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shun000 wrote:
可以多看一些資料SSD...(恕刪)
SSD的確不只MLC TLC差別,還有主控/製程/封裝也有差別,版子設計...。
而TLC目前看起來也是趨勢,各家廠商都出了TLC的SSD。
但是,體質差,透過很多方法讓他體質(看起來)變好,久了還是會現原型的。
坦白說高端玩家並不多,TLC要撐過保固期也非難事。
但是不需要把TLC說的比MLC好。
目前我的覺得TLC該有的價格優勢還沒出來,這個時間點買MLC還是比較划算,如果TLC該有的價格優勢有表現在售價上面,想入手的就爽爽入手吧。畢竟TLC有TLC的缺點,他的最大優點就是要便宜。
就像現在SLC 128GB的價格和256GB MLC價格差不多,該怎麼選,我覺得都可以。要容量就選MLC,要長期用不壞就買SLC。
prosnoop wrote:
廠商愈來愈敢了TLC...(恕刪)
你的見解和我差不多,TLC該有的價格優勢,應該要出來,但是很特別的是,廠商都是這樣賣,而且也沒不好賣。(不過通常過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價格優勢出來。只是這個時間點到底要多久,誰會帶頭下殺,就看誰要先做這個事情了吧!)
所以我不是說TLC不好/不能用,只是相同價格,我為什麼要選TLC顆粒而不選MLC顆粒。
只是現在都說得很漂亮多了XSLC技術,TLC就好像有如神助,超越了MLC,把MLC打趴了。
24L-II wrote:
這個是怎麼得出的結...(恕刪)
之一的用法就是,我不敢說我是第一名,第一是浮名,第一留給其他人。這樣廣告詞,別人告不了!因為第一你要證明,之一是不用證明的。
再來,其實大多數的廠商用的主控和顆粒都接近,其實差異也不太大。
dennis168 wrote:
但是不需要把TLC說的比MLC好。
目前我的覺得TLC該有的價格優勢還沒出來,這個時間點買MLC還是比較划算,如果TLC該有的價格優勢有表現在售價上面,想入手的就爽爽入手吧。畢竟TLC有TLC的缺點,他的最大優點就是要便宜。
我前面也說了在M6V大跳水的情況下當然是買M6V
但是不代表M7V很差
為什麼?
OCZ TR150的主控P/E都已經破2700了
而且是在經歷地獄考驗下還能達到的成績
理論上MLC的壽命多少? 3000P/E
TR150卻已經到2700了
所以不要把TLC講得一文不值
少數的TLC的確可以表現得比MLC更強
數據就擺在那裡可以自己去看
我MLC SSD也買了一大堆
但唯一一顆TLC的TR150卻讓我結帳的時候也感覺很實在
那TR150的配置呢? Toshiba TLC+PS3110-S10
S10這顆主控還只是最高階的BCH ECC而已
但M7V卻是Toshiba "eTLC"+M1074
表現比M7V更強是絕對合理的預期
24L-II wrote:
這個是怎麼得出的結論???
真要買東芝顆粒那也是TRION150或Q300這種直系的
TRION150 240G買了兩個幫人裝機,覺得馬馬虎虎
不拿來操只是文書用到是還堪用
什麼直系?
同樣是Toshiba正印顆粒
人家還是eTLC呢
我也不知道你"馬馬虎虎"的感覺是怎麼來的
因為只要是SATA3的SSD速度其實大概都是那個樣子
除非是120G才真的感覺得出來有比240G慢一點點
所以你如何能感受出這顆"馬馬虎虎"、另一顆"快很多"??

我覺得還是多瞭解顆粒、主控、技術後再來回我的文
不然連規格都背不起來
人家花一兩個月跑的數據也沒看過
要我一個一個回也實在很累
TLC不是不能買
但是一定要特別挑過
TLC因為本身先天的缺點
所以對顆粒品質和主控能力的要求更高
過去可能是你閉著眼隨便買個Ezlink的MLC都可以用得很開心
因為早期Ezlink所發生的災情經過一些時間已經被解決了
但是現在TLC的品質還很不穩定
雖然TR150的P/E破2700很屌
不過像美光BX200能不能到200我都很懷疑
其中的落差就超過十倍
目前看起來
TLC主控能用的就S10和M1074
很多TLC SSD都採用SM2256這一顆(不管是K版還是各種版)
測出來的成績都不算漂亮
和它的老大哥SM2246EN不是同一個等級的
顆粒的話請規避美光、海力士、來源不明的TLC
最好就是挑Toshiba的TLC或eTLC
所以這樣排列組合
能買的TLC SSD不過就那幾顆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