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343 wrote:挖~2015年的3D...(恕刪) "Micron’s TLC 3D NAND has a rated 1500 LDPC/500 BCH P/E cycle"這是美光自己公布的資料,LDPC演算法才有1500 P/E,如果是傳統的BCH只有500P/E什麼五千一萬兩萬的瞎吹反正我是不信
樂天上面有店家賣2350, 這幾天有送折價券120(我不確定能用在這商品, 但看說明似乎沒排除), 如果折價券能用, 那麼便利商店取貨含運 = 2350-120 = 2230.但折價券有限1200組, 你明天凌晨換日時去試試.
24L-II wrote:"Micron’s TLC 3D NAND has a rated 1500 LDPC/500 BCH P/E cycle"這是美光自己公布的資料,LDPC演算法才有1500 P/E,如果是傳統的BCH只有500P/E什麼五千一萬兩萬的瞎吹反正我是不信 官方公布的是最保守的理論值實際的(TLC)測試數據外面已經有很多了根本沒人在跟你瞎吹
MUIII是2D, 那我給的價格就不適用了.如果你是要3D的版本, 它是MUIII PH5, 採用3D NAND, P/E 10,000次.不過原廠只提到是3D NAND, 而PCDIY是提到MUIII PH5是3D MLC, 部份的網購寫3D TLC, 那它到底是哪一種?carloszhang wrote:感謝告知,但這顆沒標 3D我以為是 2D ?
csc343 wrote:挖~2015年的3D...(恕刪) 廠商的話術聽聽就好,他敢保20000P/E嗎?不敢麻~以前說MLC媲美SLC,現在又說TLC媲美MLC那意思是TLC媲美SLC嗎?那些測試的不是一路寫到底就是拿來烤有哪一個測試跟我們日常使用一樣的?連磚家都說TLC的爛是架構問題是天生的,這是少數我能同意他的地方
100LED wrote:廠商的話術聽聽就好,他敢保20000P/E嗎?不敢麻~以前說MLC媲美SLC,現在又說TLC媲美MLC那意思是TLC媲美SLC嗎?大笑那些測試的不是一路寫到底就是拿來烤有哪一個測試跟我們日常使用一樣的?連磚家都說TLC的爛是架構問題是天生的,這是少數我能同意他的地方 測試不是一路寫到底難不成你是要他模擬家用一天寫個20G測了十年都還沒測完? 什麼邏輯?最嚴苛的測試都通過了你還嫌人家太嚴苛、非日常使用莫名其妙
科技是每天都在進步的「同一類」的產品用不同時代的技術下去製造難道出來的成品品質會是一樣的嗎?每隔幾年就會有新的材料被發現新的架構、新的製程、新的設計被研發出來半導體大廠每年都是幾十億、百億美金的R&D砸下去2010年的科普文章()跟你說TLC只有500 P/E真有人以為用2017年的技術做出來的TLC也只會有500 P/E?這已經不算是科學問題了、這是常識性的問題3D NAND這東西早在2014年就做出來了為什麼要做3D NAND? 3D NAND有什麼優勢?這些都是Google就有的東西假如你英文夠好也可以像我一樣去找當初各家發表3D的影片檔出來認真研究看看甚至還有超級理工的文章告訴你目前唯二的3D NAND生產商三星vs美光這兩家做的3D NAND究竟有何異同然而這個板的文章水平卻仍停留在MLC與TLC的戰爭該說什麼? 好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