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現在SSD 價位怎麼跟前幾年差這麼多

iamjoeyoung wrote:
恩阿~~' 小弟是...(恕刪)


說實在
您想太多了
我今年至少買了12顆SSD
去年買了15顆幫公司或者朋友替換(通通以Pchome的紀錄為主 其他家不算)
到目前也沒半顆送過維修
況且廠商也會精打細算保固期
提供3年或者五5年保 都是經過評估的
除卻他的一個大缺點就是一旦出現故障就是整個沒救
不然他的故障率還比硬碟低

不過三年前到現在的紀錄是有一顆跑過維修
就是Intel的

iamjoeyoung wrote:
以前SSD記得2百...(恕刪)


2011年12月組的時候買了一顆金士頓HYPERX 120G..7千多..

不過反應快的沒話說。

現在應該是記憶體價格下降及很多家競爭才有如此價格吧..
應該是因為發展得越來越好,技術越來越純熟,所以才有價格差異吧!
現在用的SSD,越來越好~也沒有因為價格變動而有偷工減料的感覺!

奇萊雅 wrote:
應該是因為發展得越...(恕刪)


多少應該有減料 只是你可能也看不出來

現在的顯示卡越做越簡單化 不像以前的卡王 整個PCB板上灑滿料件

主機板也是 同一個型號分成很多版本 REV.1.0 REV.2.0

隨著版本不同 料件也會越來越簡化(有時會相反)

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優點 (料件少減少故障率 降低本)
奇萊雅 wrote:
應該是因為發展得越來越好,技術越來越純熟,所以才有價格差異吧!...(恕刪)


+1
就跟我以前買個BENQ 15吋 LCD就要花1萬6千元左右一樣的道理

a0215b0726 wrote:
任何產品都一樣剛上...(恕刪)



以前一部DVD燒錄機就要上萬元,100多G的硬碟也要上萬元還不一定買到,3C東西就跟流行商品一樣,愈來愈便宜,你知道以前一台普通的彩色印表機也要上萬元嗎?今年最新出2,3萬元的手機,2-3年後可能只值個幾千塊了

looks wrote:
+1就跟我以前買個BENQ...(恕刪)


如果是其他硬體,那麼變動倒是無所謂,
不過偏偏SSD是儲存裝置,所以才要盡可能避免,

雖然可能有人覺得勤備份就好,但只要遇到一次意外...你就會崩潰了...

例如做報告到深夜,隔天早上會議時,正要打開SSD裏頭檔案,卻發現有異常無法執行的情況.....
我保證你看著老闆表情,還有其他等著你說明的人,從此都一定跟我一樣非常堅持了,
沒有了可靠每天都像是在賭博,所以儲存媒體自然只有可靠度才是絕對.

changpizz wrote:
如果是其他硬體,那麼...(恕刪)


同意 不過小弟做法就真的是多備份一些

真的不能損壞的重要檔案
公司電腦 家裡電腦 我的手機裡面 雲端免費的 都備份個幾個來

這樣倒是不用花到多少錢

靠機器 不如靠自己
(限重要的檔案
D槽裡 亂七八糟的就隨便了)
簡單來說就是縮水,主控由標配八通道改為四通道,35nm>25nm>10nm 壽命由10000PE降到3000後,以後的產品連寫入量都含含糊糊,以前用翻修片致破產OCZ ,現在連SSD370 也用"翻修蕊" 無回應。

蕊片質素不住,現在利用所謂內部CACHE 夾硬推高速度又增大寫入,廠商覺得過到三年就好了,但現實使用時,有時卻會LAG,反應不過,
反而是25NM時代的SSD更流暢。

最佳C/P 值是6000-10000 25NM 時代,當時未縮主控,未有大規模玩CACHE,還未導入TLC,MLC仲維持到3000PE

現在就少數如蘋果筆電上的SSD品質較好,耐用度和主控都有一定水平,或者INTEL等其實也沒多便宜,
鎂光也要出BX100來銷爛片,

連所謂高價筆電都可以因成本客制更劣質的SSD 。
最早IDE時代就有用NAND FLASH 的 DOM 模組,我還記得要跑 Linux 的 freeNAS ,用了 128M .....價格 6XXX
隨著NAND FLASH 產能開高,晶片組百家爭鳴,大家都在做的情況下,只有降價

不過價格太低或是白牌的還是不要買,畢竟做生意的哪有高品質的貨低價賣的道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