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初次組裝電腦就是使用Seagate的250G機械硬碟,雖然滿多人都說有災情,不過個人也順順利利用到畢業,之後陸續更換了1T的梭魚和2T的火梭魚,到目前也是活得好好的,不過當時並沒有資料救援服務,所以重要資料都要小心備份。
Seagate第一次推救援服務卡的時候,當時只對特定的硬碟型號使用,剛好幫朋友送過一次Seagate原廠,當時真的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狀態,結果不但救回大部分檔案,還附送一顆外接硬碟,這售後服務真的好到沒有天理啊,之後出backup系列外接硬碟直接買下4TB來裝資料,儘管資料救援服務時間只剩一年左右,依舊覺得安心感爆棚。
現在Seagate主打的三年資料救援服務,不僅直接開放給內外接硬碟,甚至連SSD系列都有。過去的SSD容量沒這麼大,多數人當系統碟或遊戲碟來使用,畢竟SSD是使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取媒介,一旦壞掉資料基本上是沒得救了,所以重要資料基本會放在機械硬碟中做冷儲存,偶爾想要翻找或是取出都可以感受到那極慢的傳輸速度,也相對降低了不少工作效率,如果能有一顆能安心進行資料儲存且傳輸又快的固態硬碟,絕對是消費者夢想中的逸品,而這個部分Seagate的FireCuda系列SSD真的做到了。
Seagate FireCuda 520 SSD的哪些特點最吸引人?
我必須說~全部都很吸引人!!
從速度層面上來看,FireCuda 520不僅擁有5000/4400MB/s的順序讀寫,在隨機讀寫上更是達到760K/700K IOPS,在我們一般使用檔案傳輸較為瑣碎的檔案時,具備高速的隨機讀寫更有利於加快傳輸速度,FireCuda 520在這部分的表現相當優異。曾經實測過遊戲讀取速度比對一般的SSD和NVME或許差距不大,但在日常使用時像FireCuda 520這種高速SSD最明顯的就是改善開關機速度和系統操作的流暢性,就如當初早期老筆電在硬碟升級SSD後就完全改頭換面般生龍活虎的狀態,相信很多人在用過NVME後就真的回不去了。
在相容方面,除了AMD陣營的X570和B550外,包括最新的INTEL主機板B560和Z590都能完整享有PCIE 4.0的速度,如果主機板沒有支援PCIE 4.0也不用太擔心,FireCuda 520能向下相容PCIE 3.0平台,速度雖然沒有辦法到急速,但是以目前市場SSD的價位來到甜蜜點,直接入手買下去戰未來其實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在容量方面,就如上述所說價位目前剛好在相對低點,大容量SSD相對就比較容易入手,這邊個人會推薦FireCuda 520的1T或2T,除了讀寫速度較良好外,將系統、遊戲和資料通通丟在一起的懶人作法對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相當受用,換硬體設備更簡單,移動一條短短的固態硬碟上去就可以無縫接軌了,最後自然又要提到這個超讚的三年資料救援服務,基本資料備份的步驟確實雖然不可少,但是FireCuda 520已經幫我們上好滿滿的保險,附加價值遠比想像還要大~~非常多。
目前市面上確實已有更高速的PCIE 4.0固態硬碟,但是在速度優先的同時是否會因高溫造成效能低落的狀況發生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個人曾用過2000/1000MB/s和3400/2800MB/s兩款NVME固態硬碟,看起來讀寫效率較低的反而用起來更穩,溫控表現也更為優秀,而FireCuda 520在效能和溫度的控制相當均衡,加上180萬小時的MTBF和高達3600TB總寫入壽命,耐久度絕對有上乘水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