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LC,MLC有差,但使用上的感覺度有差嗎??

Kingston的SSD
V系列使用JMicro的控制晶片
V+系列是使用Toshiba控制晶片
這兩個晶片在BeHardware的測試
被評為要雞肋級

在下就抓了一顆前代的325 V+ 64GB當系統碟
跟4個萬轉36G小暴龍Raid0比起來(讀>300MB,寫>200MB)
但差在IOPS的量跟Seek time, SSD就是快!快!快啊!!

後來再追一顆325 V+ 64GB來兩顆Raid0
跟單顆相比, 測試數字快Double了
但實際使用沒感覺有快很多
真的是花錢買爽...

附帶一提
因為intel的4K很亮眼
所以在下也追加了一顆40G
專職處理一般temp, 瀏覽器temp跟分頁檔
效果跟花錢買爽是一半一半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longyeekimo wrote:
SLC的速度幾乎是在...(恕刪)


這樣比較容易讓人混淆,
SLC速度是MLC的3倍?
讀的速度是3倍還是寫的速度是3倍?
是同樣4KB/page的來比較?還是8KB MLC和2KB SLC來做比較?

在讀取的表現上,MLC和SLC差別不大,除了耐寫次數,
差別是在寫入的部分,Benchmark的寫入速度和實際寫入是有很大的差異,
相同環境下循序寫入同樣為20GB的資料量,來比較SLC SSD和MLC SSD的寫入表現才客觀吧?
如果只是要測DRAM或Cashe的寫入,不如測RamDisk的讀寫看來比較爽!

其實以Indilinx的4CH/ARM7能有這樣的表現,演算法己經算不錯了,
人家真的有些到獨到之處,不是嗎?

sumicom wrote:
SSD的表現取決於控...(恕刪)


所以只要做SandForce/Marvell的就是一線大廠?
Corsair/Patriot的SandForce Slution是自己做的?
ADATA/Plextor 的Marvell Solution是誰做的?
小A牌,T牌,G牌和對岸的K牌也早就有出SandForce的Solution,所以他們也是一線大廠?
Toshiba/Kingston/SanDisk這兩個Solution都沒用,那他們算老幾?
Sumesis wrote:

其實以Indilinx的4CH/ARM7能有這樣的表現,演算法己經算不錯了,
人家真的有些到獨到之處,不是嗎?


OCZ把Indilinx買下來了~這個動作有點怪

難不成OCZ看到了Indilinx有什麼秘密武器嗎?

還是為了炒股票建題材~買一家跟自己本業相關的IC設計公司high light自己有開IC
做垂直整合

Sumesis wrote:
這樣比較容易讓人混淆...(恕刪)


當然是4K對4K啊...

我只知道,以我做flash algorithm經驗.
SLC輸MLC是很可悲的.
尤其在4K random write上...
因為當4K random write時, cache ram效果不大,很快就用光了. 雖然會做的,MLC可以撐高. 但實際上SLC天生的速度在4 channel上要打敗8channel的MLC是很簡單的.

SLC的page program大概是200~300us,
MLC的page program為1ms~3ms間....

這時, 4K對4K, SLC至少領先3倍. 如果MLC channel為2倍,那還有1.5倍.
但現在35nm的MLC,就我看過, 1ms都算短的.實測起來都快1.7ms

這樣來看, 在4K random write下, SLC輸MLC不是很可悲嗎?

更何況,就我所知,版上不少測所謂random write的工具只是半random....也就是不夠亂
還具備sequential的特性.
而且SLC還一個特性MLC大輸, SLC在program時可以不照順序program block. MLC因為卡這層,寫入放大倍數高得很.

了解道理後,不覺得可悲嗎? 花點心思的話,SLC做出來的SSD是超快的.


我只是看不慣網友一直追捧. 把換貨視為一種恩惠. IBM說,沒有服務的服務才是最好的.言下之意,EZLINK應該先保障自己的產品品質,那才叫好的服務. EZLINK若能保障使用者的資料沒短期損毀的疑慮,再來談服務做得好不好吧. 本末倒置了.
就使用X25E一年多和C300三個月的經驗相比

這問題好像在問印刷在聖經紙和銅版紙上的書哪一本可以讓讀者看得比較快,答案是沒什麼差別

至於所謂理論上SLC速度應該高於MLC,也許那優勢不容易在一般情況下被使用者感受出來吧~

pkparty wrote:
就使用X25E一年多...(恕刪)


SLC和MLC有很明顯的差異,
感覺不出來是因為成本的關係,SLC通常只做到4 channel而己. Interleave也少.
所以才拉近了SLC和MLC的效能,讓user以為差別不大.
有機會可以玩玩8 channel的SLC看看. 以前自己在做, 8channel的SLC下去令人驚豔.

還一個原因,一般使用者只看初期效果,而不看中期或長期效果.
用到一個程度後,SLC跟MLC的差異會放大很多.


就我所知~Indilinx目前有兩種SSD 的方案

Barefoot系列是8ch的~目前EZLINK用的就是這一個

Amigos系列是4ch的~主要是SATA-DOM IPC TabletPC在用

Indilinx的SATA3方案好像也已經出了~不知哪一家SSD廠商會先發表

longyeekimo wrote:
當然是4K對4K啊....(恕刪)


這樣大概的輪廓就比較清楚了,受敎了!

沒有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這句話說的真的太好了!

longyeekimo wrote:
SLC和MLC有很明...(恕刪)


以8CH的SLC應該要有怎麼樣的Performance?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