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ntel 推出新款 SSD 670p/Optane Memory H20 導入 144 層 3D NAND 技術加大容量規格

nicalbaby wrote:
笑死 啊不就一邊喊(恕刪)


你生活中沒朋友,很無聊很寂寞,要到網上尋開心?

看到人家說一句閒話,就急不及待的自行腦內補完,還要為此"笑死",你的生命就是如此的犯賤?

好可憐哦!
systemctl wrote:
樓上都有人講了整個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有甚麼好真香的...


這分明是市場需求驅動,何來劣幣?對大容量+便宜+寫入次數低一點無所謂的市場需求遠大於貴+寫入次數非常重要+不在乎容量小的市場需求。真要是寫入次數非常重要+不在乎容量小的場景,直接用記憶體顆粒做類似ramdisk+額外電池就好啦。可是沒人要,造出來也賣不出去嘛。
systemctl wrote:
會講TLC真香、QLC(恕刪)




心態崩了嗎? 堅強一點呀 我相信你做的到的

你是不是偷偷買QLC了 來! 乖! 讓我看看

你買的QLC是不是用垃圾袋包裝的? 老師有教垃圾要放進垃圾袋喔
fatpig06 wrote:
你生活中沒朋友,很無(恕刪)



我真的很可憐 只剩下你是我一輩子的朋友了

你要好好安慰我喔 啾啾
nicalbaby wrote:
我真的很可憐 只剩(恕刪)


哦!真的對不起,可憐虫我是看不起的,特別是那些祇會對著電腦意淫,在現實中連屁也不敢放一個的可憐虫,我更是見著就嘔心,你要朋友安慰,就上網多找些A圖A片自A一番吧,要記著A完之後淫笑一下哦,不然不夠爽哦!!

就是A虫一條,給人可憐的資格也沒有嘛。
三山直文 wrote:
這分明是市場需求驅動(恕刪)


市場需求,跟產品是不是劣幣,在邏輯上沒有關係,大家所指的劣幣者,就是明明就有好產品在市場,偏偏就有生產商生產出差劣的產品,意圖取代現時良好的產品。

至於市場需求云云,更不知是從來說起,市場是消費者所建立的,不是廠家,市場對儲存媒體產品,最重要的要求是甚麼?不就是對資料安全的保證嗎?

除了那個you know who之外,那些人會接受自己所儲存的資料,會有極大消失風險的產品,更要強迫別人跟自己一樣,認同選擇QLC?

市場不是追求對資料的安全性嗎?市場何來追求過速度會忽降,便用壽命短速,價格也不是特別便宜的產品?

我看不起QLC的原因,就是使用壽命明明就比TLC短數以十倍計,但竟然賣得不比TLC便宜,甚至還貴,而生產及推出這種對消費者毫無益處產品的原因,祇因為廠商可以節省成本而已,這不是明擺著把消費者當成凱子嗎?

當然,市場上會有為數不多的凱子存在,看到別人拒絕當凱子,便發瘋似的要追擊別人,硬要別人跟他一樣當凱子,就讓這些証當一世的凱子好了。

消費者最終有決定權,當大量正常的消費者拒絕當凱子,市場自然會作出調整,將那些垃圾產品掃地出門,市場需求便是這種簡單不過的事,沒甚麼需要再去解釋吧?
fatpig06 wrote:
市場對儲存媒體產品,最重要的要求是甚麼?不就是對資料安全的保證嗎?


我有TB級的小姐姐,我朋友安裝了TB級的游戲,張三有十萬本電子書,我們就是只寫入一次兩次,非常喜歡大容量和速度快,不在乎丟十個八個位元,乃至損毀些檔案。你的需求不叫「市場需求」,我的需求也不叫。市場需求是取決於像你一樣的人多還是像我一樣的人多。很明顯,像我和我的朋友們這樣庸俗到無可救藥的人超級多。受不得和自己不一樣,「便發瘋似的要追擊別人」的,正是你這樣的高雅人士。

李四是專業影音攝影師,有TB級需要快速訪問的關鍵資料,你猜怎麽樣?SSD raid10 + 至少三處備份 + 其中一個在雲端。人家才不會上來奧,什麽LC都不信任,直接就砸錢下去了。倒是你這樣開口閉口安全長安全短的,怎麽講?你的用法撐不起你的幻想。真的,對安全號稱追求到這個程度了居然還在摳顆粒,可見你對你講出來的名詞的真正含義和實現方式毫無概念,只是拿一個理由來口high。這就叫做既要又要還要。對位元丟失的容忍度極低,并非沒有相應解決方案,但是你又不願意出那個錢。出的起價錢的容量又不夠,容量夠的又嫌寫次數低。而你理想中既要又要還要的產品,不但今天沒有,毫無希望的未來沒有,就是good old days裏也從來不曾出現過。


fatpig06 wrote:
而那些可靠,安全,價格合理的SSD留給我用好了!!


