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容易實現低成本大容量,因為 TLC 每 cell 儲存 3bits,但是需要需要 8 個電壓狀態。對比 MLC 每 cell 儲存 2bits,需要 4 個電壓狀態。於是 TLC 需要更多電壓所以導致漏電風險更高,這就為何 TLC 的 P/E 壽命比 MLC 低。具體來說,MLC 有 3000 到 10000 次擦寫壽命,至於 TLC 一開始發展只有不到 1000 次,但是經過廠商改進算法以及優化主控,提升到 1000 到 2000 次。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Lyzd.htmlSSD裝在哪都沒影響,我的SSD...擺著而已。。。連轉接架都沒上,反正也不會因為晃動或傾斜,而有影響。
C.Ya wrote:TLC 容易實現低成本大容量,因為 TLC 每 cell 儲存 3bits,但是需要需要 8 個電壓狀態。對比 MLC 每 cell 儲存 2bits,需要 4 個電壓狀態。於是 TLC 需要更多電壓所以導致漏電風險更高,這就為何 TLC 的 P/E 壽命比 MLC 低。具體來說,MLC 有 3000 到 10000 次擦寫壽命,至於 TLC 一開始發展只有不到 1000 次,但是經過廠商改進算法以及優化主控,提升到 1000 到 2000 次。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Lyzd.html 嚴重過時的資料就不需要再p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