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2外接盒有需要散熱片嗎?

另外, 建議外接盒子最好是放在型金屬板上面來增加散熱效能.
我是放在以前買SATA SSD 附的金屬轉接板子上. 會摸到這板子熱熱的(38-40度C)


內部寬度要夠,不然裝了散熱器也放不進去。寬度至少要有25mm。









PCB上有風扇電源,要加裝風扇也沒問題,有風扇電源的外接盒是少數。主動式的散熱器最強。




USB的橋接晶片,也是發熱大戶,記得PCB拆下來通常是在背面,橋接主控晶片加導熱墊把熱導到外殼。
熱源分散,散熱才會好。
外接盒會高溫一部分也是喬接晶片溫度疊加上去,所以大盒子一定比小盒子散熱好。
PCB做的大有利於散熱,有些外接盒PCB超小,電子元件集中,不利於壽命。
pcb上做了大片沉金工藝幫助散熱不要浪費了,一樣上散熱墊。



2364會比2362溫度還高。
借用一下網友的測試。



原本的SSD固定方式使用橡膠釘,改成銅柱鎖螺絲。橡膠釘的固定性太差了。






室溫31.2度


純被動散熱,沒有風扇,手工紫銅散熱器



待機溫度31度
連測CrystalDiskMark 5次,SSD最高溫度37度


ASM 2364橋接晶片導熱至底殼,看一下待機狀態下底殼的溫度,37.9度 橋接晶片的發熱不容忽視,溫度一點都不低。
外接盒盡量買大的,越大越好。
2362跟2364我都有,2364溫度明顯高了不少。

貼黑色膠帶是因為熱成像無法量測金屬表面會反光,有誤差,貼黑色膠帶可以解決問題。


顯示溫度37.9,正負3%的誤差。
實際溫度介於 36.8 ~~ 39度之間。


換2362的外接盒測試


室溫差不多


待機27度
連測CrystalDiskMark 5次,SSD最高溫度36度




這條SSD ,INTLE 660P 使用2362的兼容性比較好,接在2364盒子上,有時候插上電腦沒有反應,或是插著電腦一陣子沒使用,SSD就不見了,掉盤了。







使用主動式散熱器,散熱器不要太爛,會比原來的盒子低10度以上。

關鍵是主動式散熱。


市售的外接盒不管多大,長時間寫入,都是超過50度以上。
systemctl

台灣中南部冬天時確實要注意起靜電,我之前講的太武斷

2023-06-21 21:37
downtodo

ORICO 是殺手這是以偏概全的說法,他出這麼多型號不同類型外殼的外接盒,各型號橋接晶片都有兼容性的問題,不一定是盒子的問題,SSD體質也有差,當你發現裝某型號SSD有奇怪問題,就不要再繼續使用。

2023-06-22 0:20
hardball

算是最丐的款式,散熱別有太高的期待,但總比沒有散熱片好。你PO的賣場連結價格太貴,台幣179元(3mm),我在淘寶有買一些,單價低於台幣10元(6mm)。

2023-06-19 17:19
hardball

剛好這幾天在弄MX300(M.2 NGFF款),接上外接盒,裸片,全盤讀一遍,最高溫68度。貼上6mm的散熱片,最高溫56度。算是堪用,有總比沒有好,價錢非常便宜。

2023-06-19 17:29
南松山 wrote:
https://24h...(恕刪)


你好:這種散熱片是很簡便的形式,如果要保持低溫的話,需要買好一點的,矽膠帶的壽命與可靠度也不一定,可能久了就鬆了斷了,沒有辦法很好的貼緊表面。

日前我看過黑暗執行緒,『SSD降溫大作戰EP4』文章裡面有調查報告,結論是將溫度上限設定在50度,如果你的SSD非屬低溫型的,沒有開冷氣的狀況下,裝這種簡易式的寫入稍微用力,這天氣極為容易就飆破50度了。
南松山
南松山 樓主

外接盒再用力,也才5Gbps、10Gbps。也會飆破50℃嗎?

