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LITEON CX2 512G PCIe M.2 SSD速度偏慢求解

high.quality wrote:
私心以為沒有option...(恕刪)


有配備Option Rom的NvMe PCIe SSD好不好實在不好說

你有需要用到它就很重要,不需要的它只不過是拉高售價的"盲腸"

我在各個網路論壇有看到會跟M8PeG相衝的

幾乎全是Mac有關產品

我也不覺得意外,Apple雖利用PC硬體架構的東西但是還是處處梆規格

設計用在PC平台的硬體設備本來就不一定能用在Mac平台上

(說到底就是Mac族一廂情願罷了吧...)

這種有Option Rom的設備對Apple系統更是"毒藥"一帖

如果你不是用Apple系統(包括黑蘋果),有無Option Rom的硬體設備與你又何干??

有Option Rom真的那麼有問題,那為何這幾年Plextor M8PeG就是這麼紅....

講到底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

我正是第6代CPU搭Z170主板,M8PeG的Option Rom對我來說完全無感

只有一次把BIOS裡的UEFI關掉才看得到Plextor Option Rom BIOS 畫面(不過也是一閃即逝)

systemctl wrote:
我在各個網路論壇有看到會跟M8PeG相衝的
幾乎全是Mac有關產品...(恕刪)


不一定喔,我知道的多半是一些廠牌機或筆電,然後BIOS比較特殊的,遇到有option rom的SSD很容易出事情

另外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是M8Pe跟Ryzen2的內顯衝突,請看苦主文:
[苦主文章]
[相關討論]

個人比較驚訝的是文中的店家描述說「苦主是第N個遇到的人」
然後我想來想去,M8Pe跟一般SSD不一樣的地方就只有那個option rom

然後第二篇下面也有鄉民說到應該是option rom的問題,還提到在本站也有苦主的M8Pe跟筆電衝到的情況(我好像有看過那篇)

而且說老實話,會用到option rom的使用者,要滿足以下的條件
1) 有兩條PCIex4以上插槽
2) 或只有一個PCIex4以上插槽但不插獨顯

然後條件一在1156/1155/1150的板子上大部分都是高級板(X58/P67/Z77/Z87),而且還要是大板。我們可以看到在討論區裡也的確是這些板子的使用者會來問M.2 PCIe/NVMe的問題。當然這些板子在當年多半也曾經叱吒風雲,所以這些板子的主人會拼命延壽。但重點是,高價定位也意味著市場用戶較少。所以從巨觀的角度來看,檯面上也只有一家廠商在其主力產品上有做出option rom,其他家的NVMe SSD則都沒有這個功能。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市場考量,也可以算是大勢所趨。

拉拉雜雜寫了一大堆,也可以說是個人的主觀意見,但是眼下光一個會跟Ryzen 2的內顯相衝,的確就夠嗆了的。所以我會建議如果是用六代以上的板子,或是那些想組Ryzen 2的人,沒有option rom的CX2會是一個比M8Pe還要好的選擇。
high.quality wrote:
不一定喔,我知道的...(恕刪)


恩恩...原來除了Mac,AMD Ryzen 平台也可能會跟PCIe SSD的Option Rom相衝

長見識了,不過完全沒機會碰到

因為不管工作環境還是家用PC,都不會想去碰AMD....(不包括顯卡)

主流的Intel 平台沒問題就好...

說真的,如果PC平台(這裡不講Mac)這樣就硬體衝突到,我只能說這樣的平台相容性實在太差

Option Rom不是甚麼新出來的東西,早在30年前286/386年代的PC就存在的東西

支援開機的硬體周邊設備都要有Option Rom讓PC開機時載入

例如:286/386年代 IDE硬碟卡、軟碟卡、ATAPI控制卡,SCSI卡,伺服機等級的網路卡,SATA擴充卡、SAS擴充卡,各式各樣的RAID卡...

甚至從Intel 865晶片組後,在中高階南橋內建的SATA RAID也都要有Option Rom

如果有option rom就出事,如此的相容性也難怪為何商用PC還是少有人敢用AMD平台的....

