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要省錢買SSD嗎??

De.Try 兄說到重點喔...

玩ae pr 就是 cpu cpu cpu + ram

至於要不要殘殘買下去nvidia quadro就看你了....

低階的quadro就不要浪費錢了 直接無視吧
剪片用SSD是不錯,但處理器跟顯示卡還是不能太低,顯示卡最好是專用的。

硬碟如果還找得到1T迅猛龍就可以兼顧速度跟容量,不過好像停產很久了。

儲存碟的話WD黑標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有時候懶得拉到系統碟來,還是可以就地剪片。
ae8452test wrote:
今天陪女朋友去估價...(恕刪)

960跟970是性價比的問題,如果不常跑圖壓片可以等他算的話960會划算些
ram升到16g,硬碟買3Tb的比較划算,而且你剪接4k影片1Tb很容易爆掉吧
主機板不用買z系列的用b或h就可以了,價格有差
PSU太誇張了,不需要到650w,買400~450w就很夠用,這邊也可省下一些
ssd有多餘的錢可考慮,這東西未來價格會越來越便宜,不急著現在入手
ssd在剪片上沒太多好處,畢竟影像檔案都很大一般都是放在別的硬碟,這樣速度快不起來,明顯的好處就只有開機比較快而已

patrickyea wrote:
樓主真是好人呀~還...(恕刪)


我是怕他原本以為組台pc可以方便剪輯,
但實際用了之後才發現很難剪,因為列出來的配件剪1080P都會很頓了

剪輯很吃重硬碟速度和記憶體.若是有特效合成則顯卡也得更上
一般都是在hd剪,在對應回去4k輸出.

最划算也不用費心思的方式是mac系統
imac 5k搭配ssd raid,可以應付"很基本的4K"需求
建議一次痛吧
不要像我一樣,省錢,然後現在速度...慢到哭了!
其實可以買來做IRST加速,這樣就有容量又有速度了,應該就把問題就解決掉了?
120GB保留一半容量做OP置換,壽命上也省得需要擔心,兩難之間不就變雙贏局面。

N年的160G硬碟,搭配30GB SSD加速都有不錯效果了。
可別看到速度位置去了,因為該看左邊的存取時間才對。


未加速的硬碟測試結果



120GB的SSD測試結果

changpizz wrote:
其實可以買來做IRST...(恕刪)

實際上沒什麼用,因為加速用的空間一下就被影音檔刷掉了,時快時慢反而使用者經驗相對顯得很頓
raguna wrote:
實際上沒什麼用,因...(恕刪)


其實應該不會那麼快的啦,我自己用IMOVIE編輯4K時候注意了一下,
只要他不是選擇立即寫入,只要將項目改成唯讀的設定,就不會是完全沒有作用的結果,
除非所做的影片,真的能夠大到都超過128GB大小,不然都還是能讓讀取性能提升。

用一個10GB的影片,傳輸後看實際速率就能知道了。
如果會沒有實質效果,就不可能有這個傳輸的效能出現了。
傳輸90MB/s 不會無故高出那麼多速度,表示QD是有發揮作用的,
因為網路單線的條件,怎麼跑也跑不到147MB/s的誇張程度。



照著設定就可以了


這段就是QD執行的底層指令了。


左邊的8個 1 比對就是傳統硬碟這顆沒錯,檔案實際大小便知道是128Kx8了。
那麼大概就能清楚看出,除了是跑過多小檔沒意義外,大檔案確實還是保有加速效果。


穩定狀態



即使被塞滿了容量,也沒有出現傳統硬碟往下掉的情況。
別忘了它可是古董160GB的OS硬碟,但傳輸同樣也因此提升與平穩了。


不是連續全容量的負载壓力,它就依然是能夠恢復加速的水準。
由這也能讓大家知道,為何AD SSD這類測試軟體,我認為只是騙局,
因為測試與實際運作根本就兩回事,一旦SSD遇到外來的壓力後,效能就會遽降了,
所以才會有錯覺,認為看不出製程縮小後有缺點,或不可靠的部分到底在哪。


執行八個軟體,都並非SSD內部的程式時,
可看出外部裝置間,傳輸時的延遲程度與性能表現。


當讀跟寫比對同時進行運作後,就只剩SATA的速度了。
所以速度是需要看當時情況,才能知道為何沒有該有的效能,
只是多數人似乎都不太清楚,傳遞的主/控在內外這部分,是會有差異的。


換希捷2T了八 現在原價屋賣2190...
你的需求1T不夠用..
還有我去年買的時候要2690...
SSD很好用
在momo購物網看到威剛SP550 120G
這顆除錯機制好像不錯
價差有到900 你可以評估看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