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good wrote:
去年看到Patriot...(恕刪)
誰跟你講ssd可以放重要資料的?

通常買這種雜牌ssd都是拿來裝遊戲碟居多 壞了也不心疼 重載就好
拿來放重要資料 只能說

ssd和hdd差別是在哪 自己不做功課 是要怪誰?
3c本來就是人品問題 有些人就是好幾年都沒事
送修本來就是和你價格成正比,我是沒看過便宜貨有保內送修隨即換新啦!
送修大概2-3禮拜本來就正常時間 是在急甚麼?
squgood wrote:
去年看到Patriot...(恕刪)
原則上,如果要求的是SSD穩定性、耐用壽命
就是挑原廠自家品牌,有原廠顆粒保證
其他非原廠盤,就是得看他良心
畢竟成本會反應在售價上
像是前陣子對岸很火的(1602+長江X3-9060、X3-9070)方案,gen4 滿速盤
2T都殺到500以下,約台幣2000初(有點心動 XD)
但是同方案原廠致態Tiplus7100
賣2倍價,買的人還不少
還不是為了那個長江原廠顆粒(有部分是他們的國產情結)
尤其是前陣子小飛機大佬測完gen4原廠盤的穩定度、耐久性測試
撇開性能不談,只看穩定性、冷數據(數據保存期限)、寫入壽命
長江顆粒別說屌打各家原廠盤,完全是不同世代的怪物
而同方案(1602+長江X3-9060、X3-9070)
非原廠能以50%價格內卷,同時還保持一些利潤
成本能這麼低,無非就是顆粒本身很便宜
基本上都是屬於降級片或以下
這些非原廠還能玩出同容量(2T),不同顆粒數量的版本(4或2,不同封裝廠,要抽獎)
顆粒上的絲印也要抽(太多未知來源的封裝廠)
像是這幾天pc家那邊上架的海康G4000
應該是同方案的變種
海康同方案還有C4000、CC700、X9,3種馬甲
封裝廠不同、韌體也不同,各種組合,花樣可多了
當然,翻車率...
所以要挑穩,就是原廠盤
那種低價的非原廠盤,就是賭,當作是買5年保固
另外,提醒一點,沒有不會壞的SSD
就算是是原廠也只是翻車率低一點
重要數據,不是不能放SSD
(沒有不會壞的機械硬碟)
但是要多做幾個不同裝置的備份,保平安
其實只是單純分享個人遭遇到的經歷與心得。
也跟大家說個觀念,SSD不是不能存放重要資料。
市面上販售的NB有多少台有HDD的?
其實現階段SSD已大多取代HDD,
除非PC/NB有SSD+HDD並存,
不然重要資料一定是先存到SSD。
真正需要是定期備份SSD中的重要資料到HDD/ NAS/ 雲端。
我買過許多家大廠的SSD/HDD,確實沒遇過這種的。
這家美商博帝是第一次,應該也是最後一次購買。
當初購買時其實對它有所保留,才當作遊戲碟使用。
只是沒料想到才短短7個月就直接掛掉。
至於售後服務則是見仁見智,別家可以現場立即更換,
這家需要較多的手續與時程,總體平均半個月~1個月。
有網友覺得等幾周或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
但我認為在保固期內沒用到產品還損失幾個月,
是不利於消費者的。且經歷個幾次就保固外了!
qinin wrote:
重點不是你用了那個牌子那個產品,重點是重要資料你有沒有備份
沒有一家的產品可以掛保證絕對不會在保固內壞掉
個人去年買的Seagate IronWolf NAS碟還不是一年就出現壞軌,多年前買的Barracuda倒是一直活的好好的(鼻子摸摸買了一顆更大容量的IronWolf,壞軌的拿去換了一顆良品回來當備份碟)
記得…沒有人會跟你保證它的產品一定沒問題,重要的東西請記得備份
當然…你可以選擇比較大的牌子比較好的產品,至少保固比較好,出問題的機率也會比較小,選擇相對便宜的產品不就是要省錢?即然只花了那些錢個人就不會對它有什麼太大的期待
都是機率問題,就看會不會遇到而已
其實你所謂的重點,我在16樓已經說明過這觀念了。
你有買Seagate IronWolf NAS碟,家裡應該有NAS吧?
請問你電腦中重要資料備份到NAS的週期是多久一次?
如果是你有做到天天備份重要資料,那就給你拍拍手!
(記得備份後還要有異地備份,遵守321法則,不然只做了一半)
我家也有NAS呀~ 還有UPS、磁碟陣列和各廠牌外接硬碟呢!
Seagate IronWolf NAS碟買過數顆,幾年前也曾壞軌換過。
(當天去光華現場即更換,跟這家相比有效率多了!)
從以前接觸電腦到現在,硬碟壞軌早就是司空見慣了。
不過拿HDD硬碟壞軌跟SSD整個掛掉相比,可謂天差地遠!
HDD硬碟壞軌資料可以搶救,連機板掛了也可以救!
但SSD掛了幾乎就沒救了!
我只是分享經驗提醒大家要小心這家的品質,
(雖然這家號稱也蠻大的,價錢也沒小廠牌的便宜)
我入手時已經有所防備了,只是品質比預估的還要糟,
幸好已將損失大幅度降到最低。但時間成本還是耗費了不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