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0FD 大寫入大概就是 FTP 下載吧, 下載完後的影片我都立刻般移到外接硬碟, 再者才使用了一千多小時, 這點我也曾想過是否下載的問題, 但很快就排除了, 畢竟保固五年也不至於這麼弱不經風吧, 我是懷疑買來就這樣健康欠佳(要不就是軟件判斷有誤 ?). 我想應該用筆電的人該也有人拿 SSD 來養動物吧, 我是很想釐清這個問題, 畢竟有人用了三千多小時還是100% 健康, 所以為了能搞清楚問提, 我也是重灌好幾次win7 x64, 也來來回回和Plextor原廠email來來回回搞了一個半月多, 不希望真相未明前亂 K 廠商, 畢竟發言還是負責任的. 只是搞到這樣子, 才 po 網問問大家意見. 該用的東西還是要買, 採地雷大概作為消費者都是難免的吧, 尤其是3C類. 畢竟PC從286就開始玩了, 哈, 再說就洩齡了...
畢竟PC從286就開始玩了, 哈, 再說就洩齡了..........................................嗯啊~已經洩齡了.至於, 切成兩個partition, 主要是考量萬一系統有問題的話, Ghost回灌或重灌都方便些, 資料部分都放在D partition, 畢竟筆電只能裝一顆硬碟, 家裡也沒有桌機, 如果桌機的話, 那我一定買64G只做系統而已............................................................................................ssd還是單純作系統碟就好,因為剩餘空間越大越好(同一單位空間被重覆寫入的次數較少),所以若想留空間作ghost,也只切夠用的空間就好.至於資料就放外接硬碟吧.
SSD有個部分就我研究的資訊SSD 當 120GB 你切成 C:60 D:60 兩顆假如~系統裝 C:用掉40GB D:用掉40GB那 C:剩下 20GB D:剩下20GB當你拷貝進去10GB的資料到D:你的SSD D: 實際上所寫入的資料量可能是2~30GB因為你剩下可作為挪移的空間平均抹寫空間只有20GB較小演算法會有寫入放大的關係加上M3本身屬於比較早期的!所以才建議SSD單一個使用較好你可以看一下你總共寫入幾GB我的SSD目前大概寫入675GB左右理論值可以有120GB*3000=360000GB左右的寫入量打個5折=180000GB(因為我剩餘空間只有50%)OCZ V3用的是SF方案 , 寫入放大約1.8=>大概剩下100000GB寫入壽命你剩餘空間"C:"+"D:"如果只剩下40GB*3000=120000GB寫入壽命然後M3應該是屬於積極型GC的所以寫入放大量應該是2左右以最小來估算120000GB/2=60000GB左右所以你先看看你先看你的寫入量是多少在反算回去~看看跟軟體推算的95%是不是接近寫入放大量跟硬碟剩餘空間有關係裝50% 以下時 寫入放大量通常是在 1.1~1.3左右超過50% 裝越多~寫入放大的數值會越大F80 wrote:F100FD 大寫入...(恕刪) 剛看一下~你舉例的那位 FREE SPACE 高達87你的只剩下42....我想這大概是你所出現的問題點
F100FD大, James470大謝謝你的解釋, 我看要花點時間把兩個partition合併成一個partition, 以取的最大的free space, 看來事情總是有益有弊, 現在的portable device也都使用SSD了, 這是主流的發展, 看來還是得組一台桌機了.至於筆電把CD-ROM該裝成第二顆硬碟槽, 這點子有想過, 想想還是算了吧, 筆電用了2年多了有是美國買的冷門機Gateway(被宏碁收購了), 至於為何要在美國買 ? 因為美國賣的比台灣便宜嘛, 當然保固就不去想了, 就賭下去了. 前三個星期看中一片主機板, 結果一查PxHome的售價居然比Amazon貴了近美金100元, 美金100元, 我快可以買顆 2T外接硬碟了, 我說的意思, 大大您們一定看得懂的, 我愛台灣, 至於支持國貨嘛, 就見仁見智了. 而這種經驗屢試不爽. 你懂的...就是這道光, 它點燃了我...就是這道光, 我心中的火熄了...哈, 扯遠了... 以上兩機板在PxHome, Amazon都還有...謝謝各位大大的意見, 結果一定跟各位報告...
Plextor代理商欣偉幫我查出我SSD序號, 不是欣偉出的貨, 是另一家代理商出的, 但欣偉願意幫我送修原廠, 這對消費者畢竟是負責任的做法, 以後還是盡量找正規賣家比較有保障些. 也謝謝欣偉support.
F80 wrote:Plextor代理商...(恕刪) 我跟欣緯接觸的感覺是不錯的,我沒有真的送修,只是詢問相關保固的問題但給我感覺就是Plextor原廠對消費者的服務是貧乏而且品質低落的請問另外一間代理商是誰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