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瑪莎拉蒂到沙灘越野,要不是錢多,要不就是吃飽撐著
資訊氾濫,人云亦云,為什麼要放著腦袋卻不用
拿個最簡單的例子
應該不少人看過電腦跑的歷程圖吧
假設一秒只能做一次動作(頻率)
而一分鐘有60秒(週期)
1.
3000MB通過3000MB的頻寬需要佔用一秒
1MB通過3000MB的頻寬"一樣"得佔用一秒
2.
MB*秒數=累計量(MB)
3000MB*60秒=累積180,000MB
1MB*60秒=累積60MB
3.
一樣複製500MB
500MB單一檔案經過3000MB頻寬只要一秒
500個"1MB"檔案經過3000MB頻寬要 8分鐘20秒(500秒)才能完成
同樣技術下,只要檔案越瑣碎,兩者效率沒有分別
所以就算SATA3只有600MB的頻寬又怎樣
去掏掏自己電腦裡有多少大於600MB的檔案吧
發揮不出擅長的能力,又能有什麼差別
PCIe下的NVMe提升的是在於控制晶片與記憶體(Flash)管理
所以透過測試軟體會看到IOPS提升,
但實際重度的遊戲場合,也根本體驗不到兩者的差異
更何況用途如果是一般的文書處理
反而是影片剪輯類的大型檔案可以明顯感受壓制的時間縮短
因此管你什麼接口,搞錯用途
單拿頻寬來論效能,根本就是錯的
要論頻寬
有本事拿DDR去兜RAMDISK
屌打NVMe
還不會熱衰竭
什麼影響fps,什麼瞬間掉禎,還略有提升感
那是你顯示卡跟不上,別賴到固態碟
要論主流
真正主流的產品會連低價主機版都會看的到(低價不等於低階)
主機板晶片原生就是走PCIe
從晶片原有的線路直接拉PCIe線路加個插槽是能花多少料錢?
主機板商故意區隔市場,拉抬售價
NVMe廠商試作的超高溫實驗品,不加散熱片就等著熱衰竭
花了大錢清庫存
被噱頭操弄還不自知
自己笨就算了
還拉著別人下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