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增圖片>> 裝了ssd後,剪接其實也沒有比較快.......


bmw760liamd wrote:
其實你把影片拉到軟體...(恕刪)


謝謝你的不吝分享~
真的很有幫助!感謝您~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jeffc0703 wrote:
剪輯轉檔跟硬碟速度的關係真的不大,不管是ramdisk、ssd我都試過,差異真的非常非常小,顯卡的cuda運算有一點點差別,但是它其實通常只支援轉mp4等兩三種格式,而且是幫助cpu運算而已,讓cpu負載從99變成20左右,運算速度幫助也有限...所以其實轉檔一直是卡在核心數,我用三年前的i7860(4核8緒)加gtx460(cuda386)跟朋友新組的i73970k(4核8緒)加gtx670(cuda核心數1000多)轉一樣的檔,速度還是差不多,所以我已經買了8核16緒來升級了,cpu核心數才是王道啊!)


真是一與驚醒我夢中人!
我的PC就是8核16緒,筆電部分因為能選擇的CPU實在不多~
因此僅能4核8緒~

話說回來CUDA我個人覺得快是快,但真的不推薦!
演算的時候很多細節會不見!
您可以試看看喔!僅用CPU硬解,細節和畫質用目測的話感覺有高上幾分喔~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Rainbow0618 wrote:
SSD開機開軟體真的...(恕刪)


SSD 強在隨機讀寫上,剪片的東西都是循序大檔,SSD 能佔到的便宜反而不多,你把剪接的硬碟部分搞成 10000rpm/15000rpm SAS 硬碟兩顆甚至四顆做 RAID 0,應該會比一顆 SSD 強,但是耗電量很可觀就是了。

Rainbow0618 wrote:
話說回來CUDA我個人覺得快是快,但真的不推薦!
演算的時候很多細節會不見!
您可以試看看喔!僅用CPU硬解,細節和畫質用目測的話感覺有高上幾分喔~


CUDA 這類東西真的只有快。我記得以前有專用的硬體壓縮卡,這類產品弄出來的畫質就是比 CPU 或是 GPU 硬幹來的好,只是好幾年沒看這塊了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這種產品。
Rainbow0618 wrote:
硬體測試平台不同~數...(恕刪)


在硬體上.plextor 128/256這二種.讀都是4-500...寫入卻差很多300/400...這是先天硬體上的限制
在COPY這動作中.CPU可能只佔10%的時間.90%是看HDD(SSD)...
在轉檔的動作中.CPU可能就佔了90%的時間.所以SSD只能加速你的.寫入動作的時間....想以快為買SSD的考量來看.你真的是買錯了.該買256的.速度快50%
======================================================
各種CPU跟轉檔的關係.01網友實際實驗資料...不含CUDA.Ultra Faster. Stream

不過真的要快.Ultra Faster或InteL QSV...速度應該不輸CUDA
參考01網友QSV CUDA CPU三種解碼時間

以壓縮品質而言
CPU(或專業硬解卡)最好.用CUDA.Stream.QSV次之....

toocck wrote:
在硬體上.plextor 128/256這二種.讀都是4-500...寫入卻差很多300/400...這是先天硬體上的限制
在COPY這動作中.CPU可能只佔10%的時間.90%是看HDD(SSD)...
在轉檔的動作中.CPU可能就佔了90%的時間.所以SSD只能加速你的.寫入動作的時間....想以快為買SSD的考量來看.你真的是買錯了.該買256的.速度快50%恕刪)


謝謝您的不吝分享~
我學到了~
看來我買錯顆了....
人很奇怪~幾十萬的拍攝設備都買了
但一顆SSD卻覺得貴......矛盾阿~矛盾~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Rainbow0618 wrote:
FULL HD 影片從ssd轉入HDD
和單顆HDD自轉自寫說真的~差異真的很小!


我覺得這有點廢話耶, 檔案在同顆硬碟工作 與 A硬碟讀寫B硬碟.. 當然是前者快阿!
你的問題根本不是SSD的問題, 而且你自己也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

另外轉檔CPU等級的影響較大, 還有軟體與硬體加速也有很深的影響(Quick Sync, CUDA)


影片處理本來就吃重處理器及記憶體...
因為執行瓶頸在此, 即便i7這麼猛的處理器..
遇到大工程還是得等, 這時SSD用處真的不大....

但i7真正價值這時候就出來了!
平常看起來跟G530好像沒啥差別... 上網文書甚至跑遊戲幾乎都沒感覺差啥..

一到轉檔, 那就是真本事, 完全假不了!
可以跑出接近兩倍的效率... 這還是因為電腦不只是處理器在跑而已..

版上很多人都常搞錯升級方向...

要文書上網玩OLG, 去買顆i7卻用不到....實際上是沒有效益..
要轉檔跑圖的, 弄顆SSD, 以為會變成"飛速"...but...

實際上這兩者需求剛好就是買錯而已...

轉檔不是硬碟沒用, 而是相對於強U, 不夠明顯.... 速度瓶頸在處理器及記憶體身上嘛!





ssd 對於載入貼圖 以及素材上有幫助
整體大檔案專案檔案展開也是有幫助 ....

可能是筆電的環境跟桌機上還是有差別
cuda會損失細節喔~
那我要好好研究一下
請問版大是用什麼器材攝影
如果拍攝的素材是用PRORESS4:2:2,這樣轉檔應該細節失真率會比較小吧??
我現在拍攝的話會用ATOMOS的外接儲存裝置讓取得素材盡量先不失真再去剪輯~
雖然是純興趣不靠這吃飯但是看到漂亮的錄影畫質就覺得心情很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