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跟硬碟的最大差別在於硬碟是機械運作
讀寫針在運作時不斷在硬碟上移動
從A點移動到B點需要時間 這個叫seek time
開機過程涉及讀取大量零碎的文件 這些文件都散佈在硬碟上的不同位置
各次seek time的總量對於開機速度的影響要比各次讀取的總時間要多
但是SSD沒有seek time
所以也代表為什麼你看到硬碟的4K讀取比SSD悲劇很多
就現在來說,主流固態硬碟M.2 接口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SATA協議SSD,另一種則是速度較快的PCI-E協議SSD(取決於主板和SSD)。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下兩種接口硬碟的工作原理,要是在傳統SATA硬碟中在進行數據操作的時候,數據一般都是從硬碟讀取到內存,然後CPU內部會提取數據進行計算,計算之後才會寫入內存中再存儲在硬碟中的;另一種則是速度較快的PCI-E固態硬碟的數據是直接連接總線與CPU,傳輸速度以及數據量都是最大的,這樣就節省了內存調用硬碟的過程。說的通俗形象點就是好比這兩種通道是兩輛相同的汽車,PCI-E通道的汽車是行駛在高速上的,而SATA通道的汽車是行駛在崎嶇山路上,兩者的速度一看便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