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老電腦文書機升級SSD選擇幫忙推薦~

老電腦想光換SSD就會變快??我試過,是騙人的

當初我的老電腦是賽揚(Core 2時代),主機板還說支援SATA3

那時候內顯是南橋(還是北橋,忘了)內置的

要看個1080P的影片都會卡卡的

換了顆SSD來裝,也加了記憶體,通通沒有



最後只花了700塊,換了一個Intel Core 2 Quad Q9550

跑得很順阿,就算影片檔在普通硬碟也是嚇嚇叫

快要十年前的主機阿

花了好幾千

還不如花700換顆CPU!!
500G CP高一點
最少也買到250G左右的
差一倍,但價差太小了
傳統硬碟是所有電腦配件中最跟不上速度的 老電腦換SSD最有感 開機秒數進系統 光是這個爽度就增加
我建議你這種CPU升級的必要性不大,要買120G的不如就買最便宜的240,推薦科賦N510+, 才七百塊左右吧!
感謝以上建議,如我內容所寫的之後會購入筆電做使用,目前只有打算小升級度過這過渡期,之後不堪使用才會整組換新的。
u9431030 wrote:
1.Crucial BX500...(恕刪)


+1 五年保

不過我只推美光 和intel sandisk wd 目前手頭上的m4 和 520都還沒壞
kevin81140 wrote:
感謝以上建議,如我內(恕刪)


我記得主機板要有支援M2才能有秒進桌面的效果
如果沒有支援,是無法有這樣的速度
SSD至少240、256G八

能上480、500G會更好

系統碟 推MX500好用 又有5年保~
老電腦不用投資太多錢在上面..

用SSD也難以跑出全速..

錢夠當然買大廠如美光 WD五年保產品 MX500 之類

但經費有限就找BX500 注意備份其他都沒啥問題
三年保也可以用...
我從 CF card轉 IDE 灌系統的年代就開始 原本深深的相信SSD的功用
但是 最近在搞了三台不同的老電腦 才深深的發現....網路上面的網頁跟影片現在真的很吃資源了
都是用一顆INTEL 2.5" SATA SSD測試 size忘記了 反正MLC的年代
第一台HP mini 2140
第二台 IBM THINKPAD T43
第三台 一台 L5420/6G 的桌機
HP mini 不用多說 任何作業系統 從 不管是 small tiny mini micro pico 不管你加上去甚麼形容詞 形容微小的字眼
的任何一個版本的linux 我不信有人可以說 跑現代化的網頁跟YOUTUBE 可以有多順 光是安裝過程 可能就可以先睡一覺了 上網的話不管是狐狸還是甚麼勇不勇敢的瀏覽器都一樣
換到Google 也依樣 不論是 Chrome OS 或是 Android X86 表現的只是卡而已
現在可能 選擇geexbox 拿來專職看看影片 不過720p可以 1080p我想就太難為她了
但是ATOM的優點應該就是不耗電 買一顆3cell電池 500元
第二台的CPU 已經換過當年的神器第二名Dothan 2.0Ghz
這台目前的職位就是專門驢子跟儲存檔案 (這功能原本只是HP MINI的工作)
這台目前我找了當年的ASKA CF32搭配一片CF card
加上一顆...expresscard介面的 創見 SSD (這非常少見)
當暫存跟一些免安裝的軟體的位置 (他的優勢就是 同時有 PCMCIA介面跟 expresscard介面)
因為IDE的SSD太貴了....此外我發現 沒有甚麼不同 因為 一邊用IDE開機或是改用 SATA的第二顆硬碟開機
進桌面也不是很慢了沒有秒進 至少也有分進
用SATA SSD裝系統當然開機快叫程式起來的速度快 看網頁跟影像變成堪用了 但也不太可能跟現代電腦相比

第三台目前還在想要留下來做甚麼....
這台搭配SSD灌系統跟應用程式或是網路瀏覽
所有東西大概都是秒開秒進 1080p也沒甚麼問題 這
台還有一片單一so-dimm 的筆電4G DDR2(這也是少見)
當然這三台共同特性就是消耗的瓦數ATOM就算一直開也是很小瓦
Dothan 我記得 25W還是27W L5420可能45W-50W

所以我認為 CPU等級沒有到Core Duo 以上的老電腦 其實換SSD搞不好..提升已經有限了
除非可以有純粹文書的需求 連上網多媒體的使用都很少
老電腦 RAM加到滿 動用RAMDISK基本上還是可以讓上網的環境再友善一點再順一點

回頭看來
當年孤家寡人的時候會花錢搞 CF轉IDE
會找高速讀卡機 或是會找很稀少的SSD 或是4G單條的筆電DDR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