不實,但是今天就像是大金冷氣,他只說我是日系壓縮機,但是我可能每一季的採購或是今天量夠大我就自己生產一樣。
空軍大胖 wrote:那我請問你一下!!!...(恕刪) 那我請問你一下!!!OCZ是賣你顆粒還是成品,當東西通過測試沒有問題的時候,原廠還是會賣要不然市面是記憶體廠ADATA和KTC的顆粒是怎樣來的,然道你要說他們都不是HYNIX或是美光或是某某顆粒廠的顆粒,所以不能當記憶體賣嗎???A1. 你還真說對了,這種我看到都不買你的論點會在於OCZ當初廣告以及文宣上有白紙黑字註明顆粒一定是是INTEL或是美光的為賣點,這樣就可以說他們廣告不實,但是今天就像是大金冷氣,他只說我是日系壓縮機,但是我可能每一季的採購或是今天量夠大我就自己生產一樣。A2. 我的論點是他們有買過spectek的紀錄,現在提只跟INTEL或MICRON買的說法,公信度有點弱,乾脆OCZ不管從哪邊買的顆粒通通重新打磨再雷雕成OCZ自家編號,這樣保證沒人會說半句話,至少大家心裡會平衡些,不會看到測試網站測的VERTEX 4是用INTEL ME3顆粒,結果手上的VERTEX 4是OCZ自家顆粒的情況(或者OCZ該送測用採用自家顆粒的產品送測,INTEL ME3顆粒當小福利放送給消費者也不錯)
linczs2000 wrote:那我請問你一下!!!...(恕刪) 這就會有個人觀點問題了,因為不是每一家廠商都會把節省完的成本回饋到消費者身上。至少價格的部分是有在做下降的,讓消費者先有感受到SSD的好才不會是變成貴族的玩具,換了SSD之後光開PDF和看文章的時間,有縮短了多少,省下來的都夠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