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SD需要每幾個月就把容量清空嗎?

卉昕 wrote:
聽三創賣SSD的店家...(恕刪)

SSD留多一點空間給作業系統讀寫~
這樣SSD的壽命才會長~

1. 譬如你買一顆512G TLC SSD,假如壽命為可寫1000次 並且保留100G空間,
這時他的壽命大約為 1000次 *100G = 理想值為刪除寫入 100,000GB 才會損毀

2. 譬如你買一顆512G TLC SSD,假如壽命為可寫1000次 並且只保留1G空間,
這時他的壽命大約為 1000次 *1G = 理想值為刪除寫入 1,000GB 才會損毀, 因為所有資料刪除寫入都在這1GB, 所以這1GB很快就會寫滿1000次
Michael1974 wrote:
SSD留多一點空間給...(恕刪)


SSD的使用壽命不是這樣算,而是要看規格上寫的TBW是多少,不管空白容量剩再怎麼少,哪怕是連1G都不到,該SSD的總寫入數量,無論如何都要大於規格上所寫的TBW容量。

M大寫的是記憶卡或隨身碟等沒有wear leveling功能的儲存裝置,如果照你這種算法,SSD正常使用如果寫滿了壽命會變很短,不用多久就會跑出壞軌來,但事實不是這樣。廠商既然敢在規格上把TBW列出來,他就要有把握確認不管留下的空白空間剩再怎麼少,SSD的總寫入數量,都必須達到規格預設TBW數量的最低要求。

舉例而言,假設512G SSD的空白容量只剩1G好了,從作業系統的角度而言,雖然重覆寫入的都是這1G的空間,但從SSD硬體的角度而言,韌體還是會確保寫入的資料是進到不同的cell裡面,不會相同的cell讓你連續寫入1000次。

也就是說,透過wear leveling的演算法,當1個硬體cell的讀寫次數超過一定數量以後,SSD不會再繼續寫入這個cell;而是會把其他沒變動的資料搬到這個cell,以後不再寫入,資料移動後空出來原本很少寫入的cell,則拿出來寫入新資料,然後這個動作週而復使一直持續,在整個SSD上的所有cell一直輪流,讓每個硬體cell的寫入次數平均,控制整碟每個cell的寫入次數維持在相同水準。

因此,從使用者的角度,或許會擔心這樣持續針對同樣1G的空白空間持續寫入,不就很快會把cell的使用次數用完嗎?但實際上,這個擔心是多餘的,SSD的wear leveling會確保針對這1G空白空間的寫入,在硬體層會被分配到不同的cell,讓每個cell的寫入次數不會有太大的落差,從而保證整個SSD的總寫入數量還是能達到原本預設TBW的最低水準,不會因為空白空間太少,導致SSD的使用壽命急遽縮短就跑出壞軌,連預設TBW都達不到。

但一般的記憶卡很隨身碟通常都沒有wear leveling功能,不會自動平均每個硬體cell的寫入次數,這時,M大擔心全部寫入都集中在少數空白容量的情形,就有可能發生。只是,正常使用狀態下,記憶卡跟隨身碟都是拿來存放資料,很少拿來大量讀寫,這個問題不像SSD拿來當系統碟一樣嚴重,自然也不需要多花錢做wear leveling功能。
JW75 wrote:
舉例而言,假設512G SSD的空白容量只剩1G好了,從作業系統的角度而言,雖然重覆寫入的都是這1G的空間,但從SSD硬體的角度而言,韌體還是會確保寫入的資料是進到不同的cell裡面,不會相同的cell讓你連續讀取1000次。...(恕刪)

一個問題~
假如剩下1G空間快滿1000次, 除非控制晶片這樣寫, 把其他不常用的1G資料移到這快壞掉的1G, 然後空出來的這1G拿去使用, 但是這樣搬移的動作就等於少掉1G的壽命, 容量小很快又滿1000次, 再搬一次(又少1G壽命),
每做一次這樣搬移的動作, 壽命又會再少一次, 但是雖然SLC/MLC/TLC/QLC 有說可寫入次數大概多少~但是誰知道真的會滿這個次數才壞.
假如控制晶片很聰明自行幫忙判斷做搬移動作(多少次搬?), 只要搬一次就少一次(1G的)壽命, 常常做這個動作壽命損耗更快, 哪天用硬碟偵測軟體應該很快可以發現健康度下降
Michael1974 wrote:
一個問題~假如剩下1G...(恕刪)