2023-06-20 21:19
CONA24

南松山 可以照我的2樓留言測試,在開殼狀態下寫入測試會跑到幾度。

2023-06-21 19:28
現役 Gen2x2 外接SSD(24hr持續外接), 用CrystalDiskMark連續跑3圈(1GiB, 512MiB, 256MiB), 溫度能維持在50幾度C內; 服役到現在, 待機穩定維持47度C以下, 運作最高溫度還沒飆破60度C, 持續觀察中....

現役狀態:


CrystalDiskMark連續跑3圈(1GiB, 512MiB, 256MiB):
fctsai

我本來也是這樣架設,但是下降溫度似乎沒有差異,那片Plextor金屬支架我也有

2023-06-21 21:38
另外, 這盒子的晶片可以支援到4TB版本的M2 SSD, 算是有cover到下一波4TB M2 降價的殺戮戰場, 將來不致於無用武之地


systemctl

reconail 相信我,表定只是表示廠商有測試過可以,不代表沒測試過就不可以,我的Z170主機板也表定支援最大1TB m.2 SSD,結果我現在安裝Gen4 2TB m.2 SSD在上面跑

2023-06-20 22:39
systemctl

綠聯那款廣告文宣寫的是(有)支援2TB容量硬碟,並沒有寫最大支援2TB,這兩者意思根本不同

2023-06-20 22:56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539930
4年前貼文, 借圖提供參考囉....

systemctl

說那麼多理論沒甚麼意義,等我年底買4TB測給你看來驗證一下囉

2023-06-20 22:46
systemctl

上面那個整理表規格僅供參考,道理我上面講過了,廣告文宣有寫只代表廠商有測可用,不代表沒測的不能用,更何況幾乎大多數外接盒商品根本不寫

2023-06-20 23:03
GM7000 太熱情,用全鋁擠鰭片待機溫度 51度,
現在直接綁在金屬桌腳,待機溫度降低到46度,
如果在加上冷氣設定27度環境溫度29度再與風扇加持下,待機溫度可以降低到43度。
downtodo

創意無限。

2023-06-21 21:41
hardball

這創意,讚喔

2023-06-21 23:13
ORICO M.2/NVMe 20gbps typec-c3.2 ssd 外接盒 M2PVC3-G20

怕熱直接買這款就好了,有內建風扇
速度還是20G的
systemctl

我蠻認同風扇裝反,把冷空氣吸進外接盒裡面比較有效散熱,但真的自己買來用才知道,我年底1111沒意外會買。

2023-07-08 18:47
windsky2008

我也是打算等1111,主要想等等4T降價,現在4T是2T的3倍價有點不合邏輯,且4個月後應該會再降一波,到時配著盒子一起送來

2023-07-09 14:47
windsky2008 wrote:
ORICO M.2/NVMe...(恕刪)

我覺這款設計不錯,內建散熱片及風扇,外殼只是方便外出攜帶用,平常在家可以直接裸板使用,USB Gen2x2的規格對岸才賣800。

根據京東的回評這款風扇十分安靜,很多給負評幾乎都是電腦小白癡留的,人家寫支援Mac是說能在該平台正常使用,能不能上20G還是要看Apple機器本身支不支援USB Gen2x2,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這比起樓上一堆連m.2散熱片都沒有且也沒頂到金屬外接盒上蓋,散熱效果好不知幾千倍。

缺點就是外殼下蓋只是PVC材質,只有上蓋才是鋁擠壓,可能考量到成本及重量吧。
downtodo

期望越大,失落會越大。

2023-07-11 13:29
jameschuang8888

ORICO M.2/NVMe 20gbps typec-c3.2 ssd 外接盒 M2PVC3-G20 這款看起來很讚耶! 不曉得有大大用過好用嗎? 相容性是否OK?

2024-06-17 13:5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