好的。
三山直文 wrote:
我有TB級的小姐姐,(恕刪)


看到你瘋狂的漫罵,真的啼笑皆非,我又踏著了你的尾巴嗎?你手上有大埋QLC還沒賣出罷?

"我有TB級的小姐姐,我朋友安裝了TB級的游戲,張三有十萬本電子書,我們就是只寫入一次兩次,非常喜歡大容量和速度快,不在乎丟十個八個位元,乃至損毀些檔案。"

你這種冷資料,不用放在SSD,我教教你,這個世界上有種媒介叫Hard Disk,中文叫硬碟,以TB級起跳,每TB性價比高SSD太多了,像你這種存放資料方法,買SSD容量買到TB級的,那怕是便宜的QLC (QLC真的便宜嗎?),也是種浪費,你懂嗎?

再不懂,這個世界上有種東西叫NAS,4 Bay再加4台8TB HD 運行Raid 5,總共有24TB可用,加個10G Lan ,傳輸速度不比SSD慢太多,傳輸速度 R+W 4XXMB也不是難事,你算算24TB QLC要花多少?

"你的需求不叫「市場需求」,我的需求也不叫。市場需求是取決於像你一樣的人多還是像我一樣的人多。很明顯,像我和我的朋友們這樣庸俗到無可救藥的人超級多。受不得和自己不一樣,「便發瘋似的要追擊別人」的,正是你這樣的高雅人士。"

你是我家裡的虫?你知道我有多少儲存需求?我告訴你,單我這台電腦,己經有五台HD,8TB, 6TB, 4TB, 3TB, 2TB各一,因為系統硬碟要求快速讀寫,所以我是用Samsung 的256G M2 SSD,還未計算我那功能陽春的NAS那6TB,與及公司用的電腦,你有多少TB需求,多到自以為是,認為你就是市場的需求哦?

我"發瘋似的要追擊別人",我跟你平心靜氣的討論QLC的問題,你看看你的留言吧,你似發瘋還是我?

"李四是專業影音攝影師,有TB級需要快速訪問的關鍵資料,你猜怎麽樣?SSD raid10 + 至少三處備份 + 其中一個在雲端。人家才不會上來奧,什麽LC都不信任,直接就砸錢下去了。"

So What? 你說那些李四就是市場需求?我不敢說李四的選擇有甚麼問題,有錢的有花錢的選擇,是不是聰明的選擇,各有各觀點,攝影我也懂一點點,影片製作嘛,我也略懂,不好就是近期我對於NAS有需求,看了許多網上影片,關於專業影音製作人在影音製作上如何利用NAS,可能他們比較窮,沒有你的老朋友李四那麼富有,看他們花個十萬二十萬塊買個NAS加HD製作4K跟8K片,己經爽歪歪.......

我想問,你知道SSD的缺點,特別是QLC,是有寫入限制的嗎?你的老朋友李四,真的告訴你他是用SSD制作影片的嗎?你作為他的老朋友,請告知他,多重備份不需要全都用到SSD,買個企業級的HD存放資料就己經很夠了,而製作影音用SSD,不是一個安全的選擇,至於速度嘛,以HD執行Raid 10計算,就算是8K影片,讀寫速度已經足夠有餘,反而是電腦硬體本身影響影片製作大多得,如果他是用TB 計的QLC,那就請他更加要小心,4K跟8K影片不是一般用途,SSD的壽命損耗,影片製作是大得多,畢竟,懂攝影不等如懂電腦,你這位專家級的市場用家,有責任告訴你朋友當中的差異哦!!

哦!我看漏了,你的老朋友上雲端備份!!上雲端嘛,要麼就是要備份資料的容量不大,有沒有100GB?200GB?要麼就是網速飛快,以台灣的網速,要花多少時間上傳跟下載?台灣有1Gb光纖上網速度了嗎?還是用5G手機上網備份?

誠心請你告訴你朋友,他的錢花得好冤,當然,有錢便是任性,我們這些高雅的窮光蛋,就是花不起冤枉錢就是了!!

"倒是你這樣開口閉口安全長安全短的,怎麽講?你的用法撐不起你的幻想。"

你的想像力真的很豐富,你竟然想像到我的幻想,更知道我的用法,對了,我幻想了甚麼,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你可以告訴我嗎?

"真的,對安全號稱追求到這個程度了居然還在摳顆粒,可見你對你講出來的名詞的真正含義和實現方式毫無概念,只是拿一個理由來口high。"

又來了,我也不知道我對安全號稱了那個程度哦,你知道嗎?請你告訴我吧!!

你真的很神,你竟然知道我說了一個我不知道真正含義和實現方式毫無概念的名詞,對了,是那一個哦,我到現在也攪不清你指的是那個名詞哦!拜託,可以告訴我是那個名詞嗎?

"這就叫做既要又要還要。對位元丟失的容忍度極低,并非沒有相應解決方案,但是你又不願意出那個錢.........."

