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使用SSD產品前 你必須知道的真相與建議

s12251 wrote:有些售後服務很好~但是...怎麼換產品就


其實本來就只有正常價格 而且使用正規顆粒產品,
才能稱得上是SSD這個硬體應該有的消費級水準
如果要去買不合格原件所製成的產品
真的還不如採用傳統硬碟 再上20G SLC做加速就好

會怎麼換都有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簡單原因
1 怎麼換都是不及格訊號 問題自然依舊
2 當相容性部分沒釐清出來 問題自然依舊

許多人的所謂正常 有時就像超頻同理
僅是沒踩到那個接近崩潰的極限點罷了
等哪天遇上問題了 省的時間又賠回去了

進行極限超頻的電腦 又怎麼去指望應用上能當Server穩定可靠的呢?

而照成拼裝SSD產品能在市場流通的
實際上不就是當初喊價格貴的少數族群
要是每天都有月領22k 但成天發文說想要買雙B名車來享受的情況
我想多數人都會說 這是不切實際想法了吧?!

SSD本來就不是窮人的玩具 製程已經沒可在壓縮的空間降低成本了
再搞就是破壞品質的犧牲而已了

其實SSD早在SATA2 時代就已經出現過一次類似的市場亂像
只不過當時是廠商貪心 靠著降低品質的空間去創造可獲利空間
而這次則是消費者自己貪心 不停花小錢買問題產品也就算了
還搞成像是幫廠商在處理垃圾



SSD 不用想那麼多,家用就是買 intel 5/7 series,公司用就買 7/S3500/S3700 series 就對了。
算了吧~~

連SLC 跟 SLC Cache 都搞不清楚的人了
還能夠把iSLC當作是可以從透過修改MLC顆粒轉換成SLC的產物

想必這種超屌的錯誤觀念也是從對岸的大陸網站學來的吧!!!!!!!!!!!!

h7878220 wrote:
算了吧~~連SLC ...(恕刪)


既然認為有問題 那就清楚說出來不就得了
光回這樣沒頭沒尾的內容 反而才是毫無意義的
changpizz wrote:
其實你這樣比較有點...(恕刪)


大大午安,我最近打算更換筆電的傳統750G硬碟而爬了您的不少文(因為壽命差不多該換了),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1. 我上原價屋去看,發現熱賣的只有容量256G以下的SSD,256G以上的一顆也沒有熱賣,所以是表示目前市面上256G以上的品質並不穩定,所以不建議買嗎?
2. 您跟大多數人都有多少提到Intel雖然速度效能較它品牌略差些,但品質最穩定,結果我查了一下intel熱賣的只有535/120G這顆,而我需求是256以上或512G的SSD,那我還有挑哪牌較適合(我也是覺得穩定最重要)?
3. 承上,大多數會想買SSD的朋友應該還是為了速度效能,那如果買SSD先要求穩定為主,而速度效能放在其次,那我們花較多的錢去選購SSD的意義在哪?因為傳統硬碟容量價格及品質穩定度上相對SSD便宜又穩定不是嗎?所以爬了一堆文後我有點混亂不知該繼續買傳統HD還是換SSD了(我只拿來當系統碟跑應用程式,不做大量儲存資料用途).... @@"

謝謝^^
Return to innocence

魅_影 wrote:
...(恕刪)1. 我上原價屋去看,發現熱賣的只有容量256G以下的SSD,256G以上的一顆也沒有熱賣,所以是表示目前市面上256G以上的品質並不穩定,所以不建議買嗎?
...(恕刪)

穩定的關鍵並不在容量,在於本身韌體的調校跟RD設計的功力
但是容量越大壽命越長,相對影響穩定性的因素更少
熱賣的只有256GB以下容量,是因為那些東西夠便宜,是因為那些東西夠便宜,是因為那些東西夠便宜,是因為那些東西夠便宜
魅_影 wrote:
...(恕刪)2. 您跟大多數人都有多少提到Intel雖然速度效能較它品牌略差些,但品質最穩定,結果我查了一下intel熱賣的只有535/120G這顆,而我需求是256以上或512G的SSD,那我還有挑哪牌較適合(我也是覺得穩定最重要)?
...(恕刪)

