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昨天也買了一顆ezlink hector 120G,測出來的數據如下。有點奇怪的地方是,Seq, 512k, 4kqd32(or 64thrd)的數據,都跟好男人大測的差不多,唯獨4K的寫入與讀取差異較大。想請問各位大大,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啊?附帶提,作業系統是vista 32bit新灌。
Benchmark的數字是SSD在這個平台上的效能顯示,同樣的SSD在P55/H57/X58/H61/H67/P67/Z68/H77/Z77/X79上的表現都會有差異,和DRAM, CPU也有小幅度相關,另外就是BIOS的設定,近似的平台規格的話,Notebook上的效能會比Desktop差一點,另外一篇L大有回覆,在BIOS上的一些限制也會限縮SSD的效能,ABC大大你的平台應該是SATA II對嗎?AHCI己經打開, 4KB也對齊, 可以試著把節能關掉看看,不過,使用上感覺應該差異不大,主要看順暢度和穩定性的問題,應該比你原來用HDD快很多,如果原來是SSD的話,可能就不是那麼明顯!
TO Sumesis大:您猜對了,小弟的確是SATA2(三年前買的筆電)!小弟的問題是,為何測試數據不是整體低落,而是單4k偏低?若整體偏低,小弟自己的認知是,這有可能是SATA3 on SATA2的問題,雖不能接受但也可以理解。節能的部分小弟會再研究一下。小弟在筆電使用上,都會注意當接上電源線時,CPU要操作在100%,電池電源時,CPU才會操作在100%以下。TO 新好男人大:小弟的平台是筆電DELL VOSTRO 1320CPU: INTEL Q9550RAM: 2G*2謝謝兩位先進
同樣的一顆SSD在不同平台下測試自然有差異,SF-2281+Intel/Mircon 25nm MLC 8GBx16顆,4KB Random Write在SATA III的平台GA-P67A-UD3-B3 1.1Intel I5 /2400 /3.1GHzADATA DDR3 4GB PC1333的測試效果如圖,
linczs2000 wrote:應該都是美光的工廠做...(恕刪) 應該說是IM FAB這是INTEL/Micron合資的晶圓廠,本來雙方股權是55比,但去年增資INTEL不加碼現在變成I3M7.一般來說INTEL的分bin & 檢測比較嚴謹,雖然是一樣的wafer可硬要比的話確實是INTEL的品質良率比較好些聽說 Sandforce目前還是把INTEL flash的相容除錯擺在第一優先不過隨著美光也要導入SF方案應該後續美光的flash會更好用吧以上敬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