沒錯,M大講到重點了,剩下的容量越少,SSD韌體為了做wear leveling搬移的次數就會越多,該SSD的壽命就會越短。但無論該SSD的壽命再怎麼短,總之,它都必須要達到規格上所載TBW的容量才算合格,假設說這個SSD是QLC的,TBW只有200T好了,縱使你的空白容量只剩500M,整顆SSD重覆寫入的總寫入容量還是要達到200T才算數,沒有說QLC的寫入比較差就不行的。否則如果還在保固期限內,原廠就要負責買單,不能說因為你的空白容量只剩1G或500M,所以規格上的TBW不算數,你寫到1000G就會壞軌。

這其實帶出了另一個問題,版上很多人雖然認為QLC每個cell的寫入壽命只有TLC的10分之1剩下100次,好像很容易壞是科技垃圾或爛東西,但對使用者來說,每個cell的使用壽命其實完全沒意義,真正重要的數據,只有該SSD本身的TBW總寫入數量。不管QLC SSD 1個cell的使用壽命再怎麼少,寫得再怎麼滿,總之該SSD的總寫入數量,就是必須要給我達到規格所載TBW最低容量就對了。intel 660p 1T的預設TBW是200T,坦白講如果是拿來當系統開機碟用,一般使用者一般正常一年能寫到20T就算非常厲害了,QLC SSD一般使用的壽命起碼超過10年。
JW75 wrote:
沒錯,M大講到重點了...(恕刪)
其實店家只說對一半
正確的方式是做Secure Erase
這樣可以恢復SSD的速度
但我想店家怕說太專業的名詞
會讓消費者有恐懼不敢買
所以只是說出讓大家聽得懂又簡單的方式
卉昕 wrote:
聽三創賣SSD的店家...(恕刪)

您聽他的話只會讓SSD損耗更快提早升天而已。
卉昕 wrote:
聽三創賣SSD的店家說的,說SSD與傳統硬碟不同,雖然不需要做硬碟整理,但建議每半年把容量清空,再把資料回復回去,算是維持住SSD的健康度,假如常是小檔案存取,那建議的時間可能需要再早一點。

大家對自己的SSD都會這樣做嗎?各位都大概多久把容量清空呢?


可以問哪一家嗎?

我絕對不會去跟它買
卉昕 wrote:
聽三創賣SSD的店家...(恕刪)

店員只是看氣紛太緊張 開個小玩笑罷了
chief51688 wrote:
索引式檔案系統 windows 的 NTFS 、
Linux 的大部分檔案系統、Mac OS X 都不需要磁碟重組,
磁碟重組是FAT時代的事。


但建議每半年把容量清空,再把資料回復回去,
算是維持住SSD的健康度,假如常是小檔案存取,
那建議的時間可能需要再早一點。

不用這樣做,做一次SSD的健康度就不知道損失多少。
Linux 的大部分檔案系統、Mac OS X這兩個系統
會自動重組檔案
寫入時盡量寫入連續完整檔案 不寫入破碎區
閒置時 整理破碎區( 為前一個動作 破碎區已經很少 好整理)
win就很懶惰 要排程 時間到才會做

SSD不用做是因為搜尋時間太短 不用把檔案破片化整理成成連續檔案

-----------

破片化說明
空白磁區
☆☆☆☆☆

寫入五個檔案ABCDE
★★★★★

刪除ACE檔案
☆★☆★☆

寫入大檔案F 檔案破碎成三份(搜尋五次)


重整BD往前移 F連續檔案(搜尋三次)
★★★★★

-----------

HD一秒搜尋85次
SSD一秒搜尋3.3萬次

全硬碟搜尋十萬檔案磁區
HD 20~30分鐘
SSD 4秒

全硬碟搜尋十萬檔案磁區 所有檔案破碎3次
HD 60~90分鐘
SSD 12秒

為了檔案不破片化 把12秒恢復為4秒 清空SSD重新寫入 不太需要吧
會喪失SSD更多壽命
                              彈幕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