事實上有出過內建Option Rom的PCIe SSD,Intel、三星、OCZ、Sandisk這些國際大廠都有相關產品,只是在台灣只有Plextor才容易買到而已

當然這種產品定位規劃本來就是一種"過渡方案",不會是一個主流設計,因為新PC都會把NvMe支援微碼整進BIOS中,就跟30年前整進IDE支援、15年前整進SATA支援是一樣

high.quality wrote:
不一定喔,我知道的...(恕刪)


記得只要使用 UEFI 就不會有 Option ROM 的畫面出現
只是 UEFI 除了 BIOS 要支援外,還需要作業系統支援 (記得 Windows 8 以上才支援 UEFI)
水男三米斯 wrote:
只是 UEFI 除了 BIOS 要支援外,還需要作業系統支援 (記得 Windows 8 以上才支援 UEFI)...(恕刪)


從Windows Vista SP1開始,x86-64架構的Windows作業系統已支援UEFI。但是,若在UEFI模式下安裝和啟動Windows Vista SP1或Windows 7,需要在UEFI韌體設定中開啟CSM。32位元的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不支援UEFI啟動。從Windows 8開始,支援SecureBoot,UEFI模式下的啟動亦無須CSM,32位元版本的Windows 8亦支援32位元的UEFI(不支援64位元的UEFI)。

以上節錄至Wiki 統一可延伸韌體介面
星期日也在某屋買了一片 512G SSD 回家使用

插在 Intel NUC 的 M2 插槽上

用CrystalDiskMark 跑了一下

-----------------------------------------------------------------------
CrystalDiskMark 5.5.0 x64 (C) 2007-2017 hiyohiyo
Crystal Dew World : http://crystalmark.info/
-----------------------------------------------------------------------
* MB/s = 1,000,000 bytes/s [SATA/600 = 600,000,000 bytes/s]
* KB = 1000 bytes, KiB = 1024 bytes

Sequential Read (Q= 32,T= 1) : 2433.143 MB/s
Sequential Write (Q= 32,T= 1) : 797.096 MB/s
Random Read 4KiB (Q= 32,T= 1) : 490.501 MB/s [119751.2 IOPS]
Random Write 4KiB (Q= 32,T= 1) : 312.715 MB/s [ 76346.4 IOPS]
Sequential Read (T= 1) : 1301.933 MB/s
Sequential Write (T= 1) : 650.883 MB/s
Random Read 4KiB (Q= 1,T= 1) : 9.311 MB/s [ 2273.2 IOPS]
Random Write 4KiB (Q= 1,T= 1) : 94.492 MB/s [ 23069.3 IOPS]

Test : 1024 MiB [D: 0.2% (0.8/476.9 GiB)] (x5) [Interval=5 sec]
Date : 2018/04/18 16:08:17
OS : Windows 10 Enterprise [10.0 Build 16299] (x64)


看起來似乎和官網下載的規格所宣稱的 512GB SSD

Sequential R2200 / W1500 MB/s 有點差距

這樣算正常嗎??

jdlin01 wrote:
星期日也在某屋買了...(恕刪)

前天也手滑買了一片512G,我測試Crystal Diskmark的4KQ32T1和
網路上看到的測試差到有點距離,AS SSD benckmark好像就正常,
不懂原因。目前看到的4KQ32T1似乎都有落差。
加EK散熱片,開機後一段時間升至大概40度,使用中約43、44度。
X99,6800K


chm1201 wrote:
前天也手滑買了一片512G,我測試Crystal Diskmark的4KQ32T1和
網路上看到的測試差到有點距離,AS SSD benckmark好像就正常,...(恕刪)


如果你有常看一些PC雜誌或專業的硬體測試網站的開箱文或硬體評論文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不管測試的目標是甚麼,人家都會把整個測試環境一五一十地詳細羅列

甚至細到連主機板BIOS版本都會列出

為什麼??

就是因為有差啊...

當你看到同樣是CX2的測試數據跟自己的有差異,但你有否注意到別人的軟硬體環境跟你是否有差異

這就是可以探討深究的地方

除非差異跟官方數據比起來非常大,像樓主一樣需要進一步除錯找原因

不然...原因大多就出在自己本身的軟硬體環境上

PS:X99只支援DMI 2.0,跟新一代100/200/300系列DMI 3.0比起來,4KQ32T1跑分差異可能就出在這裡
systemctl wrote:
如果你有常看一些PC...(恕刪)

我是插在M2插槽,這主機板M2是直接連X99 CPU的PCIE3 lane,
CrystalDiskMark 4KQ32T1目前買的貼出來看來都差不多,
和網路上高價屋的測試都有差距(742MB/s,602MB/s)。
對數據無所謂,因為很超值,但好奇,等和高價屋數據相近的出現....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