不稱你為神一樣的對手,真的對你不起,你竟然單憑我回應,就可以認為我對"對位元丟失的容忍度極低",更認為我花不起錢?或許你是對的,冤枉錢我是一毛錢也花不起的,凱子嘛,總有人願意花錢去當的,但那不是我!!

至於花錢嘛,時為1995年,當年普通人家用的是ATA硬碟,我己經會花六千塊買一張SCSI的control card,再花二萬塊買一台1GB的SCSI硬碟,到1999年,我再花三萬塊買一台SCSI 的可讀寫230MB MO,這些錢我還是花得起的,對比起現在Samsung 1TB SSD 970EVO的價錢,可能你會覺得當年的錢是冤枉錢也說不定!

對了,你知道甚麼是SCSI嗎?

至於甚麼是"位元丟失的容忍度"哦? 我不懂哦,SSD我祇知有P/E壽命,即每位元可容許寫入次數,QLC是比對TLC低得極多,至於SSD寫入次數滿了之後,位元會丟失?那些憑空消失的位元去了那裡哦?進了你的口袋?

至於"資料"位元掉失的容忍度,不知你有多高,我這種大學主科是computer studies的窮人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因為我知道一個位元的掉失,等如整份資料出現出錯,輕則計算錯誤,重則檔案損毀,而不是一張相片出現偏色或白點如此簡單。

其實可以誠實點告訴我,其實你懂得QLC的優缺點嗎?你知道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比QLC更可靠的TLC,而且是有更多選擇嗎?不用做凱子跟冤大頭嗎?

還是,你祇不過是為了要將手上積存賣不出的QLC盡快清貨,所以將所有不利於QLC的留言,全部以含血噴人的方式回應罷了哦?

能看到這裡,証明你還算是一個有心人,其實所有的反駁都是廢話,祇要你能夠回應我一個問題就可以KO我了

當市場上有比QLC更便宜,更安全,不同品牌的TLC選擇的時候,為甚麼消費者仍然要選擇QLC??

你有合理的回應嗎?
fatpig06 wrote:
我看不起QLC的原因,就是使用壽命明明就比TLC短數以十倍計,但竟然賣得不比TLC便宜,甚至還貴


三星850pro MLC颗粒
512 GB 300 TBW

Intel 670p QLC颗粒
512 GB 150 TBW

并不存在寿命“短数以十倍计”
jjx874 wrote:
三星850pro MLC...(恕刪)


感謝大大的更正

我指的壽命,不是指個別產品,而是指SSD P/E壽命

"SLC

每Cell只能存放1bit數據,電壓只有0、1兩種變化。由於結構簡單,使得可擦寫壽命達到了10萬次,而單Cell讀寫速度也有35/25MB/s。

MLC

每Cell可以存放2bit數據,相同面積下可以做出2倍於SLC的容量,但是有00、01、10、11四種電壓變化,相比SLC需要更複雜的的電壓控制,加壓過程用時也變長,因此在可靠性上只有SLC的1/10。目前的MLC產品可擦寫測試通常在3000~10000次之間,讀寫速度也降到了SLC快閃記憶體1/3的樣子。

TLC

每Cell可以存放3bits數據,相同面積下,容量可以比MLC提高50%,但是卻有8種電壓變化,可靠性進一步降低,一般在300~1000次之間。單Cell讀取速度仍然有10MB/s,而寫入速度就大幅度降低,不到SLC是1/10,僅有1.5MB/s。

QLC

每Cell可以存放4bits數據,相比TLC,存儲密度又提高了33%,但是電壓變化卻有16種之多,導致可擦寫壽命僅有100~150次。單Cell的讀寫速度目前沒有廠商公開資料,預計相比TLC還要進一步降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digital/95xkx35.html

文中提及廠商加上種種的"外掛",可以提升QLC的使用壽命,那不就是說,那同樣是TLC,同樣使用外掛,TLC的SSD使用壽命會更加長?的而且確,坊間仍然有許多品質優良,值得信賴,價格合理的TLC產品哦,MX500 系列就是一個好例子,那何必要冒險入手QLC產品?

小弟明白同樣是QLC,同樣是MLC,由於製程不同,廠商不同,甚至生產年份的不同,品質都有落差,我不排除由於科技先進,可以保證到用QLC的SSD壽命會比SLC的SSD更高,售價更便宜,而且不會因為儲存容量超過某個值,便出現斷崖式跌速,出現比HD更慢的問題,假如有這一天,到時放心入手用QLC差品也不遲哦。

我的意見是,在QLC有關問題未解決之前,消費者在市場上找到更好的選擇,不用急著做白老鼠。

話說2012年,小弟花了現在可以買Samsung 1TB M2 SSD的價錢,購入了Plextor 128G的SATA M3 Pro作為系統碟,直至18年因為容量問題而更換了256G的SSD,將M3 Pro變成外置SSD使用,到今天仍然正常服役中,而當年入手的HD,已不知在多少年前己經壞掉了,所以小弟對於SSD的可靠需求與及執著,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