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SD接口

讀3000MB寫1500MB又能怎麼樣?


開瑪莎拉蒂到沙灘越野,要不是錢多,要不就是吃飽撐著

資訊氾濫,人云亦云,為什麼要放著腦袋卻不用

拿個最簡單的例子
應該不少人看過電腦跑的歷程圖吧

假設一秒只能做一次動作(頻率)
而一分鐘有60秒(週期)

1.
3000MB通過3000MB的頻寬需要佔用一秒
1MB通過3000MB的頻寬"一樣"得佔用一秒

2.
MB*秒數=累計量(MB)

3000MB*60秒=累積180,000MB
1MB*60秒=累積60MB

3.
一樣複製500MB
500MB單一檔案經過3000MB頻寬只要一秒
500個"1MB"檔案經過3000MB頻寬要 8分鐘20秒(500秒)才能完成

同樣技術下,只要檔案越瑣碎,兩者效率沒有分別
所以就算SATA3只有600MB的頻寬又怎樣
去掏掏自己電腦裡有多少大於600MB的檔案吧
發揮不出擅長的能力,又能有什麼差別

PCIe下的NVMe提升的是在於控制晶片與記憶體(Flash)管理
所以透過測試軟體會看到IOPS提升,
但實際重度的遊戲場合,也根本體驗不到兩者的差異
更何況用途如果是一般的文書處理
反而是影片剪輯類的大型檔案可以明顯感受壓制的時間縮短
因此管你什麼接口,搞錯用途
單拿頻寬來論效能,根本就是錯的

要論頻寬
有本事拿DDR去兜RAMDISK
屌打NVMe
還不會熱衰竭

什麼影響fps,什麼瞬間掉禎,還略有提升感
那是你顯示卡跟不上,別賴到固態碟

要論主流
真正主流的產品會連低價主機版都會看的到(低價不等於低階)
主機板晶片原生就是走PCIe
從晶片原有的線路直接拉PCIe線路加個插槽是能花多少料錢?
主機板商故意區隔市場,拉抬售價
NVMe廠商試作的超高溫實驗品,不加散熱片就等著熱衰竭
花了大錢清庫存
被噱頭操弄還不自知
自己笨就算了
還拉著別人下坑

您的主機板除了 sata 之外,
並沒有其他的接口,
所以不用考慮其他接口的 ssd,
除非您打算使用轉接卡。

使用轉接卡的話,
您可以依下列幾點考量決定。

1.效能:
m.2 效能經過轉接卡,雖然會折損,
但仍會比 sata 好。

※修正一下,
前面有其他細心的高手提到,
您的主機板只支援到 pcie 2.0,
最大頻寬是不及 sata-3 的,
所以差別應該感受不大。

2.延用性:
sata 的接口目前看起來沒有消失的可能性,
2.5吋 sata ssd 將來也可任意流用至其他裝備上,
再怎麼不濟,
也可買個外接硬碟盒當行動硬碟來用。

m.2 目前已成為主流,
也不至於被拋棄,
但以後換主機板時可能受限制,
平價的主機板可能因成本考量,
未設 m.2 接口。
即使有設,
通常也只有一個,
屆時可能應該要考慮當時新的 ssd ,
這舊的 m.2 ssd 仍有可能變成多餘的投資。

3.價位:
沒特別注意,
請自行訪價吧,
應該是差不了多少。

補充1.:m.2 接口是長這樣的:



補充2.:
您若決定使用 sata 接口,
記得接這兩個位置,
您的主機有分 sata-3(黃色)及 sata-2(咖啡黑?)
接錯不會造成損壞,
但 sata-3 的傳輸效能較高。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恕刪
jfmoijeo wrote:
我的主機板是ASUS H81M-E...(恕刪)




你的主機板有:
SATA3 槽 * 2個
SATA2 槽 * 2個
PCI-E X16 槽 * 1條(顯卡那個槽)
PCI-E X1 槽 * 2條

如果去 原價屋、欣亞...之類的電腦估價網站
會看到 SSD 有分三種界面,分別是:

SATA3 界面:
平均速度在 500MB/s 左右



M.2 (SATA)界面:
速度同 SATA3
這個對桌上型電腦沒什麼意義,這是給老舊筆電或小電腦用的。


M.2(PCI-E)界面:
速度比SATA3快很多,約 2GB/s,快4倍!
關鍵是:價錢和SATA3 的沒差多少




所以 SSD,買哪種界面的划算?

當然是 M.2(PCIE-E)界面的最划算。這是新出的界面,以前沒有的。


******************************

但主機板沒有 M.2 插槽怎麼辦?
老舊主機板一定沒有 M.2 槽
就算新買的主機板,如果是低價主機板,也不見得會有 M.2 槽。

難道只能屈就買 SATA3 的嗎?
SATA3 的沒有那麼划算啊,速度比較慢一點。

沒有 M.2 槽,有一辦法是插卡解決


但有個問題是:
這類介面卡,都是 PCI-E X4 以上的。
因為如果做成 X1的,頻寬太低沒有意義



X1、X4、X16 長度差別,比較一下。

你的主機板只有 X1(兩條)、X16(一條) 兩種槽。
如果你要買卡來插,就必須插在 X16 那一槽。
(原先沒有插顯卡,只用內顯的情況)

因為 X4 的介面卡,是無法插在 X1 的短槽上的,插不進去。
短的卡,可以插在長條槽上(向下相容)
長的卡,無法插在短槽上。

意思就是:

有顯卡(或不想多花錢買 M.2介面卡):
買 SATA3 的 SSD,仍是比硬碟快很多。

沒顯卡(原先只用內顯的,以後也沒打算插顯卡):
可考慮買 M.2 介面卡來插,然後買 M.2(PCI-E)的新一代高速 SSD。
M.2 SATA SSD


M.2 PCIe SSD



左邊M.2 SATA 右邊M.2 PCIe


M.2 PCIe轉PCIe slot轉接卡


原生PCIe AIC SSD


Optane SSD 900P 自我複製速度


raguna wrote:
看你預算囉,純粹換2...(恕刪)

SSD有很多種類 看的眼花撩亂 這篇文章對我很有幫助 感謝所有回文的網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