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Win10System持續對SSD寫入

快取、TEMP 設定放在 RamDisk,其實比 SSD 更快

RamDisk 就是拿 RAM 當磁碟用,RAM 的速度快過 SSD 幾十倍。

當然價格也是高過好幾倍,更高級的 "超速磁碟" 的意思。


↑ 典型的 RamDisk 速度

窮人 = 硬碟
中產階級 = SSD
有錢人 = RamDisk

但畢竟 RAM 價格實在太高昂了,完全只用 RamDisk,已經不是有錢,而是敗家了。

折衷辦法就是:大部分資料仍是放 SSD,只有小量 快取、TEMP、分頁檔 改放到 RamDisk。

這樣一來,即使中產階級都負擔得起。

DRAM 如果斷電,資料會消失,而 快取、TEMP 都是暫存檔,消失也無所謂。順便自動清除,省的還要手動清理。

延長 SSD 寫入壽命,只是副作用,兼具的效果。既然這副作用是良好的,何樂不為。


但投資廠商的股東,顯然不願看到有人這樣用。要是一個 SSD 都保用 10年以上,都不會壞的,誰還買新的。

就像早期的電鍋,用幾十年不壞,人人稱讚。但廠商和股東一定壓力很大,因為不會壞,銷量就會降低。新出產的電鍋,不像早期的那樣耐用,好似都被故意設計成用不久就會壞掉。

滑鼠也是,一支好幾千的,用爛微動,一過保,微動開關就壞掉連點...

這種炒短線的作法,雖然短期能快速收到效益,但長遠來看不是好的策略。產品不思長進,不研發更好更棒的產品,只會在耐用性上動手腳,一心期望消費者趕快把產品用壞,然後買新的。只會敗壞以前累積的商譽,品牌名聲愈來愈差。

Kenny_Din wrote:
有些做法是多此一舉...(恕刪)

SSD正常寫入壽命都有幾百TB (容量越大壽命越高)
原來是這樣啊
資源監視器自己本身應該就一直在讀寫惹
我兩年多前買的筆電,搭的是Toshiba 512GB的PCIE SSD。
正常使用下(聽音樂、上網、看劇...),兩年兩個月後的今天也只寫了5.1TB。

我就算看五六個小時的YouTube,寫入量也是只有一點點...3~4GB
我想跟我筆電有32GB的RAM有關(平常根本用不到8GB)。

另一台桌機只有8GB RAM,做同樣的動作那SSD的寫入量就多大概兩倍(還是很少)。

所以..... 根本不用想甚麼設定之類的,用SSD就是要快速,把LOG、快取都設定到
傳統硬碟,那就沒享受到SSD帶來的快感了~~搞設定也是很麻煩的。

我這支512GB的SSD,我算保守一點總寫入壽命有200TB就好...
我都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看到健康度掉到99%(現在還是100%)。

-------------------------------------------------------------

講個題外話,去年底Intel 665P出來了,雖然是有些人口中的垃圾QLC,
但是1TB的SSD提供了300TB的寫入量,我個人一點也不覺得它是垃圾就是了。


別怕...反正我也不管了沒啥重要資料
本應該寫入也很少的應該是之前的W7不太乾淨每天都不斷寫入 (因為我只有影音上網遊戲使用寫入量應該很小
現在SSD便宜我也不怕
我是用 intel 900p 480G
目前用了2年,好像才200TB(可以8.7PB)
...怎樣操 也不擔心
也不需要4K對齊
也不會降速
超低延遲,超強4k讀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