通常較貴的品質也會較穩定(非絕對因素),因為用料可以更好,堆料也可以堆更多
承上,直接請店家幫你叫貨就可以了
魅_影 wrote:
...(恕刪)3. 承上,大多數會想買SSD的朋友應該還是為了速度效能,那如果買SSD先要求穩定為主,而速度效能放在其次,那我們花較多的錢去選購SSD的意義在哪?因為傳統硬碟容量價格及品質穩定度上相對SSD便宜又穩定不是嗎?所以爬了一堆文後我有點混亂不知該買HD還是SSD了.... @@"...(恕刪)

個人喜歡推500GB等級,因為這個容量很夠用
不管你後續可能還會升級很多次電腦,都依然夠用,除非是SATA介面被廢除的那天開始
也不需要為了某個程式還要專程挪到哪一個槽去
程式來直接按照標準的路徑安裝就可以
對大多數的END USER來說,甚至不需要改變使用習慣

畢竟是公開論壇所以免不了會有廠商或業代做些宣傳性的動作,畢竟每個人都是要混口飯吃,所以不斷鼓勵更換倒也沒什麼,
例如:先跟你說128G夠用,先買128GB以後不夠用再買256GB...,或是直接推你買二顆128/256,一顆當系統;一顆塞遊戲、跑資料;更甚者直接叫你買多顆來跑RAID。

我第一次買SSD就真的傻傻地買了64GB,真的很麻煩,有些程式跟遊戲還要專程移到別顆硬碟去,還要修改暫存位置
之後又傻傻的被板上推了128GB*4 來RAID,根本就是自尋煩惱,速度也沒有比較快,而原本的64GB在這時候就變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所以現在直接就推500GB等級,家裡的每台電腦,我也都直接換成500GB等級的SSD。
像是我現在就是512GB(系統加所有的程式遊戲)+128GB(以前留下的SSD 現在只放虛擬記憶體)
當然因為這樣以後購入新SSD的機會會變少,算是擋到很多人後續的升級機會(財路)
魅_影 wrote:
為了速度效能,那如果買SSD先要求穩定為主,而速度效能放在其次,那我們花較多的錢去選購SSD的意義在哪?



說intel的SSD效能略低,在部分入門款產品應該是事實,可這種略低性能是只在測試軟體測出來的性能差別(也都在幾%之內),一般實際應用上,如果真有人可以"盲測"出兩者之間的效能之別.......

也應該是神了!

而在品質.穩定.保固上,intel遠遠甩出幾條街之遠.

還是建議,越不懂SSD的新手應該買intel(尤其是當系統碟).

PS 個人intel X25-V 40GB 當系統碟五年了,沒有做過刻意的保護,從未出過問題.




看半天看不到什麼重點和建議

.....我只知道英特爾貴

.....但是比較穩

沒了
h7878220 wrote:
穩定的關鍵並不在容...(恕刪)


哈~也不用這麼老實,把利益這部分也把它說這麼明白啦,不過對於有種說真話,大讚!

至於性能較低的部分,其實這是因為各家技術原理上面有差異,
才會變成有這樣的說法出現,事實上速度本來就不是有差,
畢竟顆粒規格都是死的,單筆資料傳輸的速度也都是固定情況了,

只是SF既然都主打數據壓縮的技術部分了,自然也更不可能再反其道而行,
還讓數據用浪費方式去寫入,所以根本也不是批評者想的那樣,
以為那些效能是被憑空虛耗掉了,反而是不壓縮產品才真的是在虛耗寫入。

那些都只是因為不夠瞭解,其中差別與細節並沒有讓其領悟到,
才讓他們有了這樣不能公正去看待的說法與想法出現。

如果高速偏低是個錯誤的話,那麼當效能在偏低情況時,
因為壓縮而讓速度提高的部分,也應該公平的拿出來一起說才對,
所以真的對這種只談表面的言論,只要看完笑一笑就好了,沒什麼好在意。

一個是指高點位置,另一個是低點位置,實際上只要平均看之後,
效能也不可能有超出頻寬的表現。

不壓縮是極限速度高,壓縮產品是最低速度下降的少,
只是優勢發揮點不同,事實是沒有什麼不同處。
了解,看來intel的穩定性還是比較好的選擇,感謝各位回覆喔 ^^
Return to innocence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