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per6346 wrote:這產品在定位上本來就...(恕刪) 像是影像剪輯的及時顯示運算剪輯其中一段要做大量效果時 這種高速裝置就能提供非常有效率的讀取與寫入 讓時間縮短超大量零碎暫存的讀寫遠高於現在儲存界面的超高速的讀寫運用 還是有他獨特的市場
這東西一定要便宜才有銷路,但是看起來應該不便宜,如果一片要上萬元的,那就沒搞頭了。規格感覺好像早期研發的,太晚拿出來,比如:SATA2、CF卡。現在 64GB SSD 並不貴,用 CF卡備份反而昂貴,速度也沒 SSD 快。4路主機板8條插槽 * 4組如果全用 8GB 單條的,總共可達到 256GB使用 RamDisk 軟體,就可以做出 RamDisk。跑匯流排通道的,速度是 PCI-E 好幾倍。怕斷電,用 UPS 不斷電系統就行了,偵測到市電中斷,立刻呼叫腳本把資料回寫硬碟/SSD。實際組一台伺服器,搞不好比買那個硬體 RamDisk 還便宜。
這張主機板應該不是上萬 是好幾萬吧還可能四條記憶體要搭上一顆CPU才有用要用滿16條記憶體插槽 要上四顆CPU伺服器等級CPU看起來也不便宜以我做過的剪輯而言常常要做的是剪輯一段小段影片 檔案量約10-20GB 這種8x4=32 16x4=64就蠻適合的又不用花大錢 又不用去學軟體 單純當作儲存裝置使用而以剪輯完成 存回硬碟陣列 繼續抓一小段出來剪輯處理小眾小容量有小眾小容量的用法
港都狼仔 wrote:真的是好貴啊~雖然單條8GB SO-DIMM記憶體也不便宜就是窮窮 現在的1150~1155組32GB DDR3 + SSD 256GB + UPS + RAMDISK 軟體 也不用2萬吧什麼時代了還再給我用SD卡......15萬的垃圾送我也不要
這種價格?!應該是賣給識貨的人或公司吧?!曾經賣過電腦給一些專作印前處理的廣告設計公司,從原稿到輸出檔要經過層層處理,中間檔都暫存在硬碟,以每件CASE的資料寫入量近10GB甚至上百G來看,一整年下來的讀寫次數應該是天文數字,現今CPU效能不在話下,唯獨卡在儲存媒介的效能瓶頸及寫入壽命,這種東西應該可大幅減低硬碟及SSD的汰換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