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光是目前的資訊就能看得出來一些訊息普傑因為都是用TOSHIBA的正規料,所以在耐用度上自然領先非常多即使他用了極端的機制設定,但由於顆粒沒有先天上的不良因素,效能穩定性與整體可靠度還是大幅超越用了次級顆粒的產品雖然轉外接後滿載,它依然只剩下10MB/s寫入,但是單純以內接條件來說它還是表現的不錯.最起碼目前看到%很早下降的,基本上都是以便宜為主打的產品.另外...要提醒各位一點,就是S.M.A.R.T.不見得是準確的,完全看決策FW時怎麼設定它的計算公式,這裡頭的眉眉角角又更多了.
HadesS wrote:好好奇為甚麼有人讀可以到6000多而4K讀也有600多是因為RAID0的關係嗎??應該也沒差那麼多吧爆 用ram當ssd的快取,算是偷吃步+保護吧你去設一個ramdisk,再測速就知道了
其實也不用額外裝了,現在很多SSD裡就已經直接用原理類似的架構了所以大家測出來的高速都不是真實的,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是被這些所影響但是連續不停的持續寫入,一樣可以現出速度原形SF的壓縮技術,或是模擬SLC都是為許多理論上的優點而推出大家都知道SF只要不可壓縮就會現形,而其他技術就都是整顆寫入就會掉速度實際上大概寫個1/4就看到速度掉下來了.而且將資料放到越多個不可檢查的環節,出錯的機率只會越高而已記憶體也不見得每次存取的數據都一定是正確的,所以不建議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