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請益SATAIII與M.2的差異

springsweet wrote:
最近想組一台電腦如...(恕刪)


M.2只是小型介面化的SSD而已。
優點就是省電。
缺點顯而易見吧?那麼小一張,容量一定小。
至於你要SATA/PCIE介面的還要看板子怎樣Layout的。
通常都是雙接啦,有沒有單接?我想應該有。
結論呢?End User實在沒必要用啥M.2除了感覺會比較爽,實質上根本就沒任何意義。
未來是U.2
SATA介面的SSD淘汰是遲早的。除非甘於低價製造販售。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M.2只是小型介面...(恕刪)


舊的M.2才會區分SATA or PCIE,未來新的就不再區分這兩者差異了,交由控制器自動做切換。

只要是層層篩選的產品,都不會有低階被拋棄的可能,最後挑剩下的總是要有辦法銷掉,如此才能充分獲得最大利益。未來SATA是不會被拋棄的,頂多是負責低價市場罷了,就如同USB即使價格在爛,也依然沒有被SSD完全取代掉。而且說穿了大多數的人,其實也只需要SATA頻寬而已,因為頻寬同樣也需要考量到價格,穩定與成熟度等等層面。

M.2並不會因此容量就注定比較小,只要單顆顆粒可以放入更多的Die,那麼就不會有差異性,不過因為這類如同CPU多核心的顆粒,在價格上註定會是較高的,所以廠商才不願意將成本投入太多,但是未來3D顆粒推出後,能見度就一定會因此提高。

單顆越大的顆粒,理論上越有其價值,因為不需要上較多的顆粒,應用面自然能因此變得較廣,產品線共用PCB的可能性,也會因此而越高,那量如果龐大的話,省下的成本也不會少。
changpizz wrote:
舊的M.2才會區分SATA...(恕刪)


將來主機板工廠會把eMMC 32GB/64GB直接貼上去,這樣的主機板才好賣. 插在Bus的儲存體都將永遠是配角而已.

傳統硬碟廠的生意是靠著系統業者安裝. 強迫消費者接受. 在店家外賣的只佔少少量. 到時候PC都不用傳統硬碟. 他硬碟要賣誰呢? 不用很久, 硬碟廠就要面對另一波霸王級的寒冬了.

我現在買電腦, 絕對不會再買裡面放傳統硬碟的電腦了. 只選有eMMC的機種. 幾千元一台. 速度就已經快到很誇張了. 不過這種電腦不適合用來BT下載...

changpizz wrote:
舊的M.2才會區分SATA or PCIE,未來新的就不再區分這兩者差異了,交由控制器自動做切換。...(恕刪)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啦~
SATA3 理論頻寬是 600 MB/s
M.2 PCIE 理論傳輸頻寬是 3938.4 MB/s

雖說目前市面上的M.2 PCIE都跑不到理論頻寬的1/2
但是也已經遠遠拋開SATA3

雖說大多數時間的體感是沒差別
但是少掉排線跟電源線繞來繞去 也是滿清爽的

vspebrian wrote:
將來主機板工廠會把eMMC...(恕刪)


其實有些SATA介面SSD,現在128GB的價格在1000NT出頭,已經比一顆最便宜的HDD還來的便宜。
先不要說主機版工廠要把eMMC做在主機版上面。
光現在買新機器的,如果沒有大容量的需求者,SSD可能也是裝機選項了。
HDD和SSD目前需求的分野坦白說還是蠻清楚的,但是到了再過幾年,SSD的每GB接近HDD的話,就很難說了!
h7878220 wrote: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啦...(恕刪)


所以我才說是未來咩....其實去年就有樣品了,只是現在市場前景太過不明確了,所以才都沒有動靜。

eMMC內建?那豈不是你連要裝別台都沒辦法了,靈活度太過低了。
changpizz wrote:
所以我才說是未來咩...(恕刪)


eMMC會先從品牌電腦開始, 而品牌電腦的硬碟採購, 是傳統機械式硬碟廠的主要命脈. 當使用者習慣了eMMC, 那組裝市場就會跟著推出. 至於選擇性, 就像是on-board 的網卡, 音效, 顯卡, Raid. 也是沒有選擇性. 可是並沒有對組裝店家造成什麼太大的麻煩與紛爭, 下一個on-board目標就是C碟了. 其實已經開始了~~

至於eMMC是不是最後的贏家, 那就還不知道, 或許Toshiba/三星的UFS, 或是SanDisk的iSSD, 也有可能竄起成為on-board C碟的選擇. 不過, 不論是eMMC, UFS, iSSD. 只是架構與速度不太相同, 意義上是相同的.
我的板子上也還空著一個M.2的插槽,但是和SATA的那個價差真的讓我買不下手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定慧等持、行善布施、災劫消弭、逢凶化吉,阿彌陀佛!

iamyy2000 wrote:
我的版子上也還空著...(恕刪)


坦白來說,有些成本並不一定比較貴。
SATA3介面的比較便宜,相對其他介面因為市場區隔問題造成價格上的差異。
加上其實SATA介面還是比較廣泛的介面,所以沒特別需求,我都還是推薦買SATA介面的就好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